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移动式架车机和检修地沟联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1146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地铁车辆移动式架车机和检修地沟联合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辆移动式架车机和检修地沟联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地铁检修车库内地面如果有重载例如移动式架车机荷载时一般采用地基加固方式,分别有基础换填或搅拌桩加固等措施。但架车机荷载受力面积小,压力较大,极易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或开裂,严重影响移动式架车机使用的安全性。而移动式架车机配合设置的检修地沟一般采用筏板基础,整体性好,很好的控制了轨道的不均匀沉降。移动式架车机工作区域紧贴着检修地沟侧,但移动式架车机工作区域地坪加固和检修地沟加固往往没有结合在一起,导致加固效果不佳,经济效益差,施工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铁车辆移动式架车机和检修地沟联合结构,形成有效的整体,从而控制沉降差,并且施工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车辆移动式架车机和检修地沟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建筑地面面层挖设有检修地沟,检修地沟的两侧设置有向地基延伸的检修侧壁;地基上铺设有垫层;垫层上铺设有筏板,两个相互平行的检修侧壁垂直对称设置于筏板中央,两个检修侧壁之间的筏板上设置有排水沟,建筑地面面层和筏板之间分层回填有级配砂石。

所述底层下方设置有与其垂直的预应力管桩,所述预应力管桩的顶部穿过垫层进入筏板底部并与筏板固定连接。

所述垫层的边缘位于筏板的外侧。

所述两个检修侧壁相对的内侧壁体表面对应设置有检修操作空间。

所述的检修侧壁上设置有钢轨

所述筏板宽度应大于架车机工作区域。

所述筏板和检修侧壁一次性浇筑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地铁车辆移动式架车机与检修地沟联合结构,将常规的地面加固与检修地沟筏板基础改进为结构一体化设计,本实用新型中的筏板为整体基础,为设计人员找到了一个优越的设计方法,开辟了设计施工新手段。本实用新型简便易行,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提高了施工工效,保证了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济性及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地铁车辆段检修厂房施工图设计中。本实用新型的垫层下方设置有预应力管桩,有效适用于筏板下地基承载力不足或软弱土层较厚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a;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b;

其中,1-垫层,2-筏板,3-检修侧壁,4-级配砂石,5-建筑地面面层,6-架车机工作区域,7-排水沟,8-检修操作空间,9-钢轨,10-预应力管桩,11-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辆移动式架车机和检修地沟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垫层1和铺设于垫层1上的筏板2,筏板2中央垂直于其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检修侧壁3,两个检修侧壁3之间的筏板2上设置有排水沟7,两个检修侧壁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与筏板2平行的建筑地面面层5,建筑地面面层5和筏板2之间分层回填有级配砂石4。所述筏板和检修侧壁一次性浇筑成型。筏板2作为支承检修侧壁3和建筑地面面层5的共同基础,形成有效的整体,从而控制沉降差,并且施工更加便捷。采用同一筏板2支撑建筑地面面层5和检修侧壁,避免了两者之间的不均匀沉降,进而解决了上述地面开裂及架车机地面不平整等一系列问题,为后续地铁线路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未设置有预应力管桩10的情况用于筏板2下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土质情况,并应满足沉降要求。筏板2宽度应大于架车机工作区域6,砂石回填区域可适当考虑放大。如图2所示,所述底层下方设置有与其垂直的预应力管桩10,所述预应力管桩10的顶部穿过垫层1进入筏板2底部并与筏板2固定连接;以适用于筏板2下地基承载力不足或软弱土层较厚的情况,采用预应力管桩10筏板2基础,利用预应力管桩10将筏板2以上的荷载传至地下。筏板2宽度应大于架车机工作区域6,砂石回填区域可适当考虑放大。

所述垫层1的边缘位于筏板2的外侧,为筏板2的施工垫层。

所述两个检修侧壁3相对的内侧壁体表面对应设置有检修操作空间8,为操作人员的车底检修工作提供空间。

所述的检修侧壁上设置有钢轨9,用于列车行走。

所述筏板2宽度应大于架车机工作区域6,保证荷载传递至筏板上。

施工时,首先施工预应力管桩,然后施工找平垫层。一次性浇筑筏板和检修侧壁,验收合格后施工排水沟。然后在检修侧壁外侧分层回填级配砂石。最后施工建筑地面面层,完成施工。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