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460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属于建筑物抗震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滑动的意思是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如滑冰时冰刀在冰上的运动;滚动,汉语词汇,释义为转动体沿转动方向的运动称作滚动。

建筑抗震,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20554173.4的一种建筑物抗震实时检测系统的数据集群处理系统,特别是建筑物抗震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网络接口、存储器、处理器、电源电路、无线发送接收器,网络接口用于连接处理器和公共通信网络,处理器分别与网络接口、存储器、电源电路、无线发送接收器电连接,网络接口用于连接处理器和公共通信网络,通过公共通信网络完成处理器和控制中心的数据传输;存贮器用于对处理器所要处理的数据的存贮,现有技术只是由简单的减震材料构成,在遇到地震或者其他震动时无法有效的减震,会导致建筑的地基不稳,建筑有倒塌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只是由简单的减震材料构成,在遇到地震或者其他震动时无法有效的减震,会导致建筑的地基不稳,建筑有倒塌的危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其结构包括太阳能板保护框架、太阳能板、通风管、屋顶、弧形窗架、阁楼顶、阁楼通风窗、阁楼、延伸架、镂空层、居住室、地基隔板、地基、水泥盖板、固定柱、活动轴承、滑动架、减震阻尼:

所述太阳能板保护框架的四个角通过铆钉固定在屋顶右侧表面,所述太阳能板胶连接在太阳能板保护框架表面,所述通风管垂直焊接在屋顶的顶部,所述弧形窗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屋顶表面的中心,所述延伸架水平固定在屋顶的左侧,所述阁楼垂直焊接在延伸架的上方,所述阁楼顶通过水泥层固定在所述阁楼的上方,所述阁楼通风窗设有四个小格并且胶连接在阁楼表面的中心,所述镂空层镶嵌在屋顶与延伸架的下方,所述居住室水平固定在镂空层的下方,所述地基隔板焊接在居住室的底部,所述地基水平固定在地基隔板的下方,所述水泥盖板通过钢筋固定在地基的下方,所述居住室、地基隔板、地基、水泥盖板处在同一个垂直面上并且互相平行,所述固定柱设有四个并且垂直固定在水泥盖板下方的四个角,所述活动轴承环绕连接连接在固定柱的外表面,所述活动轴承设有四个,所述滑动架设有四个并且活动连接在固定柱的底部,所述减震阻尼垂直固定在地基隔板的中心;

