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钢管和混凝土粘结力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951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钢管和混凝土粘结力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钢管和混凝土粘结力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尤其是近几年,高层建筑随处可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砖体或砖混结构及少数的框架结构,抗震能力差,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人居的要求。由于钢管混凝土具有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延性好及抗震能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采用了钢管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形成实心复合结构,如钢管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梁等。但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钢管混凝土柱结构中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不足,没有直接的握裹力,组合结构的整体性不够,故传统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也均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提高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增强结构整体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提高钢管和混凝土粘结力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钢管和混凝土粘结力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外钢管、内钢管、混凝土、螺栓和螺帽。所述螺帽与钢管接触面之间设置垫片。所述螺栓为性能等级8.8级或10.9级的高强度螺栓,螺栓一端插接在外钢管外表面,另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在内钢管内表面,固定后的螺栓长度要多出内钢管内表面100-150mm,以提高内钢管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所述钢管上设置螺栓孔道,螺栓孔道在钢管上均匀分布且孔径尺寸相同,螺栓通过螺栓孔道与螺帽相连接,使外钢管、内钢管及混凝土形成一体,提高结构整体性。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螺栓连接钢管与混凝土的办法,解决了钢管与混凝土粘结力不足,整体性不够的实际问题,并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钢管和混凝土的作用,进一步改善了钢管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立体示意图;

其中1.外钢管,2.内钢管,3.混凝土,4.螺栓,5.螺帽,6.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钢管和混凝土粘结力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外钢管、内钢管、混凝土、螺栓和螺帽。首先,在内外钢管上设置对应的螺栓孔道,螺栓孔道在钢管上均匀分布且孔径尺寸相同;然后,将螺栓插入螺栓孔道内,一端固定在外钢管外表面,另一端与螺帽相连接固定在内钢管内表面,螺栓长度要多出内钢管内表面100-150mm,螺栓与外钢管外表面及内钢管内表面的接触面之间设置垫片;最后向钢管中浇筑混凝土,将外钢管、内钢管及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提高钢管和混凝土粘结力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