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411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连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的连接方法有绑扎、焊接和机械连接。而在目前建筑施工中,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因其较佳的连接效果最为常用。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在不破坏钢筋的抗折性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钢筋的连接强度,确保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常见方式有挤压套筒和螺纹连接接头。套筒挤压连接需要有挤压设备,并要求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螺纹接头是一具有内螺纹的接头,在待对接钢筋的端部开设有与上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在钢筋对接施工时,因螺纹接头与钢筋螺纹连接时,需转动接头或钢筋,此时需要拧紧工具及操作空间。而在钢筋对接施工中,受钢筋直线度及螺纹加工精度影响,钢筋与钢筋连接套筒时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增加了钢筋对接的施工难度,尤其是钢筋网片对接或钢筋结构的对接时,待对接的钢筋数量众多,对接工作面狭小,使用上述现有接头连接钢筋时,施工难度大且费时费力,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以解决传统的钢筋连接套筒或接头在钢筋对接施工中,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包括:

第一连接器,包括插接凸头、连接轴和供第一钢筋连接的第一套筒,所述连接轴轴向连接于所述插接凸头和所述第一套筒之间,所述插接凸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连接轴的径向尺寸;

第二连接器,包括承插管和供第二钢筋连接的第二套筒,所述承插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承插管内形成有限位空腔,所述承插管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连通于所述限位空腔,所述限位空腔中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形成有定位槽;以及

第一弹性卡环,设于所述限位空间中并位于所述定位块和所述第一插孔之间,所述第一弹性卡环形成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连通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定位槽之间,所述插接凸头插设于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一弹性卡环抵靠于所述插接凸头,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上形成有环形倒刺,所述第二插孔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倒刺的形状相匹配的台阶形凹陷,所述第一弹性卡环与所述限位空腔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卡环,所述第二弹性卡环形成第三插孔,所述第三插孔连通于所述第二插孔和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环形倒刺插设于所述台阶形凹陷中且抵靠于所述第二弹性卡环靠近所述第一弹性卡环的一侧,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三插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凸头呈圆台形。

进一步的,所述承插管包括:

承插管本体,所述承插管本体中设有所述限位空腔,所述承插管本体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承插管本体的第二端形成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连通于所述限位空腔;以及

盖体,设于所述开口上,所述盖体上形成有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一弹性卡环位于所述定位块和所述盖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孔呈喇叭状且所述第一插孔的大口端朝向所述承插管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卡环沿轴向方向形成有贯通的伸缩缝。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缝为锯齿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钢筋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螺合的第一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筒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钢筋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螺合的第二外螺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通过一对直插式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以快速的将一对待对接的钢筋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套筒可以预先固定连接在第一钢筋的端部,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套筒可以预先固定连接在第二钢筋的端部,当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对接施工时,只需要将第一连接器的插接凸头通过第一插孔插入弹性卡环中即可完成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对接施工。采用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来进行钢筋对接施工,施工效率高,尤其在对接工作面较为狭窄的情况下,钢筋对接施工显得尤为快捷方便、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承插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弹性卡环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结合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插接头插入过程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图1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承插管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弹性卡环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面图、图6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结合状态图、图7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插接头插入过程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的使用状态图。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以及第一弹性卡环3。

第一连接器1包括插接凸头13、连接轴12和供第一钢筋连接4的第一套筒11。插接凸头13呈圆台状。连接轴12轴向连接于插接凸头13和第一套筒11之间。插接凸头13的第一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插接凸头13的第二端的径向尺寸,插接凸头13的第二端的径向尺寸大于连接轴12的径向尺寸。

第二连接器2,包括承插管22和供第二钢筋5连接的第二套筒21。承插管22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套筒21。承插管22内形成有限位空腔220。承插管22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插孔。第一插孔连通于限位空腔220。限位空腔220中设有定位块223。定位块223上形成有供插接凸头13插设的定位槽。

第一弹性卡环3容置于限位空腔220中,且位于定位块223的定位槽和第一插孔之间。第一弹性卡环3形成有第二插孔32,第二插孔32连通于第一插孔和定位槽之间。第一弹性卡环3的第二插孔32的尺寸小于定位槽的宽度以供对插设于定位槽中的插接凸头13进行限位,具体的,插接凸头13插设于定位槽且抵靠于第一弹性卡环3的靠近定位块223的一侧。连接轴12穿设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32中。

