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心玻璃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6541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空心玻璃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用砖,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空心玻璃砖。



背景技术:

空心玻璃砖是用两个半砖扣合形成,如图1和图2所示,半砖1和半砖2粘合,形成封闭内腔14。这种空心玻璃砖可采用使玻璃熔融的工艺,使两个半砖粘合,但是控制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目前,为了满足美化墙体等装饰的目的,部分空心玻璃砖可直接用工程胶粘合两个半砖,基本能满足施工需要。如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篇名为一种空心玻璃砖及其制备工艺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是CN103850384A,其包括上玻璃块和下玻璃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璃块和下玻璃块均呈空心体,且在正中间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用来安插杆件,所述下玻璃板前后板呈弧形状,且相对的上玻璃板也呈弧形状,所述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通过强力粘结剂相结合形成空心玻璃砖,本发明的空心玻璃砖及其制备工艺在使用时的有益效果是:在空心玻璃砖上打有一个通孔,可以用杆件进行连接,从而空心玻璃砖进行叠加的装饰品更加的牢固;在加工空心玻璃砖时效率高,工作量小,成本低;玻璃砖的表面更加的靓丽闪烁。但是由于两个半砖之间粘合面积小,仍存在不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空心玻璃砖,解决了半砖之间用工程胶粘合不牢固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空心玻璃砖,包括两个半砖,两个半砖之间设置粘合的胶层,两个半砖形成封闭内腔,两个半砖的表面上铺置反光层,封闭内腔中还包括一个连接体,该连接体粘合在两个半砖的内表面上,所述半砖的粘合面上设有卡槽和卡舌,两个半砖之间的卡槽和卡舌一一对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还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连接体是一个板体,该板体横跨两个半砖的接缝、粘合在该接缝的两侧。

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连接体由两个板体组成,两个板体之间设置弹性部件,使两个板体挤压在半砖的内表面上,两个板体均与两个半砖粘连。

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两个板体之间还设置导向结构,使两个板体沿同一自由度往复移动。

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弹性部件是一对布置在两个板体之间的螺旋弹簧。

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套筒和内轴,套筒的底部固定在一个板体的内侧面上,内轴的一端固定在另一个板体的内侧面上,内轴的另一端嵌装在套筒中。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在封闭内腔中放置一个连接体,该连接体同时粘合在两个半砖的内表面上,形成辅助连接,使两个半砖具有更好的牢固性,而且连接体位于封闭内腔中,避免影响中空玻璃砖的外观,连接体优选一个板体,这样可以提供更充分的接触面积,另外如果设置两个板体则会具有更大的基础面积,但是这样需要在两个板体之间安装一个弹性部件,才能将两个板体挤压抵靠在半砖的内表面上,使板体更加紧固的粘合在两个半砖的内表面上,在半砖的粘合面上设置匹配的卡槽和卡舌,这样两个半砖利用卡槽和卡舌实现精准定位,而且卡扣在一起的卡舌和卡槽,具有防止两个半砖的粘合面错位的作用,提高了两个半砖粘合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在弹性部件作用下,两个板体相对稳定性差,不易安装在半砖内腔中,特别是两个半砖相对扣合的过程,容易导致两个板体侧滑失衡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两个板体之间安装一个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包括套筒和内轴,内轴在套筒内定向滑动,两个板体分别固定在内轴和套筒上,这样就实现了两个板体的定向稳定滑动,使两个板体具有良好的相对稳定性,利于将两个板体卡扣在封闭内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半砖立体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两个半砖粘合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是沿图3中A-A向截面图。

图5是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截面图。

图7半砖的粘合面进一步改进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半砖,101粘合面,102腔室,2半砖,3板体,4胶层,5板体,6胶层,7螺旋弹簧,8内轴,9套筒,10卡槽,11卡舌,12卡舌,13卡槽,14封闭内腔,15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中空玻璃砖包括半砖1和半砖2,如半砖1包括粘合面101和腔室102,两个半砖的粘合面连接在一起,使两个半砖组合成一体结构,并形成封闭内腔14。

为了使中空玻璃砖具有良好的反光性能,如图3,在半砖的外表面上铺置一层反光层15,反光层15可以铺置在半砖的一个侧面上,也可以铺置多个侧面上,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加工。

为了使两个半砖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结构,在封闭内腔14内布置一个连接体,该连接体同时粘合在两个半砖的内表面上,起到稳固的作用。如图3和图4,是连接体的一个实施例,该连接体选用一块板体3,板体3的粘合面上铺置胶层4,使板体3和两个半砖的内表面粘合。

这里,因为板体3应置于封闭内腔14内,所以在扣合两个半砖时,应预先将板体3搭置在两个半砖的腔室内,再逐渐扣合两个半砖。为了获得坚固的粘合效果,板体3上预制的胶层应当是粘稠的,这样才能保证扣合半砖后,在板体自身重力作用下,胶层能和板体3和半砖的内表面充分接触,在此基础上,静置一段时间后,粘稠的胶体会形成硬质的胶层4,使板体和半砖的内表面牢固且坚硬的粘和在一起。

为了实现两个半砖精准扣合,在半砖的粘合面上设置卡舌和卡槽,如图7,半砖1的粘合面上包括卡舌12和卡槽10,半砖2的粘合面上包括卡舌11和卡槽13,卡舌12和卡槽13匹配,卡槽10和卡舌11匹配,实现两个半砖精准匹配。除此之外,还起到提高两个半砖组合稳固性的作用。

考虑板体3在自身重力下,与半砖内表面的充分接触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板体具备较大的重量,即使如此,单个板体的粘合效果仍不够理想,为此,如图5,设置两个板体,分别是板体3和板体5,两个板体之间安装弹性部件,本实施例中选用两个螺旋弹簧7,螺旋弹簧7使两个板体之间形成弹性连接,两个板体和半砖的内表面的接触面上分别铺置胶层4和胶层6,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板体3和板体5紧紧的挤压在半砖的内表面上,使胶层和板体、半砖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充分的接触,具备良好稳固的粘合效果。

如两个板体之间形成单一的弹性连接,则会使板体之间缺乏稳定性,在扣合半砖的过程中,容易导致两个板体相对走位失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两个板体之间设置导向结构,如图6,该导向结构包括内轴8和套筒9,内轴8伸入套筒9内,板体3固定在套筒9上,板体5固定在内轴8上,这样通过内轴8在套筒9内的定向滑动,实现两个板体相对定向稳定滑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