所述减震阻尼设有连接承压头、弹簧盘、伸缩孔、外钢板、不锈钢板、中心橡胶块、内钢板、垫板、中心弹簧柱,所述连接承压头与居住室垂直固定在一起,所述中心弹簧柱水平固定在连接承压头的下方,所述弹簧盘安装在连接承压头的下方并且活动连接于中心弹簧柱的左右两端,所述外钢板焊接在弹簧盘的下方,所述不锈钢板安装在外钢板的下方并且与中心弹簧柱焊接在一起,所述中心橡胶块胶连接在不锈钢板的中间并与中心弹簧柱活动连接,所述内钢板与外钢板互相对称,所述垫板安设在内钢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轴承设有外套筒、内转动凹槽、滚珠盘、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与固定柱互相固定,所述滚珠盘环绕焊接在通孔的外表面,所述内转动凹槽紧贴在述滚珠盘的外表面,所述外套筒焊接在内转动凹槽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地基隔板与水泥盖板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屋顶为三角形结构并且通过螺钉与镂空层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保护框架与太阳能板处在同一个垂直面上并且等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窗架的右半部分嵌在屋顶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架设有弧形滑动板、第一支撑钢板、底部合金板、第二支撑钢板,所述第一支撑钢板为不锈钢构成,长期固定在地下容易遭到腐蚀和生锈,能长时间对建筑的底部碱性固定和减震。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滑动板水平固定在固定柱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钢板与第二支撑钢板垂直焊接在弧形滑动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钢板并列连接于第一支撑钢板的右侧,所述底部合金板垂直焊接在第一支撑钢板与第二支撑钢板的底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在进行使用时,人们将连接承压头固定在地基隔板的中型,在建筑受到震动时,震动力会经过连接承压头层层传输,传输到弹簧盘与中心弹簧柱上,弹簧盘与中心弹簧柱受力收缩,发生弹性形变,弹簧发生收缩,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再层层传导到地下,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损坏,使建筑受到保护,中心橡胶块受到压缩也会发生形变,起到卸力的作用,通过设有的减震阻尼,能在建筑受到地震或者其他巨大的震动时减少建筑受到的伤害,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建筑的地基不容易移动,建筑倒塌的几率降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地基隔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右半部分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减震阻尼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减震阻尼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活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太阳能板保护框架-1、太阳能板-2、通风管-3、屋顶-4、弧形窗架-5、阁楼顶-6、阁楼通风窗-7、阁楼-8、延伸架-9、镂空层-10、居住室-11、地基隔板-12、地基-13、水泥盖板-14、固定柱-15、活动轴承-16、滑动架-17、减震阻尼-18、外套筒-1601、内转动凹槽-1602、滚珠盘-1603、通孔-1604、弧形滑动板-1701、第一支撑钢板-1702、底部合金板-1703、第二支撑钢板-1704、连接承压头-1801、弹簧盘-1802、伸缩孔-1803、外钢板-1804、不锈钢板-1805、中心橡胶块-1806、内钢板-1807、垫板-1808、中心弹簧柱-18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技术方案:一种滚动兼滑动式建筑物抗震系统,其结构包括太阳能板保护框架1、太阳能板2、通风管3、屋顶4、弧形窗架5、阁楼顶6、阁楼通风窗7、阁楼8、延伸架9、镂空层10、居住室11、地基隔板12、地基13、水泥盖板14、固定柱15、活动轴承16、滑动架17、减震阻尼18:

所述太阳能板保护框架1的四个角通过铆钉固定在屋顶4右侧表面,所述太阳能板2胶连接在太阳能板保护框架1表面,所述通风管3垂直焊接在屋顶4的顶部,所述弧形窗架5通过螺钉固定在屋顶4表面的中心,所述延伸架9水平固定在屋顶4的左侧,所述阁楼8垂直焊接在延伸架9的上方,所述阁楼顶6通过水泥层固定在所述阁楼8的上方,所述阁楼通风窗7设有四个小格并且胶连接在阁楼8表面的中心,所述镂空层10镶嵌在屋顶4与延伸架9的下方,所述居住室11水平固定在镂空层10的下方,所述地基隔板12焊接在居住室11的底部,所述地基13水平固定在地基隔板12的下方,所述水泥盖板14通过钢筋固定在地基13的下方,所述居住室11、地基隔板12、地基13、水泥盖板14处在同一个垂直面上并且互相平行,所述固定柱15设有四个并且垂直固定在水泥盖板14下方的四个角,所述活动轴承16环绕连接连接在固定柱15的外表面,所述活动轴承16设有四个,所述滑动架17设有四个并且活动连接在固定柱15的底部,所述减震阻尼18垂直固定在地基隔板12的中心;

所述减震阻尼18设有连接承压头1801、弹簧盘1802、伸缩孔1803、外钢板1804、不锈钢板1805、中心橡胶块1806、内钢板1807、垫板1808、中心弹簧柱1809,所述连接承压头1801与居住室11垂直固定在一起,所述中心弹簧柱1809水平固定在连接承压头1801的下方,所述弹簧盘1802安装在连接承压头1801的下方并且活动连接于中心弹簧柱1809的左右两端,所述外钢板1804焊接在弹簧盘1802的下方,所述不锈钢板1805安装在外钢板1804的下方并且与中心弹簧柱1809焊接在一起,所述中心橡胶块1806胶连接在不锈钢板1805的中间并与中心弹簧柱1809活动连接,所述内钢板1807与外钢板1804互相对称,所述垫板1808安设在内钢板1807的下方,所述活动轴承16设有外套筒1601、内转动凹槽1602、滚珠盘1603、通孔1604,所述通孔1604与固定柱15互相固定,所述滚珠盘1603环绕焊接在通孔1604的外表面,所述内转动凹槽1602紧贴在述滚珠盘1603的外表面,所述外套筒1601焊接在内转动凹槽1602的外表面,所述地基隔板12与水泥盖板14的厚度相等,所述屋顶4为三角形结构并且通过螺钉与镂空层1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太阳能板保护框架1与太阳能板2处在同一个垂直面上并且等厚度,所述弧形窗架5的右半部分嵌在屋顶4的内部,所述滑动架17设有弧形滑动板1701、第一支撑钢板1702、底部合金板1703、第二支撑钢板1704,所述第一支撑钢板1702为不锈钢构成,长期固定在地下容易遭到腐蚀和生锈,能长时间对建筑的底部碱性固定和减震,所述弧形滑动板1701水平固定在固定柱15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钢板1702与第二支撑钢板1704垂直焊接在弧形滑动板1701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钢板1704并列连接于第一支撑钢板1702的右侧,所述底部合金板1703垂直焊接在第一支撑钢板1702与第二支撑钢板的底部。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板1的工作原理: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p区流向n区,电子由n区流向p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

