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立体车架以及集装箱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459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可调立体车架以及集装箱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立体车架以及集装箱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购买力的提高,公务轿车、私家车的数量日益增加,汽车滚装海运作业以其快捷灵活、价格低廉、安全环保等优势,越来越多地成为众多汽车厂商整车运输的首选方式,滚装运输在整车运输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然而,现有的滚装作业,需要专用的滚装船舶,且装卸工序繁复,需要大量司机,装卸效率低,同时卸下的车辆需要专用的停泊场地,占用港区用地,增加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立体车架以及集装箱车库,旨在提高装卸车辆效率,同时减少车辆运输和停放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立体车架,包括载车平台、左支液压缸、左支连杆、右支连杆以及右支液压缸,其中,

所述左支连杆与右支连杆分别与载车平台底端的两侧铰接,左支连杆和右支连杆的底端分别铰接有第一纵向滑块和第二纵向滑块;

所述左支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左支连杆和第三纵向滑块铰接以驱动左支连杆转动;

所述右支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右支连杆和第四纵向滑块铰接以驱动左支连杆转动;

所述第一纵向滑块、第二纵向滑块、第三纵向滑块和第四纵向滑块分别用于与集装箱上的四个纵向导轨配合以实现滑移。

优选地,所述载车平台的顶端还设有用于对车辆进行限位防止车辆移动的车轮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车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载车平台上的滑轨、与滑轨前端铰接的顶板、与顶板尾端铰接的活动板、位于滑轨上相对于其可滑动的活动滑块、第一连接杆以及安装于滑轨上的连动机构,其中,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滑块和顶板铰接,活动板转动后与连动机构连接触动其工作以将活动滑块固定于滑轨上。

优选地,所述连动机构包括楔形块、顶杆、连接绳以及第二连接杆,其中,

所述顶杆穿设于滑轨的尾端且相对于其可移动,顶杆与滑轨弹性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中部与滑轨铰接,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顶杆和连接绳连接,连接绳还与楔形块连接;

所述滑轨上设有多个榫孔,活动滑块安装有与其弹性连接的销栓,楔形块可在活动滑块上滑动且与其弹性连接,连接绳带动楔形块移动,楔形块与销栓抵接使其移动至榫孔内以将活动滑块固定于滑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纵向滑块、第二纵向滑块、第三纵向滑块和第四纵向滑块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以将其固定于纵向导轨上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纵向滑块、第二纵向滑块、第三纵向滑块和第四纵向滑块与纵向导轨之间还设有滚针。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集装箱车库,包括集装箱本体、横向导轨、纵向导轨以及如上所述的可调立体车架,其中,

集装箱本体的底壁上固定有多条横向导轨,纵向导轨的两端通过横向滑块与两横向导轨滑移连接,可调立体车架的第一纵向滑块、第二纵向滑块、第三纵向滑块和第四纵向滑块分别用于与集装箱上的四个纵向导轨配合以实现滑移,两所述纵向导轨上还安装有驱动机构以驱动纵向导轨相对于横向导轨滑移。

优选地,两所述横向导轨之间架设有中部连接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一纵向导轨上的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调节丝杆,中部连接板上安装有轴承座,调节丝杆穿设于轴承座上且其中部套有螺母,螺母固定于安装有第一纵向滑块和第二纵向滑块的纵向导轨上,以调节纵向导轨之间的相对间距。

优选地,每一集装箱本体内安装有多个可调立体车架。

优选地,所述集装箱本体上还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本发明提出的集装箱车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用于整车集装箱运输,通过现有的集装箱船和集装箱港口装卸工艺,代替传统的车辆滚装运输模式,使整车运输标准化,提高整车运输效率:通过港口露天堆场集装箱层叠存放,省去专用车库,减少整车停放占用空间;

(2)可用于城市车辆泊车,本集装箱车库采用箱侧开门,并通过在其侧面增加相应的地面导轨,可实现车辆任意存取,减少占用公共空间;

(3)本集装箱车库通过立体车架可以调整车架间距、倾斜角度或抬升高度,适用于不同车型,最大化地利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装箱车库中可调立体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集装箱车库中滑块与导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装箱车库中车轮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集装箱车库在40英尺集装箱内的布置形式一;

