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墙板边框、框模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轻质隔墙板的隔音隔热、防火保温效果不够理想,并且板与板,板与梁,板与柱之间接缝易开裂。特别是钢结构,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墙板与墙板间接缝,墙板与钢梁间接缝,墙板与钢柱间接缝更容易开裂。因为钢结构,超高层钢结构在承受各种活荷载,及风荷载的情况下,会产生连续不断的晃动(移动)。不管是刚性连接(点焊接)和柔性连接(粘接)都会因为钢结构主体的不断晃动(移动)而接缝开裂。当前轻质墙材(板)的生产,一是基本都需蒸养,对环境造成排放,二是基本都需要使用模板制约了轻质墙材的发展,因轻质材料砼干燥慢又需抽芯,拆摸等工艺制约了规模化生产,并对环境有排放。因而需要设计一种免蒸养,易于制造的墙板用模具,既有利于墙板之间的连接,使墙板能承受各种活荷载,板缝板面不易开裂,并且连接简单、可靠,易于施工;同时能节省材料,模具易于拆卸,能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墙板边框、框模及其组合,利用它制作的墙板,既有利于墙板之间的连接,使墙板能承受各种活荷载,板缝板面不易开裂,并且连接简单、可靠,易于施工;同时能节省材料,使模具易于拆卸,能重复使用。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墙板边框,包括组成矩形边框的龙骨,所述龙骨上设有能相配合的凸条或凹槽,所述凸条或凹槽位于龙骨的外侧面宽度方向的中部并且沿着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凸条和凹槽均设有相对称的两个侧面,两个侧面与龙骨的中心平面平行;所述龙骨的外侧面宽度方向的两端向背离外侧面的方向折弯延伸而形成网板连接面,在所述凸条和凹槽的两侧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一凸筋;当一对带有凸条和凹槽的龙骨对接到位时,凸条上的第一凸筋推入凹槽的第一凸筋与槽底之间并且两第一凸筋相抵靠,凸条的顶面与所述槽底之间具有间隔。
本发明将墙板设置边框,边框作为墙板浇筑的基础框架,同时也是墙板的骨架,边框由设有能相配合的凸条或凹槽的龙骨构成,相邻两墙板的边框通过相邻龙骨的凸条和凹槽对接,如果将两龙骨对接后再焊接,一是施工成本高,二是不利于墙板承受各种活荷载,板缝板面易开裂,因而本申请中采用凸筋卡扣的方式,在凸条和凹槽的侧面上设置第一凸筋,不但强化了凸条和凹槽,用较薄的钢板就能满足强度需求,又能使凸条推入凹槽后由两个相抵扣的第一凸筋锁定而不能退出,实现两龙骨的可靠连接,这种凸筋卡扣的方式,并不是刚性连接,墙板能承受各种活荷载,板缝板面不易开裂,并且在两龙骨之间还可填充能弹性变形的板缝粘接胶条或板缝填充粘接胶,将板缝填充、粘接,并可承受挤压、拉延伸和回弹,因此,各带框墙板之间为能快速实现柔性连接,在承受活荷载及风荷载的情况下,可以伸缩,从而解决钢结构,钢梁与墙板,钢柱与墙板,墙板与墙板之间接缝开裂的问题;并且墙板安装方便、简单、快速,易于施工,降低施工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网板连接面的自由端端部向龙骨的中部方向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网板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凸筋,第二凸筋沿着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折弯部和第二凸筋能强化网板连接面,并且第二凸筋便于组合钢筋网与龙骨压焊连接,焊接头把钢筋组合网压在凸出的第二凸筋上进行压焊,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
进一步地,为使矩形边框能快速可靠并且低成本地连接,所述龙骨由四个内角连铁焊接连接成框形边框,内角连铁是具有两个垂直面的角铁件;所述网板连接面的折弯部上设置有第三凸筋,第三凸筋沿着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凸筋与所述内角连铁压焊。第三凸筋便于内角连铁与龙骨压焊连接,焊接头把内角连铁压在凸出的第三凸筋上进行压焊,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第三凸筋的横断面为圆弧形,所述第二凸筋和第三凸筋分别位于网板连接面和折弯部的中部。圆弧头的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第三凸筋,可以减小龙骨的应力集中,龙骨使用寿命长,二是第一凸筋为圆弧头有利于凸条推入凹槽,便于墙板安装。
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墙板边框,包括组成矩形边框的龙骨,所述龙骨上设有能相配合的凸条或凹槽,所述凸条或凹槽位于龙骨的外侧面宽度方向的中部并且沿着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凸条和凹槽均设有相对称的两个侧面,两侧面与龙骨的中心平面呈5-10度的倾角,凸条的顶面窄于凸条的根部;所述龙骨的外侧面宽度方向的两端向背离外侧面的方向折弯延伸而形成网板连接面,当一对带有凸条和凹槽的龙骨对接到位时,凸条的顶面与所述槽底之间具有间隔。
