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游户外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226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旅游户外帐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涉及一种旅游户外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旅游活动越来越得到重视,帐篷作为户外旅游的必备工具,其使用性能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帐篷在组装时,需要将各个部件进行拼装,并携带各种工具,组装操作极为繁琐;另由于现有的帐篷底部未设置隔离板,在寒冷天气时,地面潮气易渗入到帐篷内,人们在休息以及睡眠的时候容易感冒着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旅游户外帐篷,解决现有的帐篷在组装时,需要将各个部件进行拼装,组装操作繁琐以及现有的帐篷底部未设置隔离板,在寒冷天气时,地面潮气易渗入到帐篷内,人们在休息以及睡眠的时候容易感冒着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旅游户外帐篷,包括连接头、多个支撑杆和隔离板,多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均与所述连接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与所述隔离板连接;还包括设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之间的篷布;所述隔离板呈圆形,所述隔离板上设有环形槽;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环形槽相匹配的圆球,每个所述圆球均嵌设于所述环形槽内,且可绕所述环形槽滑动;所述隔离板包括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之间,所述第二板块和所述第三板块之间均通过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板块包括上盖和下板,所述上盖与所述下板连接,所述下板在靠近所述上盖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容纳槽。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帐篷底部设置隔离板,可加强帐篷与地面的隔离,防止地面水分或湿气渗入到帐篷内;另将支撑杆底部置于隔离板的环形槽内,且第二板块上设置容纳槽,在需要收起帐篷时,无需拆卸每个支撑杆,只需将所有的支撑杆移动到第二板块的位置,并打开上盖,将支撑杆全部放置于容纳槽中,并盖上上盖即可;在使用时,只需将收容于容纳槽内的支撑杆取出,并沿着环形槽展开即可,用户无需另外携带其他收纳及组装工具,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块的长度h1与所述第三板块的长度h2之和与所述第二板块的长度h相等。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折叠后的第一板块和第三板块正好盖合在第二板块上,使帐篷的尺寸更加紧凑。

进一步:所述环形槽的截面为圆弧,所述圆弧的圆心角的范围为200°至250°。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避免圆球滑出环形槽。

进一步:所述隔离板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圆孔,多个所述第一圆孔均分布在所述隔离板的侧壁上,且贯穿至所述环形槽内;每个所述圆球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孔贯通的第二圆孔。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设置于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内的插销将展开的支撑杆进行固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支撑杆左右滑动的现象。

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二圆孔内均设有螺纹。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隔离板与圆球之间可采用螺钉进行连接,使隔离板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每个所述支撑杆均包括上支撑杆、中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所述上支撑杆与所述中支撑杆之间,所述中支撑杆与所述下支撑杆之间均通过转动关节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将支撑杆先经折叠后再放入到容纳槽内,隔离板的尺寸只需满足使用即可,不受支撑杆长度的影响,使帐篷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所述上支撑杆、所述中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由碳纤维杆构成。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碳纤维管具有强度高,寿命长、耐腐蚀,质量轻、低密度等优点。

进一步:每个所述篷布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在支撑杆上的固定扣。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邻的两篷布之间可通过所述固定扣锁紧在支撑杆上。

进一步:其中的一个所述篷布上设有窗口。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便于用户进出以及透气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篷布包括具有高发射率和防水性能的外衬层、用于隔热保温的中间层和防水内衬层。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篷布同时具备隔热保温以及防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旅游户外帐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隔离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转动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旅游户外帐篷包括连接头1、多个支撑杆2和隔离板4,多个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均与所述连接头1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均与所述隔离板4连接;还包括设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杆2之间的篷布3;所述隔离板4呈圆形,所述隔离板4上设有环形槽41;每个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环形槽41相匹配的圆球24,每个所述圆球24均嵌设于所述环形槽41内,且可绕所述环形槽41滑动;所述隔离板4包括第一板块42、第二板块43和第三板块44,所述第一板块42和所述第二板块43之间,所述第二板块43和所述第三板块44之间均通过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板块43包括上盖431和下板432,所述上盖431与所述下板432连接,所述下板432在靠近所述上盖43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容纳槽4321。通过在帐篷底部设置隔离板4,可加强帐篷与地面的隔离,防止地面水分或湿气渗入到帐篷内;另将支撑杆2底部置于隔离板4的环形槽41内,且第二板块43上设置容纳槽4321,在需要收起帐篷时,无需拆卸每个支撑杆2,只需将所有的支撑杆2移动到第二板块43的位置,并打开上盖431,将支撑杆2全部放置于容纳槽4321中,并盖上上盖431即可;在使用时,只需将收容于容纳槽4321内的支撑杆2取出,并沿着环形槽41展开即可,用户无需另外携带其他收纳及组装工具,操作简单方便。

