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31096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住宅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住宅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建筑住宅高集成、产业化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建筑大方向。与此同时,随着建筑材料也逐步朝着工厂化、预制化等方向发展,装配式、模块化的建筑也就应运而生。众所周知的,装配式建筑指的是用工厂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在工厂制造完一栋住宅所需要的全部构件之后,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在现场进行吊装拼接的一类建筑。该装配式建筑由于其便捷、施工速度较快且对建筑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为宽泛,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装配式住宅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对住宅体周围的积水无法做到及时有效地排出,这将直接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居住,给实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装配式住宅本身带来一定的损害。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装配式住宅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及时将住宅体周边的积水及时有效排出的问题,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住宅,其中,包括排水基座组件、设于所述排水基座组件上表面的底座、竖直设于所述底座侧缘的墙板以及设于所述装配式住宅顶部的屋顶框架,所述排水基座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排水基座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排水基座单元上表面的排水连接座,所述排水基座单元包括一基座部、设于所述基座部两侧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基座部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圆拱部,在所述基座部内开设有多个排水通孔,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多个连接通孔,所述排水连接座包括一连接座主体,在所述连接座主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圆拱部相互嵌合连接。本发明提出的装配式住宅,通过在底部设置排水基座组件,其中所述排水基座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排水基座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排水基座单元上表面的排水连接座,由于在所述排水基座单元中设置了基座部以及圆拱部,且在所述基座部上开设有多个排水通孔用于排水,除此之外,积水也可以从所述圆拱部处进行排出,且所述圆拱部起到主要的排水作用。本发明提出的装配式住宅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地将住宅周围的积水排出,防止因为积水而导致住户无法正常居住的问题,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所述装配式住宅,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一底座防水层以及磨砂层,所述底座防水层设于靠近所述排水基座组件的一侧。所述装配式住宅,其中,在所述墙板的直角位置处分别设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屋顶框架相互连接,在相连的两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一光线调节组件,所述光线调节组件包括一翻转板以及设于所述翻转板两侧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立柱活动连接。所述装配式住宅,其中,在所述屋顶框架中由外向内依次设有一防腐蚀层以及一屋顶防水层,在所述屋顶框架的下方均匀设有多个支撑杆,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装配式住宅,其中,所述墙板由外向内依次包括饰面层、保温层以及硅钙水泥板层,所述保温层包括质量比分别为16-19%的珍珠岩、20-35%的硅酸盐水泥、14-32%的粉煤灰以及4-13%陶瓷纤维。所述装配式住宅,其中,在所述墙板内还设有一窗体,所述窗体包括连接块以及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的连接柱,在相对的两连接柱之间均匀设有多个翻转叶片。所述装配式住宅,其中,在所述连接块内设有嵌入孔,在所述连接柱上设有嵌入块,所述嵌入块嵌于所述嵌入孔内,所述嵌入块以及所述嵌入孔的形状均为“十”字形。所述装配式住宅,其中,在所述墙板内设有一辅助通风装置,所述辅助通风装置包括一换气板以及设于所述换气板两端的换气转轴。所述装配式住宅,其中,所述排水基座组件还与一储水箱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一台阶,在相邻的两所述墙板之间设有一门扇。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施工方法,应用于一装配式住宅的安装中,其中,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排水基座单元在同一水平线上依次嵌合连接,在所述排水基座单元的上方贴合一排水连接座;在所述排水连接座的上表面依次设置一防水层以及一磨砂层,然后在所述磨砂层的侧缘竖直设置多个墙板;在多个所述墙板的直接位置分别设置一立柱,在所述立柱的顶端设置一屋顶框架,在所述屋顶框架下方设置多个支撑杆以及加强筋;在相邻的两所述立柱之间设置一光线调节组件,然后在所述墙板内设置至少一窗体以及一辅助通风装置;在相邻的两所述墙板之间设置一门扇,在底座的一侧设置一台阶。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装配式住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装配式住宅中排水基座单元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装配式住宅中排水连接座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的装配式住宅中墙板的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的装配式住宅中窗体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图1所示的装配式住宅中连接块的结构放大图;图7为图1所示的装配式住宅中连接柱的结构放大图;图8为图1所示的装配式住宅中辅助通风装置的结构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装配式住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排水基座组件10连接柱132底座11翻转叶片133墙板12换气转轴141窗体13换气板142辅助通风装置14翻转板161立柱15转轴162光线调节组件16防腐蚀层201横梁17屋顶防水层202门扇18加强筋211屋顶框架19圆拱部1011排水基座单元101基座部1012排水连接座102连接部1013储水箱103排水通孔1014台阶104连接通孔1015磨砂层111连接座主体1021底座防水层112连接槽1022饰面层121连接块主体1311保温层122嵌入孔1312硅钙水泥板层123