与前述技术方案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凸条和凹槽略呈等腰梯形,使两墙板的对接安装更方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网板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凸筋,第二凸筋沿着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折弯部和第二凸筋能强化网板连接面,并且第二凸筋便于组合钢筋网与龙骨压焊连接,焊接头把钢筋组合网压在凸出的第二凸筋上进行压焊,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
其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墙板框模,包括与所述龙骨相配合用的模条,所述模条包括相连接的配合部和外模板,所述配合部与上述任意一种技术方案中的龙骨的外侧面相适配,所述外模板从配合部的两侧向外延伸而形成墙板面层的框模,当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龙骨的外侧面配合时,外模板与所述龙骨的网板连接面之间形成90-100度的夹角。墙板框模是与墙板边框配合的外模板,由于可重复使用,其板材厚度可设计得比墙板边框的龙骨厚些,它具有与龙骨的外侧面形状相适配的配合部,利用墙板边框的形状设置了一个相配合的外模,如果龙骨上是凸条/凹槽,模条上就是凹槽/凸条,这个外模在龙骨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延展,成为墙板浇筑面层的框模。模条与龙骨定位配合,安装和拆卸方便,能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为提高强度,所述外模板自由端的端部向背离所述网板连接面的方向折弯。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板与所述网板连接面的根部包覆配合并且向外倾斜延伸,外模板与所述网板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93-100度。外模板向墙板边框的内侧凹进并向外倾斜,使墙板边缘留有半个具有倾斜面的板缝,当两个墙板对接时,对接龙骨的外模板之间形成外窄内宽的倒梯形板缝,这种倒梯形的板缝能方便补缝,并能克服板缝开裂。
再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墙板边框及框模的组合,将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种墙板边框的龙骨与墙板框模的模条相配合,所述模条位于所述龙骨的外侧,在所述凸条或凹槽上设置有将龙骨与模条相吸引的磁铁,所述磁铁位于矩形边框的外侧。用磁铁将墙板边框的龙骨与墙板框模的模条相吸引固定,安装和拆卸均方便快捷,不需要其它连接配件,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并且不损伤墙板和模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它制作的墙板,既能使墙板之间快速实现柔性连接,使墙板能承受各种活荷载,板缝板面不易开裂,并且连接简单、可靠,易于施工;同时能节省材料,生产效率高,模具易于拆卸,能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墙板边框实施例1中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墙板边框实施例1中两相邻墙板龙骨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龙骨与内角连铁构成墙板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墙板框模实施例1中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墙板边框实施例1及墙板框模实施例1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边框及框模组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墙板边框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墙板边框实施例2与墙板框模实施例2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墙板边框实施例3与墙板框模实施例3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除图3以外的各图示出的是横截面示意图),一种墙板边框,包括组成矩形边框的龙骨1,所述龙骨1上设有能相配合的凸条11或凹槽12,组成矩形边框的4根龙骨1,是包括一长一短的两根带凸条11以及两根带凹槽12的龙骨1,所述凸条11或凹槽12位于龙骨1的外侧面宽度方向的中部并且沿着龙骨1的长度方向延伸,凸条11和凹槽12均设有相对称的两个侧面,两个侧面与龙骨1的中心平面平行,凸条11和凹槽12为矩形使凸条11和凹槽12具有适当的连接强度,又能快速实现插装。