现浇无粘结预应力超长楼盖组合式加强带防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75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现浇无粘结预应力超长楼盖组合式加强带防裂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浇无粘结预应力超长楼盖组合式加强带防裂结构,适用于多层或高层超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但对于建筑物因沉降不均匀而设置沉降缝不适用。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解决因功能需要超常规设计和解决高层与裙房间的差异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构件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法或加强带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由于后浇带或加强带是通过施工过程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变形的调整办法,所以,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使后浇带或加强带满足设计意图,从而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为防止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目前超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一般情况下是间距30m~40m设置后浇带,或设置伸缩缝,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内或土中为55m,露天为35m;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室内或土中为45m,露天为30m。

如果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必定会影响到超长建筑形式的美观要求及使用功能要求。在超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不留设伸缩缝,并且要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这对施工单位具有相当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已有的楼盖施工方法虽然已经在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设置伸缩缝时难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甚至是结构稳定性,同时现有的方法在可操作性、施工效率等方面仍具有可改进的地方。鉴于此,目前亟需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稳定、施工方便、经济效益优良的组合式楼盖防裂施工方法。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现浇无粘结预应力超长楼盖组合式加强带防裂结构进行施工,施工方便且造价低廉,大部分部件可重复使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技术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无粘结预应力超长楼盖组合式加强带防裂结构,力求在保证整体结构符合规范要求的同时优化施工工艺、简化施工流程的效果,并且具有优秀的经济效益,提高工程效益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现浇无粘结预应力超长楼盖组合式加强带防裂结构,包括以下结构:后浇带、加强带、分离式隔离板、临时封闭板、单元式底模、钢吊板、吊杆、方钢连架、钢筋固定支架、约束钢板、架立型钢和标高控制件;止水钢板通过分离式隔离板的水平连接端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连接,分离式隔离板上设置预留孔、钢筋搁置槽;楼盖中预埋隔离套管,浇筑后形成贯穿 孔,吊杆插入贯穿孔中,上方连接方钢连架,下方连接钢吊板,均采用焊接,钢吊板将单元式底模定位加固;方钢连架上设置有限位板、钢筋固定支架,楼盖浇筑时方钢连架上方通过临时封闭板封闭;加强带处设置架立型钢和约束钢板,约束钢板上设置灌浆孔、振捣孔,架立型钢上设置溢流孔。

作为优选:标高控制件由竖杆和弧托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针对超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合理设置后浇带、膨胀加强带及现浇预应力楼盖体系,免除了超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伸缩缝,并且有效防止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后浇带处通过楼盖预埋构件,实现独立式单元支模体系,安装、拆除方便,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

(3)膨胀加强带设置有双层金属网,同时在上下层配筋位置设置了约束钢板,约束钢板通过架立型钢定位固定,明确了加强带的传力路径,使膨胀加强带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

(4)后浇带处设置分离式隔离板,其水平连接端夹紧止水钢板,螺纹紧固,结构牢固,止水效果良好,同时起到了模板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楼盖主体施工示意图。

图2是后浇带模板安装示意图;

图3是后浇带浇筑示意图;

图4是膨胀加强带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标高控制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图;

图中:1-楼盖,2-下层配筋,3-上层配筋,4-后浇带,5-膨胀加强带,6-预留孔,7-隔离层,8-分离式隔离板,9-钢筋搁置槽,10-水平连接端,11-止水钢板,12-直螺纹套筒,13-螺栓紧固,14-临时封闭板,15-贯穿孔,16-无粘结预应力筋,17-方木,18-底模,19-单元式底模,20-钢吊板,21-隔离套管,22-吊杆,23-方钢连架,24-限位板,25-钢筋固定支架,26-金属网,27-约束钢板,28-灌浆孔,29-振捣孔,30-架立型钢,31-短筋限位槽,32-加强带模板,33-独立支模体系,34-标高控制件,35-竖杆,36-弧托,37-防水砂浆,38-防水橡胶塞,39-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钢板焊接技术、混凝土配比、浇筑技术,预埋件安装操作规程,钢筋绑扎等常规施工技术要求等不再赘述,重点阐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现浇无粘结预应力超长楼盖组 合式加强带防裂结构施工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5所示的现浇无粘结预应力超长楼盖组合式加强带防裂结构主要包括以下结构:后浇带4、加强带5、分离式隔离板8、临时封闭板14、单元式底模19、钢吊板20、吊杆22、方钢连架23、钢筋固定支架25、约束钢板27、架立型钢30等。

止水钢板11通过分离式隔离板8的水平连接端10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连接,分离式隔离板上设置预留孔6、钢筋搁置槽9。

楼盖中预埋隔离套管21,浇筑后形成贯穿孔15,吊杆插入贯穿孔中,上方连接方钢连架23,下方连接钢吊板20,均采用焊接,钢吊板将单元式底模19定位加固。

方钢连架上设置有限位板24、钢筋固定支架25,楼盖浇筑时方钢连架上方通过临时封闭板14封闭。

加强带处设置架立型钢30、约束钢板27,约束钢板上设置灌浆孔28、振捣孔29,架立型钢上设置溢流孔39。

如图6所示,现浇无粘结预应力超长楼盖组合式加强带防裂结构的施工步骤如下:

1)布置后浇带、膨胀加强带及预应力系统:通过与设计协调、沟通合理的布置后浇带4、膨胀加强带5及预应力系统,在工程设计阶段首先确保超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置中采用“三掺”技术,砼内掺加JM-III改进型混凝土高效增强剂及粉煤灰,掺量按设计要求确定,能有效改善砼工作性能,减少泌水,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泵送性能及砼后期强度。

3)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严格按照其配合比配料,称量误差±1%,混凝土加水搅拌后再加外加剂,为保证砼充分均质,强制搅拌延长45s;砼输送车到达现场放料前快速搅拌60s。

4)后浇带处隔离板、膨胀加强带处隔离网的设置:后浇带4处设置分离式隔离板,固定止水钢板11;楼盖中预埋隔离套管21,吊杆22插入孔中,上方连接方钢连架23,下方连接钢吊板20,均采用焊接,钢吊板将单元式底模19定位加固;方钢连架上设置有限位板24、钢筋固定支架25,楼盖浇筑时方钢连架上方通过临时封闭板14封闭,采用16mm后竹胶板;膨胀加强带两侧设边长为0.5~1.0cm的方孔的金属网,金属网必须直立地牢固绑扎在板的上下层钢筋之间或墙的内外层钢筋之间,金属网的两端直接接触模板,以便隔离两侧的混凝土,使其不能进入膨胀加强带内;加强带内设置架立型钢30、约束钢板27,约束钢板上设置灌浆孔28孔径50mm、振捣孔29孔径80mm,架立型钢上设置溢流孔39孔径30mm。

5)预应力系统埋设:绑扎框架梁箍筋及梁钢筋后处理好梁底保护层,随后在箍筋上按孔无粘结筋坐标位置安装标高控制件34,铺设和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16。

6)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后浇带后施工,膨胀加强带与楼盖同步浇筑,膨胀加强带内浇 筑混凝土时宜从中间向两侧摊开,靠近金属网时与膨胀加强带外的混凝土同时浇筑振捣密实;预留孔采用灌防水砂浆37和填塞防水橡胶塞38处理。

7)预应力筋张拉:浇筑混凝土后1~2天时间,混凝土达到能拆端模的强度时,拆除模板,清理端部,进行张拉试验后方可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