再结合图6和图7,当插接凸头13从第一插孔插入承插管22中,随着并插接凸头13的向内推进继而穿过第二插孔32。当插接凸头13穿过第二插孔32后,插接凸头13容置于定位块223的定位槽中,并且插接凸头13的膨大端抵靠于在第一弹性卡环3的靠近定位槽的一侧上从而实现将插接凸头13锁合在限位空腔220中。

为了提高抗拉力,连接轴12上还形成有环形倒刺121。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倒刺121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弹性卡环3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弹性卡环4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二弹性卡环4中具有一个第三插孔。一个第一弹性卡环3和两个第二弹性卡环4沿承插管22的轴向方向依次叠加排列且各自独立。第二插孔32和第三插孔分别形成有与环形倒刺121相匹配的台阶形凹陷。与插接凸头13相邻的第一个环形倒刺121插设于第一弹性卡环3的台阶形凹陷中,且抵靠于第二弹性卡环4的靠近第一弹性卡环3的一侧。第二个环形倒刺121插设于与第一弹性卡环3相邻的第二弹性卡环4的台阶形凹陷中,且抵靠于另一个第二弹性卡环4的靠近第一弹性卡环3的一侧。

参阅图3,承插管22包括承插管本体221、盖体222以及定位块223。

承插管本体221为一中空管体。承插管本体221具有限位空腔220,承插管本体221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套筒21。盖体222设于承插管本体221的第二端。盖体222包括一盖板,盖板上形成有圆锥形孔,盖板上沿承插管本体221的轴向方向向内形成与承插管本体221的内管壁连接的连接筒。连接筒与盖板的圆锥形孔连通并形成有喇叭状的第一插孔。第一插孔呈喇叭状且第一插孔的大口端朝向承插管22的外侧。

较佳的,承插管本体221与盖体222螺纹连接。具体的,承插管本体221的内管壁形成有第三内螺纹,连接筒的外筒壁上形成有与第三内螺纹相螺合的第三外螺纹。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定位块223设于承插管本体221的限位空腔220中。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223呈圆柱体状,定位块223的一端沿其轴向向内凹陷形成供插接凸头13插设的定位槽。定位块223与盖体22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卡环3和第二弹性卡环4。

参阅图2、图4和图5,第一弹性卡环3为沿轴向方向形成有贯通的伸缩缝。

第一弹性卡环3和第二弹性卡环4的结构、形状以及材质均相同。第一弹性卡环3和第二弹性卡环4均为金属制成的卡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卡环3包括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以及连接段。第二弧形段与第一弧形段相对设置,连接段连接于第一弧形段的第一端和第二弧形段的第一端之间。第一弧形段的第二端和第二弧形段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伸缩缝31。

较佳的,第一弧形段的第二端为锯齿状,第二弧形段的第二端形成与第一弧形段的第二端相适配的锯齿状。第一弧形段的第二端和第二弧形段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锯齿状的伸缩缝31。

参阅图6和图7,在插接凸头13插入第一弹性卡环3的第二插孔32后,第一弹性卡环3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被插接凸头13挤压撑开。随着插接凸头13的深入,第一弹性卡环3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复位卡合于插接凸头13,此时,插接凸头13限位于第一弹性卡环3的靠近定位块223的第一侧以防止插接凸头13从第二插孔32中滑脱。

结合图8所示,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为一组待连接的钢筋。第一钢筋4与第一套筒11螺纹连接。第二钢筋5与第二连接套筒21螺纹连接。具体的,第一套筒11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钢筋4设有与第一内螺纹相螺合的第一外螺纹。第二套筒21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钢筋5设有与第二内螺纹相螺合的第二外螺纹。

在实际使用本发明的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时,可以先预制第一钢筋结构和第二钢筋结构,在分别将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套筒连接在第一钢筋结构的第一钢筋的端部上、将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套筒连接在第二钢筋结构的第二钢筋的端部上。然后先安装第二钢筋结构,再将第一钢筋结构靠近第二钢筋结构,使得连接有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钢筋靠近连接有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钢筋,再将第一连接器的插接凸头插入第二连接器的弹性卡环中即可实现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连接。

采用本发明自锁卡管式钢筋直插接头来进行钢筋对接施工,施工效率高,尤其在对接工作面较为狭窄的情况下,钢筋对接施工显得尤为快捷方便、高效。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