所述龙骨1的外侧面宽度方向的两端向背离外侧面的方向折弯延伸而形成网板连接面14,在所述凸条11和凹槽12的两侧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一凸筋13;当一对带有凸条11和凹槽12的龙骨1对接到位时,凸条11上的第一凸筋13推入凹槽12的第一凸筋13与槽底之间并且两第一凸筋13相抵靠,凸条11的顶面与所述槽底之间具有间隔。本实施例中的间隔为4-12毫米,在此间隔之间可填充能弹性变形的板缝粘接胶条或板缝填充粘接胶,将板缝填充、粘接,并可承受挤压、拉延伸和回弹。采用凸筋卡扣的方式,在凸条11和凹槽12的侧面上设置第一凸筋13,不但强化了凸条11和凹槽12,用较薄的钢板就能满足强度需求,又能使凸条11推入凹槽12后由两个相抵扣的第一凸筋13锁定而不能退出,实现两龙骨的可靠连接,这种凸筋卡扣的方式,并不是刚性连接,墙板能承受各种活荷载,板缝板面不易开裂。
所述网板连接面14的自由端端部向龙骨1的中部方向折弯形成折弯部16,所述网板连接面14上设置有第二凸筋15,第二凸筋15沿着龙骨1的长度方向延伸。折弯部16和第二凸筋15能强化网板连接面14,并且第二凸筋15便于组合钢筋网与龙骨1压焊连接,焊接头把钢筋组合网压在凸出的第二凸筋15上进行压焊,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
如图3所示,为使矩形边框能快速可靠并且低成本地连接,龙骨1由四个内角连铁2焊接连接成框形边框,内角连铁2是具有两个垂直面的角铁件。第一凸筋13和第二凸筋15的横断面为圆弧形,所述第二凸筋15位于网板连接面14的中部。圆弧头的第一凸筋13和第二凸筋15,可以减小龙骨1的应力集中,龙骨1使用寿命长,而且第一凸筋13为圆弧头有利于凸条11推入凹槽12,便于墙板安装。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墙板框模,包括与所述龙骨1相配合用的模条3,所述模条3包括相连接的配合部31和外模板32,所述配合部31与上述龙骨1的外侧面相适配,所述外模板32从配合部31的两侧向外延伸而形成墙板面层的框模,当所述配合部31与所述龙骨1的外侧面配合时,外模板32与所述龙骨1的网板连接面14之间形成90度的夹角。墙板框模是与墙板边框配合的外模板32,由于可重复使用,其板材厚度可设计得比墙板边框的龙骨1厚些,它具有与龙骨1的外侧面形状相适配的配合部31,利用墙板边框的形状设置了一个相配合的外模,如果龙骨1上是凸条11/凹槽12,模条3上就是凹槽12/凸条11,这个外模在龙骨1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延展,成为墙板浇筑面层的框模。模条3与龙骨1定位配合,安装和拆卸方便,能重复利用。为提高强度,所述外模板32自由端的端部向背离所述网板连接面14的方向折弯。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墙板边框及框模的组合,将上述墙板边框的龙骨1与墙板框模的模条3相配合,所述模条3位于所述龙骨1的外侧,在所述凸条11或凹槽12上设置有将龙骨1与模条3相吸引的磁铁4,所述磁铁4位于矩形边框的外侧。用磁铁4将墙板边框的龙骨1与墙板框模的模条3相吸引固定,安装和拆卸均方便快捷,不需要其它连接配件,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并且不损伤墙板和模条3。组合钢筋网5的周缘搭接并焊接在龙骨1的网板连接面14上,在两组合钢筋网5之间装有防火保温的轻质填充芯板6,砂浆填充层7穿过组合钢筋网5将墙板边框填充,待其初凝后在组合钢筋网5的两外侧喷砂浆面层8,砂浆面层8由外模板32作为框模,砂浆面层8的厚度为15-30毫米,这样轻质填充芯板6、组合钢筋网5、砂浆填充层7、墙板边框和砂浆面层8就连接成一体。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墙板边框与实施例1中图1所示的墙板边框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网板连接面14的折弯部16上设置有第三凸筋17,第三凸筋17沿着龙骨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凸筋17也为圆弧头凸筋,第三凸筋17与内角连铁2(参见图3)压焊。第三凸筋17便于内角连铁2与龙骨1压焊连接,焊接头把内角连铁2压在凸出的第三凸筋17上进行压焊,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墙板边框所配合的墙板框模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外模板32与所述网板连接面14的根部包覆配合并且向外倾斜延伸,外模板32与所述网板连接面14之间的夹角为93-95度。外模板32向墙板边框的内侧凹进并向外倾斜,使墙板边缘留有半个具有倾斜面的板缝,当两个墙板对接时,对接龙骨1的外模板32之间形成外窄内宽的倒梯形板缝,这种倒梯形的板缝能方便补缝,并能克服板缝开裂。
实施例3: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墙板边框和墙板框模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龙骨1上所设凸条11或凹槽12的两侧面与龙骨1的中心平面呈5-10度的倾角,凸条11的顶面窄于凸条11的根部,由于凸条11和凹槽12略呈等腰梯形,使两墙板的对接安装更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