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936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电梯井施工平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结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如今的高楼大厦比比皆是,而且高层建筑居多,由于层数较高,盖楼时通常会设置电梯方便上下楼。安装电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如果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电梯的质量,在日后使用会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建造电梯井,电梯井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剪力墙结构,但是电梯井内壁光滑、无支撑点、高度较高,施工人员在电梯井内无操作平台根本无法施工。为此,人们会利用脚手架在电梯井内对施层电梯进行施工。但是,脚手架搭设周期较长,装卸麻烦,使用材料较多,搭设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其搭设成本低、施工灵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设置有预留孔的墙体、穿设于所述墙体的预留孔内的穿墙牛腿和搭设于所述穿墙牛腿内侧的操作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在电梯井的侧墙墙体上预留出预留孔,然后将穿墙牛腿穿设在预留孔内,然后再将操作台搭设在穿墙牛腿上,这样,施工人员就可以在操作台上进行施工了。当一层施工结束后,将穿墙牛腿从预留孔中拔出,插入到下一层的预留孔中,然后将操作台放到穿墙牛腿上就可以进行下一层的施工。这种结构不仅不需要繁琐的搭设脚手架,而且方便拆卸,施工工期短,大大减小了施工成本。

较佳的,所述穿墙牛腿位于墙体外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将穿墙牛腿插入到墙体预留孔内的时候插入过度而掉落。

较佳的,所述穿墙牛腿上设置有轴向方向固定、周向可转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端形成抵设于墙体内侧的挂钩部,所述限位杆的外端设置有旋转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旋转把手转动限位杆,使限位杆顺利的穿过预留孔,再次转动限位杆后能够使限位杆的挂钩部抵设于墙体内侧,从而防止穿墙牛腿从预留孔中向外脱出。

较佳的,所述限位板的外侧连接有推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抽拉限位板的时候能够更加方便操作。

较佳的,所述操作台包括支撑框架和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操作台分成两个部分进行组装,方便移动和运输操作台。

较佳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设置有横向或纵向的支撑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框架对面板的支撑,使得面板的安装更加稳固。

较佳的,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用吊装机械将操作台移动或运输。

较佳的,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吊环穿过的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吊环能够对面板实现限位,防止面板滑动。

较佳的,所述操作台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支撑框架上的包边角钢以及铺设于所述包边角钢内侧的脚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脚手板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并且包边角钢能够对脚手板起到限位作用,使得脚手板的安装十分稳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方便拆卸,施工工期短,大大减小了施工成本;2.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安全性更高;3.本实用新型方便搬运,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A-A;

图3为实施例一中操作台的爆炸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B-B;

图6为实施例二中操作台的爆炸视图;

图7为穿墙牛腿的爆炸视图;

图8为限位杆垂下处于限位状态的轴测图;

图9为限位杆处于收纳状态的轴测图。

图中:1、墙体;11、预留孔;12、洞口;2、穿墙牛腿;21、工字钢;22、限位板;221、转动孔;23、推拉把手;24、套管;25、限位杆;26、旋转把手;3、操作台;31、支撑框架;32、支撑梁;33、吊环;34、钢板;341、穿孔;35、包边角钢;36、脚手板;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如图1、图2所示,包括墙体1、穿墙牛腿2和操作台3。墙体1一侧设置有洞口12,在墙体1上打出预留孔11,预留孔11内穿设穿墙牛腿2,且穿墙牛腿2一端穿过墙体1,将操作台3搭设在穿墙牛腿2从墙体1内凸出来的部分。预留孔11是墙体1预留放置穿墙牛腿2的孔洞,所以孔洞大小按穿墙牛腿2的尺寸打设,且在施工完毕后需将预留孔11填满。

如图3所示,操作台3包括支撑框架31、支撑梁32、吊环33和钢板34。支撑框架31是用四根槽钢焊接围成的,支撑钢梁焊接在支撑框架31内,吊环33焊接在支撑框架31的侧面,而钢板34则铺在支撑框架31上,钢板34上设有穿孔341,支撑框架31上的吊环33从穿孔341内穿过。由于钢板34铺在支撑框架31上,钢板34的中部容易受力变形,其承载能留低,所以在支撑框架31内焊接支撑梁32,使作用在钢板34上的力能传递到支撑梁32上,再传递到支撑框架31上,最后传递到墙体1上。考虑到操作台3的运输问题,我们在支撑框架31上焊接了吊环33,钢板34上的穿孔341能供吊环33穿过,这样不仅能使钢板34随着支撑框架31一起运输,还能利用吊环33卡在穿孔341内从而限制钢板34相对于支撑框架31滑动。另外,还可以在钢板34上穿设螺栓4,将钢板34与支撑框架31连接起来,使得钢板34相对于支撑框架31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7所示,穿墙牛腿2包括工字钢21、限位板22、推拉把手23和限位杆25。工字钢21穿过墙体1预留孔11,在电梯井内露出一定长度,另一端焊接限位板22,限位板22紧贴在外墙上,呈正方形,由钢板34制成,截面面积大于墙体1预留孔11的截面面积,且有不小于5mm的厚度,紧贴在墙模板上的限位板22使工字钢21不会由于外力的作用而晃动,且因限位板22有5mm厚度,防止限位板22中心拉力过大产生弯曲变形。推拉把手23焊接在限位板22上,方便穿墙牛腿2在墙体1预留孔11内的插入、拔出和位置调整。

在限位板22上还开设有转动孔221,在工字钢21的底边还焊接有套管24,限位杆25穿设于转动孔221和套管24内,限位杆25呈L形,并且在限位杆25的外端焊接有杆状的旋转把手26,便于转动限位杆25。通过转动该限位杆25达到两种状态,如图8所示,将穿墙牛腿2穿过预留孔11后,转动限位杆25至图8所示状态,使得限位杆25的内端能够钩在墙体1的内侧,从而防止穿墙牛腿2向外脱离预留孔11。当需要将穿墙牛腿2从预留孔11中穿入或者拔出时,将限位杆25转动至如图9所示,使得限位杆25的内端转动至收纳于工字钢21内侧的状态,从而方便工字钢21在预留孔11内滑进或滑出。

安装及使用时,先将墙体1预留出预留孔11,然后将穿墙牛腿2插入预留孔11内。将四根槽钢焊接形成支撑框架31,在支撑框架31上焊接支撑梁32和吊环33,钢板34按照吊环33的大小和间距打孔,并使吊环33穿过穿孔341,让钢板34铺在支撑框架31上,再把支撑框架31置于穿墙牛腿2上,之后施工人员便可站在钢板34上面施工。待施工完毕后,先将操作台3吊起,再将穿墙牛腿2拔出,插入到下一个施层的预留孔11内继续施工。

实施例二: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操作台3的结构不同,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操作台3包括支撑框架31、支撑梁32和吊环33,在支撑框架31的顶面焊接有四根包边角钢35,然后在包边角钢35上铺设脚手板36。为了使脚手板36的安装更加稳定,可以用铁丝或铅丝将脚手板36绑扎在支撑框架31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