所述第一板块42、所述第二板块43和所述第三板块44均可选为楸木,楸木质地较轻,且硬度较好。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板块42的长度h1与所述第三板块44的长度h2之和与所述第二板块43的长度h3相等。使折叠后的第一板块42和第三板块44正好盖合在第二板块43上,使帐篷的尺寸更加紧凑。

所述第二板块43上设有两根绑带,所述两根绑带设于所述第二板块43的下面板上,在将支撑杆2全部收容于容纳槽4321中后,将第一板块42和第三板块44分别向上折起,并通过两根绑带系紧,便于用户携带。

如图2所示,所述环形槽41的截面为圆弧,所述圆弧的圆心角的范围为200°至250°。可避免圆球24滑出环形槽41。

如图2所示,所述隔离板4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圆孔45,多个所述第一圆孔45均分布在所述隔离板4的侧壁上,且贯穿至所述环形槽41内;每个所述圆球24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孔45贯通的第二圆孔241。可通过设置于第一圆孔45和第二圆孔241内的插销将展开的支撑杆2进行固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支撑杆2左右滑动的现象。每个所述第二圆孔241内均设有螺纹。隔离板4与圆球24之间可采用螺钉进行连接,使隔离板4与支撑杆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如图1所示,每个所述支撑杆2均包括上支撑杆21、中支撑杆22和下支撑杆23,每个所述支撑杆2的所述上支撑杆21与所述中支撑杆22之间,所述中支撑杆22与所述下支撑杆23之间均通过转动关节连接。可将支撑杆2先经折叠后再放入到容纳槽4321内,隔离板4的尺寸只需满足使用即可,不受支撑杆2长度的影响,使帐篷的结构更加紧凑。如图3所示,所述转动关节包括固座51和转座52,所述上支撑杆21与所述中支撑杆22连接时,所述转座52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21上,所述固座51连接于所述中支撑杆22上,所述转座52和所述固座5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座52和所述固座51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上支撑杆21和中支撑杆22之间最大展开角度的限转结构53;同理的,所述下支撑杆23与所述中支撑杆22连接时,所述转座52连接于所述中支撑杆22上,所述固座51连接于所述下支撑杆23上。

所述上支撑杆21、所述中支撑杆22和所述下支撑杆23由碳纤维杆构成。碳纤维管具有强度高,寿命长、耐腐蚀,质量轻、低密度等优点。

如图3所示,每个所述篷布3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在支撑杆2上的固定扣31。相邻的两篷布3之间可通过所述固定扣31锁紧在支撑杆2上。其中的一个所述篷布3上设有窗口。具有便于用户进出以及透气的功能。所述篷布3包括具有高发射率和防水性能的外衬层、用于隔热保温的中间层和防水内衬层。使篷布3同时具备隔热保温以及防水的功能。所述篷布3上还设有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铺设于所述外衬层的表面上。

所述一种旅游户外帐篷还包括照明灯接口和照明灯,所述照明灯接口与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照明灯接口设于所述帐篷的顶部,所述照明灯置于所述容纳槽4321内。夜晚时,用户可将照明灯安装在照明灯接口上,起到照明的作用,无需另外打开或是携带照明工具。所述一种旅游户外帐篷还包括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置于所述容纳槽4321内,当用户出门较晚,太阳能电池板的电量较小时,可使用备用电源为照明灯进行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