在进行使用时,人们将连接承压头1801固定在地基隔板12的中型,在建筑受到震动时,震动力会经过连接承压头1801层层传输,传输到弹簧盘1802与中心弹簧柱1809上,弹簧盘1802与中心弹簧柱1809受力收缩,发生弹性形变,弹簧发生收缩,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再层层传导到地下,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损坏,使建筑受到保护,中心橡胶块1806受到压缩也会发生形变,起到卸力的作用。

本发明的太阳能板保护框架1、太阳能板2、通风管3、屋顶4、弧形窗架5、阁楼顶6、阁楼通风窗7、阁楼8、延伸架9、镂空层10、居住室11、地基隔板12、地基13、水泥盖板14、固定柱15、活动轴承16、滑动架17、减震阻尼18、外套筒1601、内转动凹槽1602、滚珠盘1603、通孔1604、弧形滑动板1701、第一支撑钢板1702、底部合金板1703、第二支撑钢板1704、连接承压头1801、弹簧盘1802、伸缩孔1803、外钢板1804、不锈钢板1805、中心橡胶块1806、内钢板1807、垫板1808、中心弹簧柱180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只是由简单的减震材料构成,在遇到地震或者其他震动时无法有效的减震,会导致建筑的地基不稳,建筑有倒塌的危险,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在建筑受到地震或者其他巨大的震动时减少建筑受到的伤害,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建筑的地基不容易移动,建筑倒塌的几率降低,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连接承压头1801与居住室11垂直固定在一起,所述中心弹簧柱1809水平固定在连接承压头1801的下方,所述弹簧盘1802安装在连接承压头1801的下方并且活动连接于中心弹簧柱1809的左右两端,所述外钢板1804焊接在弹簧盘1802的下方,所述不锈钢板1805安装在外钢板1804的下方并且与中心弹簧柱1809焊接在一起,所述中心橡胶块1806胶连接在不锈钢板1805的中间并与中心弹簧柱1809活动连接,所述内钢板1807与外钢板1804互相对称,所述垫板1808安设在内钢板1807的下方。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图7,所述滑动架17设有弧形滑动板1701、第一支撑钢板1702、底部合金板1703、第二支撑钢板1704,所述第一支撑钢板1702为不锈钢构成,长期固定在地下容易遭到腐蚀和生锈,能长时间对建筑的底部碱性固定和减震,所述弧形滑动板1701水平固定在固定柱15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钢板1702与第二支撑钢板1704垂直焊接在弧形滑动板1701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钢板1704并列连接于第一支撑钢板1702的右侧,所述底部合金板1703垂直焊接在第一支撑钢板1702与第二支撑钢板的底部。

地震发生时,产生的水平剪应力和竖直剪应力会对房屋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拉扯,使建筑倒塌破碎,增设了滑动架17以后,在建筑受到水平的拉扯力时,固定柱15会沿着弧形滑动板1701左右滑动,并将作用力逐级通过第一支撑钢板1702、第二支撑钢板1704、底部合金板1703传输到地底,减少地震应力对建筑的伤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