图6为本发明集装箱车架在40英尺集装箱内的布置形式二;

图7为本发明集装箱车架在20英尺集装箱内的布置形式。

图中,1-横向导轨、2-第一横向滑块、3-第一纵向导轨、4-第三纵向滑块、5-左支液压缸、6-左支连杆、7-第二横向滑块、8-第一纵向滑块、9-第二纵向导轨、10-第三横向滑块、11-第三纵向导轨、12-第四纵向滑块、13-第四横向滑块、14-右支连杆、15-第二纵向滑块、16-第四纵向导轨、17-右支液压缸、18-车轮固定装置、181-销轴、182-滑轨、183-弹簧、184-销轴、185-楔形块、186-活动滑块、187-销栓、188-第一连接杆、189-连接绳、1810-弹簧导轨、1811-销轴、1812-第二连接杆、1813-销轴、1814-顶板、1815-销轴、1816-弹簧、1817-顶杆、1818-销轴、1819-活动板、19-载车平台、20-电机、21-联轴器、22-调节丝杆、23-螺母、24-轴承座、25-中部连接板,41-滚针、42-固定螺栓、43-滚针。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装箱车库。

参照图1至图7,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集装箱车库,包括集装箱本体、横向导轨1、纵向导轨以及可调立体车架,其中,

可调立体车架包括载车平台19、左支液压缸5、左支连杆6、右支连杆14以及右支液压缸17,其中,

左支连杆6与右支连杆14分别与载车平台19底端的两侧铰接,左支连杆6和右支连杆14的底端分别铰接有第一纵向滑块8和第二纵向滑块15;

左支液压缸5的两端分别与左支连杆6和第三纵向滑块4铰接以驱动左支连杆6转动;

右支液压缸17的两端分别与右支连杆14和第四纵向滑块12铰接以驱动左支连杆6转动;

集装箱本体的底壁上固定有两条横向导轨1,纵向导轨的两端通过横向滑块与两横向导轨1滑移连接,可调立体车架的第一纵向滑块8、第二纵向滑块15、第三纵向滑块4和第四纵向滑块12分别用于与集装箱上的四个纵向导轨配合以实现滑移,两纵向导轨上还安装有驱动机构以驱动纵向导轨相对于横向导轨1滑移。

纵向导轨与横向滑块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每一集装箱本体内安装有多个可调立体车架,以放置多辆车辆。

进一步地,载车平台19的顶端还设有用于对车辆进行限位防止车辆移动的车轮固定装置18。具体地,本实施例在此提出一车轮固定装置18的具体结构:其包括固定于载车平台19上的滑轨182、与滑轨182前端铰接的顶板1814、与顶板1814尾端铰接的活动板1819(活动板1819与顶板1814之前设置有扭簧)、位于滑轨182上相对于其可滑动的活动滑块186、第一连接杆188以及安装于滑轨182上的连动机构,其中,第一连接杆188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滑块186和顶板1814铰接,活动板1819转动后与连动机构连接触动其工作以将活动滑块186固定于滑轨182上。

具体地,连动机构包括楔形块185、顶杆1817、连接绳189以及第二连接杆1812,其中,顶杆1817穿设于滑轨182的尾端且相对于其可移动,顶杆1817与滑轨182弹性连接,第二连接杆1812的中部与滑轨182铰接,第二连接杆1812的两端分别与顶杆1817和连接绳189连接,连接绳189还与楔形块185连接;

滑轨182上设有多个榫孔,活动滑块186安装有与其弹性连接的销栓187(销栓187上套有弹簧),楔形块185可在活动滑块186上滑动且与其弹性连接(楔形块185相对于滑轨182的滑移方向与销栓187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连接绳189带动楔形块185移动,楔形块185与销栓抵接使其移动至榫孔内以将活动滑块186固定于滑轨182上。

滑轨182上安装有弹簧导轨1810,弹簧导轨1810上套有弹簧183,弹簧导轨1810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轨182和活动滑块186固定连接。顶杆1817的中部通过直线轴承与滑轨182配合。顶板1814包括倾斜设置的且与滑轨182前端铰接的斜板部、以及水平设置的平板部,该平板部与活动板1819铰接。斜板部和平板部优选一体成型。活动滑块186上优选设置有用于供楔形块185滑移的轨道,以方便楔形块185滑移。楔形块185通过弹簧1851与活动滑块186弹性连接。

