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混凝土模卡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243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H型混凝土模卡砌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H型混凝土模卡砌块。



背景技术:

混凝土模卡砌块,不仅在上海地区低层、多层住宅,其中包括大开间(7.6米~7.8米)多层住宅作为承重墙体应用;也作为多层大跨度学校教学楼承重结构应用;还在小高层、高层建筑中作为外围护墙体及内分隔墙使用。其与传统的砌块相比,具有保温材料耐久性强的优点,其使用寿命可达到与建筑同寿命,该系统已应用于多层结构的外墙保温,取得很好效果。

如申请号为:2013006473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模卡砌块,它包括块体,所述块体由相互平行的上面体、下面体和位于所述上面体及下面体之间的支撑体,其所述上面体由上卡肩和上卡口组成,所述下面体由所述上卡肩和上卡口相互对称的下卡肩和下卡口组成,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的两个端面分别向所述块体中间成外八字凹陷,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灌注孔。该模卡砌块采用相邻块体之间的上面体和下面体的相互卡接来增强模卡砌块的强度,但是当模卡砌块处于熔融状态时,模卡砌块的筋部会由于重力作用导致下沉,从而使得模卡砌块变形,在砌筑时不能保证模卡砌块之间完全契合,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卡砌块的筋部会由于重力作用导致下沉,从而使得模卡砌块变形,在砌筑时不能保证模卡砌块之间完全契合,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H型混凝土模卡砌块。

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H型混凝土模卡砌块,包括上面体、下面体和支撑体,所述上面体和下面体平行设置,所述支撑体垂直设置在上面体和下面体之间,所述上面体包括上卡肩和上卡口,所述下面体均包括下卡肩和下卡口,所述上卡肩平行设置在上卡口的上方,所述上卡口的前端突出上卡肩的前端,所述上卡肩的后端突出上卡口后端,所述上卡口的右端突出上卡肩的右端,所述上卡肩的左端突出上卡口的左端,所述下卡肩和下卡口与上卡肩和上卡口对称设置,所述支撑体下方设置有多个凸起支撑。

在此基础上,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的两个端面均呈“八”字向块体内侧倾斜,且上卡口和下卡口对应端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在此基础上,所述上卡口左侧端面的倾斜弧度大于右侧端面的倾斜弧度。

在此基础上,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梁和灌注孔,所述支撑梁设置在灌注孔的两侧,所述灌注孔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撑梁设置有4根,且4根所述支撑梁的长度相等。

在此基础上,4根所述支撑梁的正下方均设置有一个凸起支撑,所述凸起支撑与支撑梁一体成型。

在此基础上,所述凸起支撑为倒梯形状,所述凸起支撑上边长小于支撑梁的长度。

在此基础上,所述灌注孔包括第一灌注孔、第二灌注孔和第三灌注孔所述第二灌注孔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灌注孔和第三灌注孔之间。

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灌注孔和第三灌注孔的尺寸相同。

在此基础上,所述灌注孔均为倒圆角的矩形孔。

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二灌注孔横截面的长度与第一灌注孔的横截面的长度一致,所述第二灌注孔横截面的宽度小于第一灌注孔的横截面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凝土模卡砌块中的,下卡肩和下卡口与上卡肩和上卡口对称设置,在砌筑时,相邻的模卡砌块通过上下卡肩和上下卡口卡接,不仅可以提高砌筑的效率,还可以防止墙体渗水。另外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的两个端面分别向块体内侧倾斜,还可以增强砌筑墙面的强度。

