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拼接式钢筋堆放架。
背景技术:
钢筋为建筑施工的主要原材料。钢筋又有各种各样型号和规格的。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场地标准化及文明施工的提高,对钢筋原材料堆放的要求逐渐提高。现有堆放钢筋的一般采用砌地垄墙、或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来堆放钢筋。传统的钢筋原材堆放架存在着浪费材料、无法周转、运输不便、周转性差的缺陷,与建筑施工要求的绿色施工无法同步。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拼接式钢筋堆放架,以解决传统的钢筋原材料堆放架安装、拆卸不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拼接式钢筋堆放架,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由多个U形支撑拼接而成,所述U型支撑包括支撑梁和档杆,所述支撑梁的两端部设有所述档杆,相对设置的所述U形支撑形成供搁置钢筋的堆放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拼接式钢筋堆放架可因地制宜的选择钢筋堆放架的长度,拼接式的结构在安装和拆除时简单方便,且档杆既可以避免堆放一定高度的钢筋发生滑落,还可以给堆放的钢筋简单划分区域避免取用时发生混淆。
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梁为两端设有固定板的第一工字钢,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档杆为第二工字钢,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一端端部的两侧翼缘板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相连。拼接式钢筋堆放架制作材料简单,制作原料均为建筑施工领域常见的原材料。而且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各部件周转性高,只需一次制作,进行简单维护就可以持续周转使用。
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工字钢的长度为600mm至800mm。
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工字钢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内的螺栓、及螺合于所述螺栓上的螺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支撑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支撑梁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档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支撑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支撑梁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档杆的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式钢筋堆放架,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撑结构。每一组支撑结构由多个U形支撑拼接在一起。U形支撑包括支撑梁和档杆,支撑梁的两端部设有档杆,相对设置的二U形支撑形成供搁置钢筋30的堆放区间。
支撑梁包括第一工字钢11和固定板12。档杆包括第二工字钢21。第一工字钢11、第二工字钢21均为16#工字钢。第一工字钢11的长度为600mm-800mm。固定板12为一块厚为3mm-6mm,长度为160mm、宽度为88mm的钢板,在钢板上开设有四个圆形第一固定孔121,第一固定孔121孔径16mm的。第二工字钢的一端部的两侧翼缘板上分别开设有四个圆形第二固定孔211,第二固定孔211的孔径16mm。固定板12上的第一固定孔121与第二工字钢21上的第二固定孔211位置相对应。第一工字钢1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2焊接连接,固定板12上的第一固定孔121与第二工字钢21端部一侧翼缘板上的第二固定孔211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一起。
在安装拼接式钢筋堆放架,首先根据场地和需要堆放钢筋的数量预估拼接式钢筋堆放架的长度,进而确定需要的支撑梁和档杆数量。安装时,首先先清理和平整场地,在这之后,根据待堆放钢筋的长度确定两组相对布设的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先安装第一根支撑梁,然后在第一根支撑梁的首尾两端分别安装档杆,再依次安装第二根支撑梁和第三根档杆。
在安装第一组支撑结构的第一根支撑梁时,首先在第一根支撑梁的第一工字钢11的一侧的翼缘板上开设第三固定孔,利用膨胀螺栓将第一根支撑梁固定于地面上。然后在第一根支撑梁的首尾两端的第一固定孔121与第一、第二根档杆一侧的第二固定孔211对准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在沿支撑梁长度方向,第二根档杆安装第二根支撑梁,将第二根支撑梁的首端上的第一固定孔121对准第二根档杆另一侧的第二固定孔211,并通过螺栓和螺杆固定连接。在第二根支撑梁的尾端安装第三根档杆。在根据钢筋30的长度,在确定第二组支撑结构的第一根支撑梁的位置,按照第一组支撑结构的安装方式完成第二组支撑结构的所有安装工程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