本车轮固定装置18其工作过程如下:车辆驶向车轮固定装置18,顶板1814由于后轮碾压向下转动至活动板1819的末端触底,即向下转动的极限位置,活动滑块186左移,弹簧导轨1810上的弹簧183受压;车辆继续行走至越过活动板1819,弹簧183在弹力作用下右移,顶板1814向上转动;此时,活动板1819与后车轮接触,且与顶板1814的夹角变小,扭簧受压,当活动板1819转动至与顶杆1817头部接触时,推动顶杆1817左移,由于杠杆作用,第二连接杆1812下端右移,拉动连接绳189,楔形块185右移,其楔形面与销栓187的头部接触,楔形块185右移的同时,与销栓187抵接将其推入滑轨182的榫孔(方型榫孔)内,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将活动滑块186固定。此时,车辆后退方向已限制。再辅以橡胶固定器固定前轮,捆绑带、紧绳器将车辆前后挂钩与载车平台19捆绑固定。

卸车时,载车平台19连同车辆一起移出箱,并使载车平台19恢复至初始状态,解除绑定与前轮橡胶固定器,驾驶车辆退出载车平台19,车轮与活动板1819分离,活动板1819在扭簧作用下转动回初始位置,并与顶杆1817分离,顶杆1817、楔形块185在其各自所连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初始位置,销栓187退出榫孔,活动滑块186右移,顶板1814回复初始位置,即车轮固定装置18回复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纵向滑块8、第二纵向滑块15、第三纵向滑块4和第四纵向滑块12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42以将其固定于纵向导轨上的安装孔。通过固定螺栓42将第一纵向滑块8、第二纵向滑块15、第三纵向滑块4和第四纵向滑块12固定于对应的纵向导轨上,从而防止在车辆停靠后,车架整体与纵向导轨发生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纵向滑块8、第二纵向滑块15、第三纵向滑块4和第四纵向滑块12与纵向导轨之间还设有滚针41,从而方便相对滑动。横向滑块与横向导轨1之间也设有滚针43。

具体地,两横向导轨1之间架设有中部连接板25,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一纵向导轨上的电机20、以及与电机20输出轴连接的调节丝杆22(电机20输出轴与调节丝杆22之间设置有联轴器21),中部连接板25上安装有轴承座24,调节丝杆22穿设于轴承座24上且其中部套有螺母23,螺母23固定于安装有第一纵向滑块8和第二纵向滑块15的纵向导轨上。每一立体车架设置有两个驱动机构,以调节纵向导轨之间的相对间距(具体指调节第一纵向导轨3与第二纵向导轨9、第三纵向导轨11与第四纵向导轨16的相对间距)。本实施例中,第一纵向导轨3与第四纵向导轨16上安装有电机,两驱动机构共用一中部连接板25。

进一步地,集装箱本体上还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测量信号发射点到测量点间的距离,若此距离变化范围超出预定值,蜂鸣器报警、箱外指示灯示警,从而确保车辆停靠的间距安全。

具体地,载车平台19在纵向截面为“凸”型,且对称,车架水平触地时,方便收纳连杆和液压缸17;两翼为车轮行走区,前端布置一组车轮固定装置18,内侧对称分布有四个铰接支座,用于与左支连杆6、右支连杆14铰接,间隔均布有加强筋,增加平台刚度;中部留孔,以减轻自重。

装车时,当集装箱侧面开门时,此时,可调立体车架需在箱外安装对应的纵向导轨,同时,集装箱外部设置四条导轨与箱内纵向导轨对齐。装车前,将载车平台19停放至箱外,其翼板与地面接触(此为载车平台19的初始状态),由司机将所载车辆开上平台,当后轮越过车轮固定装置18后,车轮固定装置18弹起,以限制车轮后退方向,前轮通过橡胶止退器限制车轮前进方向,由此,车辆的前进、倒退方向已固定;通过捆绑带、紧绳器将车辆前后挂钩与载车平台19捆绑固定;车辆停稳固定后,将载车平台19整体沿纵向导轨推入集装箱内,固定第一纵向导轨与第三纵向导轨,通过调整电机22与液压缸17,使车辆连同载车平台19以不同姿态放置,最后,固定第二纵向导轨与第四纵向导轨。