连接柱主体1321连接块131嵌入块132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8,对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住宅,包括排水基座组件10、设于所述排水基座组件10上表面的底座11、竖直设于所述底座11侧缘的墙板12以及设于所述装配式住宅顶部的屋顶框架19,所述排水基座组件1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排水基座单元101以及设于所述排水基座单元101上表面的排水连接座102,所述排水基座单元101包括一基座部1012、设于所述基座部1012两侧的连接部1013以及与所述基座部1012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圆拱部1011,在所述基座部1012内开设有多个排水通孔1014,在所述连接部1013上开设有多个连接通孔1015,所述排水连接座102包括一连接座主体1021,在所述连接座主体1021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连接槽1022,所述连接槽1022与所述圆拱部1011相互嵌合连接。对所述底座11而言,所述底座11包括一底座防水层112以及磨砂层111,所述底座防水层112设于靠近所述排水基座组件10的一侧。所述底座防水层112主要是为了防止所述排水基座组件10内的积水渗透到所述底座11内,所述磨砂层111主要是为了防止住户在屋内行走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现象,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对住户的人身伤害。除此之外,在所述墙板12的直角位置处分别设有一立柱15,所述立柱15的顶端与所述屋顶框架19相互连接。为了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调节室内的光线强度,在相连的两所述立柱15之间设有一光线调节组件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线调节组件16包括一翻转板161以及设于所述翻转板161两侧的转轴162,所述转轴162与所述立柱15活动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如若需要使得室内的光线更强,则此时将所述翻转板161向垂直于所述立柱15的方向进行翻转。相反的,如若需要使得室内的光线强度更黯淡一些,则此时将所述翻转板161朝向平行于所述立柱15的方向进行翻转。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翻转版161不仅可以调节室内的光线强度,也可以对室内的空气流动对应进行调节,以最大程度上提高住户的舒适感。对所述屋顶框架19而言,在所述屋顶框架19中由外向内依次设有一防腐蚀层201以及一屋顶防水层202。由于如今气候环境的日益恶劣,空气中的雨水的酸度也越来越低,为了有效防止酸雨的侵害,在所述屋顶框架19中设置了所述防腐蚀层201,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屋顶漏水,在所述屋顶框架19中设置了所述屋顶防水层202以有效防止屋顶漏水。此外,在所述屋顶框架19的下方均匀设有多个支撑杆21,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21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211。该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所述屋顶框架19的整体稳定性,延长了所述装配式住宅的使用寿命。对所述墙板12而言,所述墙板12由外向内依次包括饰面层121、保温层122以及硅钙水泥板层123,其中对所述保温层122而言,所述保温层122包括质量比分别为16-19%的珍珠岩、20-35%的硅酸盐水泥、14-32%的粉煤灰以及4-13%陶瓷纤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122中的所述珍珠岩的质量比为18%,所述硅酸盐水泥的质量比为33%,所述粉煤灰的质量比为30%,所述陶瓷纤维的质量比为12%。该质量配比的所述保温层122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能满足实际保温需求应用。除此之外,在所述墙板12内还设有一窗体13,具体的,对所述窗体13而言,所述窗体13为方形,所述窗体13包括连接块131以及与所述连接块131固定连接的连接柱132,在相对的两连接柱132之间均匀设有多个翻转叶片133。对所述连接块131而言,所述连接块131包括连接块主体1311,在所述连接块主体1311的侧面开设有嵌入孔1312,对所述连接柱132而言,所述连接柱132包括连接柱主体1321,在所述连接柱主体1321上设有嵌入块1322,其中所述嵌入块1322嵌于所述嵌入孔1312内以实现所述连接柱132与所述连接块131之间的固定连接。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嵌入块1322以及所述嵌入孔1312的形状均为“十”字形。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调节所述装配式住宅内的空气流通,在所述墙板12内设有一辅助通风装置14,对所述辅助通风装置14而言,所述辅助通风装置14包括一换气板142以及设于所述换气板142两端的换气转轴141。在实际应用中只需转动所述换气板142即可以加速室内空气的流通,提高换气效果。与此同时,在所述底座11的一侧设有一台阶104,所述台阶104为木制轻质台阶,该设置有利于实际安装,且质量轻便,便于实际运输安装。此外,在相邻的两所述墙板12之间设有一横梁17,在所述横梁17的下方设有一门扇1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施工方法,应用于上述装配式住宅的安装中,其中,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多个排水基座单元101在同一水平线上依次嵌合连接,在所述排水基座单元101的上方贴合一排水连接座102。具体的,所述排水基座单元101通过设于所述排水基座单元101两侧的连接部1013嵌合连接,所述排水连接座102通过连接槽1022与排水基座单元101中的圆拱部1011嵌合连接。其次,在所述排水连接座102的上表面依次设置一底座防水层112以及一磨砂层111,然后在所述磨砂层111的侧缘竖直设置多个墙板12。随后,在多个所述墙板12的直接位置分别设置一立柱15,在所述立柱15的顶端设置一屋顶框架19,在所述屋顶框架19下方设置多个支撑杆21以及加强筋211。在安装好所述立柱15之后,在相邻的两所述立柱15之间设置一光线调节组件16,然后在所述墙板12上开设多个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置至少一窗体13以及一辅助通风装置14。最后,在相邻的两所述墙板12之间设置一门扇18,在底座11的一侧设置一台阶104即完成所述装配式住宅的组装作业。本发明提出的装配式住宅,通过在底部设置排水基座组件,其中所述排水基座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排水基座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排水基座单元上表面的排水连接座,由于在所述排水基座单元中设置了基座部以及圆拱部,且在所述基座部上开设有多个排水通孔用于排水,除此之外,积水也可以从所述圆拱部处进行排出,且所述圆拱部起到主要的排水作用。本发明提出的装配式住宅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地将住宅周围的积水排出,防止因为积水而导致住户无法正常居住的问题,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请参阅图9,对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装配式住宅,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所述排水基座组件10还与一储水箱103连接。该储水箱103主要用于收集所述装配式住宅周围的积水,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