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保温板及屋面保温层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69831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屋面保温板及屋面保温层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建筑的保温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建筑内部的温度要求以及节能需求,通常会设置屋面保温层。在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构造防水层和保护层,施工工序繁多,现场操作繁琐,工期相对较长。而且保护层后期发生空鼓、开裂的机率极高,一旦发生则相应的防水层和保温层也容易受损,维修难度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屋面保温板及屋面保温层施工方法,简化施工工序,降低维修难度。

一种屋面保温板,包括保温板体、保护板体、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所述保温板体固定在所述保护板体上,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间隔设置并固定在所述保护板体上,所述保温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

上述屋面保温板,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固定在保护板体上,起到支撑保护板体的作用。在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过程,使用屋面保温板进行铺设,能同时完成保护层的构造,从而简化了施工工序,而且维修时只要揭开相应的屋面保温板即可,大大降低了维修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的高度大于所述保温板体的厚度。如此,使得保温板体底部架空,实现空气对流和排水隔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的底部设有第一通气槽,所述第二支座的底部设有第二通气槽。利用第一通气槽与第二通气槽能进一步提高空气对流和排水隔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板体的中部设有支撑柱,所述保温板体上设有供所述支撑柱穿过的通孔。保护板体中部的支撑柱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屋面保温板的铺设更加平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间隔设置并固定在所述保护板体上,所述第一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相连,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相连,所述保温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保温板体进行遮挡,实现对保温板体更好的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板体、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强度较好,同时方便生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板体由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保温隔热极好,经久耐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板体由混凝土制成,强度高。

一种屋面保温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多个上述屋面保温板;

在屋面基层上施工防水层;

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标高,在女儿墙上弹出标高控制线;

根据屋面的平面尺寸及屋面保温板的尺寸设计排版图;

根据屋面保温板的尺寸留缝,排列屋面保温板的放置位置,并在防水层上弹出十字控制线和方正控制线;

在防水层上与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对应的位置处铺设砂浆结合层;

将屋面保温板依次铺设在砂浆结合层上,并用橡皮锤按照标高控制线和方正控制线找平,屋面保温板先沿十字控制线铺设,后沿十字控制线四周铺设。

上述屋面保温层施工方法,在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过程,使用屋面保温板进行铺设,能同时完成保护层的构造,从而简化了施工工序,而且维修时只要揭开相应的屋面保温板即可,大大降低了维修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砂浆结合层为1:4干硬性水泥砂浆,提高屋面保温板的铺设稳固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屋面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屋面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屋面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屋面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保温板体,20、保护板体,200、支撑柱,30、第一支座,300、第一通气槽,40、第二支座,400、第二通气槽,50、第一挡板,60、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屋面保温板,包括保温板体10、保护板体20、第一支座30及第二支座40,所述保温板体10固定在所述保护板体20上,所述第一支座30与所述第二支座40间隔设置并固定在所述保护板体20上,所述保温板体10位于所述第一支座30与所述第二支座40之间。

上述屋面保温板,第一支座30与第二支座40固定在保护板体20上,起到支撑保护板体20的作用。在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过程,使用屋面保温板进行铺设,能同时完成保护层的构造,从而简化了施工工序,而且维修时只要揭开相应的屋面保温板即可,大大降低了维修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30与所述第二支座40的高度大于所述保温板体10的厚度。如此,使得保温板体10底部架空,实现空气对流和排水隔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30的底部设有第一通气槽300,所述第二支座40的底部设有第二通气槽400。利用第一通气槽300与第二通气槽400能进一步提高空气对流和排水隔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板体20的中部设有支撑柱200,所述保温板体10上设有供所述支撑柱200穿过的通孔。保护板体20中部的支撑柱200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屋面保温板的铺设更加平稳。

优选地,所述保护板体20、第一支座30与第二支座40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强度较好,同时方便生产。

本实施例所述的保温板体10由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保温隔热极好,经久耐用。本实施例所述的保护板体20由混凝土制成,强度高。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屋面保温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提供多个上述屋面保温板;

s20:在屋面基层上施工防水层;

s30: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标高,在女儿墙上弹出标高控制线;

s40:根据屋面的平面尺寸及屋面保温板的尺寸设计排版图;

s50:根据屋面保温板的尺寸留缝,排列屋面保温板的放置位置,并在防水层上弹出十字控制线和方正控制线;

s60:在防水层上与第一支座30、第二支座40对应的位置处铺设砂浆结合层;

优选地,在防水层上铺设砂浆结合层之前,把防水层上的浮浆等垃圾清理干净,保证铺设效果。

s70:将屋面保温板依次铺设在砂浆结合层上,并用橡皮锤按照标高控制线和方正控制线找平,屋面保温板先沿十字控制线铺设,后沿十字控制线四周铺设。

需要注意的是,屋面保温板的铺设应牢靠无吊脚,排列应适当,标高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上述屋面保温层施工方法,在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过程,使用屋面保温板进行铺设,能同时完成保护层的构造,从而简化了施工工序,而且维修时只要揭开相应的屋面保温板即可,大大降低了维修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砂浆结合层为1:4干硬性水泥砂浆,提高屋面保温板的铺设稳固程度。

实施例二

结合图3-4所示,实施例二所述的屋面保温板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屋面保温板,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中,所述屋面保温板还包括第一挡板50及第二挡板60,所述第一挡板50与所述第二挡板60间隔设置并固定在所述保护板体20上,所述第一挡板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座30和所述第二支座40相连,所述第二挡板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座30和所述第二支座40相连,所述保温板体10位于所述第一挡板50与所述第二挡板60之间。通过第一挡板50和第二挡板60对保温板体10进行遮挡,实现对保温板体10更好的保护。

优选地,所述保护板体20、第一支座30、第二支座40、第一挡板50与第二挡板60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强度较好,同时方便生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30与所述第二支座40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挡板50与所述第二挡板60的高度,保证空气对流和排水隔热效果。

另外,所述保护板体20上可以设置支撑柱200,所述保温板体10上可以设置供所述支撑柱200穿过的通孔。所述保护板体20上也可以不设置支撑柱200,所述保温板体10上也可以不设置供所述支撑柱200穿过的通孔。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