载车平台19在集装箱内的放置形态具体可分三种:一是车辆水平触底装箱运输,二是车辆水平抬升装箱运输,三是车辆倾斜装箱运输。当箱内空间允许时,优先考虑前者布置,状态一是状态二的特殊情况,状态二时,载车平台19抬升只需越过其他车辆头部即可;当箱内长度已不足时,可考虑第二种装车方式,此时,通过调节左、右两支液压缸的伸长量,再配合四根纵向导轨在横向的调节,可使载车平台19以其任一铰点倾斜一定角度,使车辆装入箱内。

卸车时,解除第一纵向滑块8和第二纵向滑块15的锁定,通过调整电机22与液压缸17,使载车平台19在箱内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其他牵引车辆(叉车)将车架连同轿车一起移出集装箱后,司机驾车驶离。

利用本发明集装箱车架运输或停放车辆时,20号标箱可停放2辆中型家用轿车(正常停放1辆),40号标箱可停放3辆中型轿车(正常停放2辆)。

本发明提出的集装箱车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用于整车集装箱运输,通过现有的集装箱船和集装箱港口装卸工艺,代替传统的车辆滚装运输模式,使整车运输标准化,提高整车运输效率:通过港口露天堆场集装箱层叠存放,省去专用车库,减少整车停放占用空间;

(2)可用于城市车辆泊车,本集装箱车库采用箱侧开门,并通过在其侧面增加相应的地面导轨,可实现车辆任意存取,减少占用公共空间;

(3)本集装箱车库通过立体车架可以调整车架间距、倾斜角度或抬升高度,适用于不同车型,最大化地利用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可调立体车架。

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可调立体车架,包括载车平台19、左支液压缸5、左支连杆6、右支连杆14以及右支液压缸17,其中,

左支连杆6与右支连杆14分别与载车平台19底端的两侧铰接,左支连杆6和右支连杆14的底端分别铰接有第一纵向滑块8和第二纵向滑块15;

左支液压缸5的两端分别与左支连杆6和第三纵向滑块4铰接以驱动左支连杆6移动;

右支液压缸17的两端分别与右支连杆14和第四纵向滑块12铰接以驱动左支连杆6移动;

第一纵向滑块8、第二纵向滑块15、第三纵向滑块4和第四纵向滑块12分别用于与集装箱上的四个纵向导轨配合以实现滑移。

进一步地,载车平台19的顶端还设有用于对车辆进行限位防止其移动的车轮固定装置18。车轮固定装置18包括固定于载车平台19上的滑轨182、与滑轨182前端铰接的顶板1814、与顶板1814尾端铰接的活动板1819、位于滑轨182上相对于其可滑动的活动滑块186、第一连接杆188以及安装于滑轨182上的连动机构,其中,第一连接杆188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滑块186和顶板1814铰接,活动板1819转动后与连动机构连接触动其工作以将活动滑块186固定于滑轨182上。

连动机构包括楔形块185、顶杆1817、连接绳189以及第二连接杆1812,其中,

顶杆1817穿设于滑轨182的尾端且相对于其可移动,顶杆1817与滑轨182弹性连接,第二连接杆1812的中部与滑轨182铰接,第二连接杆1812的两端分别与顶杆1817和连接绳189连接,连接绳189还与楔形块185连接;

滑轨182上设有多个榫孔,活动滑块186安装有与其弹性连接的销栓,楔形块185可在活动滑块186上滑动且与其弹性连接,连接绳189带动楔形块185移动,楔形块185与销栓抵接使其移动至榫孔内以将活动滑块186固定于滑轨182上。

进一步地,第一纵向滑块8、第二纵向滑块15、第三纵向滑块4和第四纵向滑块1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以将其固定于纵向导轨上的安装孔,从而实现了固定第一纵向滑块8、第二纵向滑块15、第三纵向滑块4和第四纵向滑块12。

进一步地,第一纵向滑块8、第二纵向滑块15、第三纵向滑块4和第四纵向滑块12与纵向导轨之间还设有滚针,从而方便相对滑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