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及其屋面通气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151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屋面通气防水结构的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迅速发展,不仅追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越来越多地重视建筑的经济性、美观性。

目前,各类建筑的顶部屋面大多设计成坡屋面结构,坡屋面结构有利于建筑顶部的排水,同时,坡屋面结构能够增强建筑整体的美观性。各类建筑的卫生间、厨房等下水管道在建筑的顶部位置都要设置通气孔,而且这些通气孔都要穿过屋面与空气接触。使得每一根通气管都要在屋面预留孔洞,同时要做好孔洞的防水处理,尤其将通气孔设置在坡屋面上时,每一根通气管的一端与屋内的下水管道连通,另一端设置在坡屋面上并伸出到外界。由于建筑物内的下水管道数量繁多,且种类繁杂,因此在坡屋面上需要对应开设大量的通孔,以便各根通气管伸出,如此,施工难度和施工量极大,并且会导致防水效果较差,而且建筑的整体的成本随之增加。

因此,如何在保证各根通气管的气体正常排出到建筑物外的基础上,使得坡屋面依然保持良好的防水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能够在保证各根通气管中的气体正常排出到建筑物外的基础上,使得坡屋面依然保持良好的防水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屋面通气防水结构的建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包括屋面板,还包括若干根分别与屋内对应管道连通的通气管,以及与各所述通气管连通、用于将各所述通气管内的气体集中输送到所述屋面板外的集气管。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集气管的外壁相连、用于在自身与所述屋面板间形成储气室的密封板。

优选地,所述屋面板上设置有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储气室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气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储气室形成液密封的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排气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储气室形成液密封的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屋面板包括若干块与水平面呈预设倾斜角度且互相拼接的组合板。

优选地,各所述集气管分别沿对应的所述组合板的内壁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包括墙体和设置于所述墙体上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其中,所述屋面通气防水结构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主要包括屋面板、通气管以及集气管。其中,通气管设置在建筑内部,其一端与建筑物内的各根管道连通,主要用于输送管道的气体。集气管与各通气管连通,主要用于将各通气管内输送的气体汇集,并且将汇集的气体集中输送到屋面板外,也即集气管将各通气管内的气体汇集后并集中输送到建筑外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通气管将与其对应相连通的管道内的气体输送至集气管内,集气管将汇集的气体集中输送至建筑外部,如此,在屋面板上只需开设一个与该集气管对应的通孔,再在该通孔位置处实施防水处理即可完成整个屋面板的防水作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屋面板上开设多个与各根通气管相对应的通孔,同时需要在每个通孔位置处实施防水处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利用集气管将各通气管内的气体集中输送至建筑外部,只需开设集气管的通孔,建筑整体的防水工程量大幅减少,并且建筑整体结构的防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

屋面板—1,组合板—101,通气管—2,集气管—3,储气室—4,密封板—5,排气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屋面通气防水结构主要包括屋面板1、通气管2以及集气管3。

其中,屋面板1为建筑物的顶部结构,一般可为平板型或坡屋面型。

通气管2设置在建筑内部,其一端与建筑物内的各根管道连通,主要用于输送管道的气体。集气管3与各通气管2连通,主要用于将各通气管2内输送的气体汇集,并且将汇集的气体集中输送到屋面板1外,也即集气管3将各通气管2内的气体汇集后并集中输送到建筑外部。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通气管2将与其对应相连通的管道内的气体输送至集气管内,集气管3将汇集的气体集中输送至建筑外部,如此,在屋面板1上只需开设一个与该集气管3对应的通孔,再在该通孔位置处实施防水处理即可完成整个屋面板1的防水作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屋面板1上开设多个与各根通气管2相对应的通孔,同时需要在每个通孔位置处实施防水处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利用集气管3将各通气管2内的气体集中输送至建筑外部,只需开设集气管3的通孔,建筑的防水工程量大幅减少,并且建筑整体结构的防水效果好。

由于集气管3需要在屋面板1上开设通孔,考虑到建筑本体长度较大的情况,此时可能需要在屋面板1上开设多个集气管3的通孔,或者将多根集气管3汇集,不方便集气管3在建筑上安装,甚至使得建筑的整体美观性差。

基于此考虑,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还包括一个储气室4,该储气室4能够汇集各集气管3内的气体,并最终将这些气体输送到建筑外部。

在关于储气室4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增设密封板5,该密封板5与集气管3的外壁相连,且该密封板5的边缘部分与屋面板1的内壁相连,此时,该密封板5自身与屋面板1之间形成储气室4,在密封板5的边缘位置开设通孔,以使得各集气管3能够将与其相通的各通气管2内的气体汇集到该储气室4内部,如此,只需在屋面板1开设一个或者多个通孔,该通孔能够将储气室4内的气体输送到建部,在实际建筑施工中,优选地将密封板5设计为混凝土板。当然,通过密封板5与屋面板1形成储气室4的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其余比如可在密封板5与屋面板1的内壁之间填充封堵材料等方式也可以采用。

在关于屋面板1上开设的通孔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将通孔设计为排气孔6,该排气孔6能够利用空气导流原理,使得储气室4内部的气体有效地排放至建筑外部。

为了增强该屋面通气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可以在排气孔6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该第一密封圈能够对储气室4形成液密封,使得该建筑的顶部具有好的防水效果。当然,还可以在排气孔6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脂,该密封脂同样可以增强防水效果。

基于同样考虑,还可以在集气管3的外壁与密封板5相连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该第二密封圈能够保证储气室4的密封性,提高建筑整体的排气功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防水效果。当然,还可以在集气管3的外壁与密封板5相连的位置处设置有橡胶垫圈,该橡胶垫圈也能够提高储气室4的密封性。

在实际建筑施工中,建筑的顶部通常设计为坡屋面结构,即屋面板1具体可包括若干块组合板101,并且各组合板101倾斜设置,与水平面具有预设倾斜角度,且拼接成整体后形成坡屋面结构。该预设倾斜角度通常为15°、30°,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数值的倾斜角度。

当建筑的顶部为坡屋面结构时,可以将各集气管3沿组合板101的内壁设置。具体的,在屋脊下适当位置增加水平向的密封板5,该密封板5与屋脊形成三角形的储气室4。各通气管2在通至组合板101内壁时,不再穿出屋面板1形成通孔,而是与固定在屋面板1内壁上的集气管3相连,集气管3直接通进三角形的储气室4。根据立面效果的需要,在屋脊的适当位置设置具有一定形状结构的排气孔6,且三角形的储气室4与排气孔6连通,将各通气管内的气体输送至建筑外部。当然,集气管3在建筑物内的设置位置是随意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包括墙体和设置于所述墙体上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其中,该屋面通气防水结构与上述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主要包括屋面板1、通气管2以及集气管3。其中,通气管2设置在建筑内部,其一端与建筑物内的各根管道连通,主要用于输送管道的气体。集气管3与各通气管2连通,主要用于将各通气管2内输送的气体汇集,并且将汇集的气体集中输送到屋面板1外,也即集气管3将各通气管2内的气体汇集后并集中输送到建筑外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通气管2将与其对应相连通的管道内的气体输送至集气管内,集气管3将汇集的气体集中输送至建筑外部,如此,在屋面板1上只需开设一个与该集气管3对应的通孔,再在该通孔位置处实施防水处理即可完成整个屋面板1的防水作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屋面板1上开设多个与各根通气管2相对应的通孔,同时需要在每个通孔位置处实施防水处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屋面通气防水结构利用集气管3将各通气管2内的气体集中输送至建筑外部,只需开设集气管3的通孔,建筑的防水工程量大幅减少,并且建筑整体结构的防水效果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