2、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体的4根所述支撑梁的正下方均设置有一个凸起支撑,所述凸起支撑与支撑梁一体成型,所述凸起支撑为倒梯形状,且凸起支撑上边长小于支撑梁的长度,增设凸起支撑可以有效防止模卡砌块的筋部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垂导致变形,确保了相邻砌块之间能够完全契合,进一步增强了相邻砌块之间的强度,且凸起支撑与模卡砌块一体成型,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H型混凝土模卡砌块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H型混凝土模卡砌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H型混凝土模卡砌块,如图1所示为混凝土模卡砌块的俯视图,该混凝土模卡砌块包括上面体1、下面体2和支撑体3,所述上面体1和下面体2平行设置,所述支撑体3垂直设置在上面体1和下面体2之间,所述上面体1包括上卡肩12和上卡口11,所述下面体2均包括下卡肩22和下卡口21,所述上卡肩12平行设置在上卡口11的上方,所述上卡口11的前端突出上卡肩12的前端,所述上卡肩12的后端突出上卡口11的后端,该结构有利于砌块进行砌筑时,保证各个砌块上下叠加时的无缝接合,所述上卡口11的右端突出上卡肩12的右端,所述上卡肩12的左端突出上卡口11的左端,且上卡口11右端突出的距离小于上卡肩12左端突出的距离,进一步优选地,上卡口11右端突出上卡肩12的距离为10mm,上卡肩12左端突出上卡口11左端的距离为17mm,所述下卡肩22和下卡口21与上卡肩12和上卡口11对称设置,即下卡肩22平行设置在下卡口21的下方,所述下卡口21的前端突出下卡肩22的前端,所述下卡肩22的后端突出下卡口21后端,所述下卡口21的右端突出下卡肩22的右端,所述下卡肩22的左端突出上卡口11的左端,且下卡口21和下卡肩22突出的距离均与上卡口11和上卡肩12突出的距离相等。在砌筑时,相邻的模卡砌块通过上下卡肩22和上下卡口21卡接,不仅可以提高砌筑的效率,增强砌筑墙面的强度,还可以防止墙体渗水。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卡口11和下卡口21的两个端面均呈“八”字向块体内侧倾斜,且上卡口11和下卡口21对应端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上卡口11左侧端面的倾斜弧度大于右侧端面的倾斜弧度。进一步优选地,上卡口11左侧端面的倾斜弧度的半径为13mm,上卡口11右侧端面的倾斜弧度的半径为9mm。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体3包括支撑梁32和灌注孔,所述支撑梁32设置在灌注孔的两侧,所述灌注孔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撑梁32设置有4根,且4根所述支撑梁32的长度相等。优选地,支撑梁32的长度为116mm,宽度为25mm。所述灌注孔包括第一灌注孔331、第二灌注孔332和第三灌注孔333,所述第一灌注孔331和第三灌注孔333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灌注孔332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灌注孔331和第三灌注孔333之间。所述灌注孔均为倒圆角的矩形孔,该设置可以使得在灌注混凝土时更加均匀,不容易有死角。所述第二灌注孔332横截面的长度与第一灌注孔331的横截面的长度一致,且均与支撑梁32的长度一致,所述第二灌注孔332横截面的宽度小于第一灌注孔331的横截面的宽度。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灌注孔331和第三灌注孔333的宽度均为100mm,且与第二灌注孔332的间距均为25mm,所述第二灌注孔332的宽度为49mm。第一灌注孔331、第二灌注孔332和第三灌注孔333的均匀分布使得模卡砌块的受力更加均匀,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模卡砌块的支撑体3下方设置有多个凸起支撑31。4根所述支撑梁32的正下方均设置有一个凸起支撑31,所述凸起支撑31与支撑梁32一体成型。所述凸起支撑31为倒梯形状,所述凸起支撑31上边长小于支撑梁32的长度。

实施例1:一种H型混凝土模卡砌块,包括上面体1、下面体2和支撑体3,所述上面体1和下面体2平行设置,所述支撑体3垂直设置在上面体1和下面体2之间,所述上面体1包括上卡肩12和上卡口11,所述下面体2均包括下卡肩22和下卡口21,所述上卡肩12平行设置在上卡口11的上方,上卡口11右端突出上卡肩12的距离为10mm,上卡肩12左端突出上卡口11左端的距离为17mm,所述下卡肩22和下卡口21与上卡肩12和上卡口11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卡口11和下卡口21的两个端面均呈“八”字向块体内侧倾斜,且上卡口11和下卡口21对应端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上卡口11左侧端面的倾斜弧度的半径为13mm,上卡口11右侧端面的倾斜弧度的半径为9mm。支撑体3包括支撑梁32和灌注孔,所述支撑梁32设置在灌注孔的两侧,所述灌注孔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撑梁32设置有4根,且4根所述支撑梁32的长度相等其长度为116mm,宽度为25mm。第一灌注孔331和第三灌注孔333的宽度均为100mm,且与第二灌注孔332的间距均为25mm,所述第二灌注孔332的宽度为49mm。

本实施例中下卡肩22和下卡口21与上卡肩12和上卡口11对称设置,在砌筑时,相邻的模卡砌块通过上下卡肩22和上下卡口21卡接,不仅可以提高砌筑的效率,还可以防止墙体渗水。另外所述上卡口11和下卡口21的两个端面分别向块体内侧倾斜,还可以增强砌筑墙面的强度。

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混凝土模卡砌块支撑体3下方增设有多个凸起支撑31。4根所述支撑梁32的正下方均设置有一个凸起支撑31,所述凸起支撑31与支撑梁32一体成型。且凸起支撑31为倒梯形状,所述凸起支撑31上边长小于支撑梁32的长度。

实施例2增设凸起支撑31可以有效防止模卡砌块的筋部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垂导致变形,确保了相邻砌块之间能够完全契合,进一步增强了相邻砌块之间的强度,且凸起支撑31与模卡砌块一体成型,节约了成本。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