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瓷玻化琉璃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1214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瓷玻化琉璃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全瓷玻化琉璃瓦。



背景技术:

普通瓦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生产线设备可选用全自动生产线设备生产,也可选用部分机械设备和手工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全自动生产线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所需人工较少,采用部分机械设备和手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琉璃瓦的普通瓦件筒瓦、板瓦采用挤制成型,挤坯机是在搅泥机的出泥口加装一个与坯体尺寸相同的机头,待坯挤出后,用钢丝切成瓦坯,放支架上晾干、修坯、干燥后烧成。

而现有的琉璃瓦存在以下问题:1、无钉子孔、无挂勾、无双向契合结构,防水性差、渗透性强,不能很好地防止漏水;2、瓦面粗糙,色彩暗淡、单一,易褪色,釉面易脱落;3、适应范围比较狭窄,不能完全适用于任何结构和坡度屋面;4、坯釉结合较差、破坏性大,热稳定性以及抗冻性能差,使用3-5年后易龟裂、出现裂纹、易破碎;5、施工方式单一、程序复杂,不易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瓷玻化琉璃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瓷玻化琉璃瓦,包括瓦体,所述瓦体包括瓦脊和水道,所述瓦脊和水道连接,所述瓦脊背面设置有若干支点,所述水道背面设置有背脊。

进一步的,所述瓦体的横截面呈S型或W型。

进一步的,所述瓦体的其中一个角部设置有第一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瓦体的另一个角部设置有与第一缺口呈对角分布的第二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瓦体正面的一侧设有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

进一步的,所述瓦脊和水道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瓦体上设置有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瓦体的外表面涂覆有釉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设计更合理,由于设置了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定位孔等,能够起着易于定位、方便连接的作用,实用性强,完全防水,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产品经1200度以上的高温烧成,完全瓷化,热稳定性及抗冻性非常强,釉面永不退色、永不脱落,产品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全瓷玻化琉璃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全瓷玻化琉璃瓦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全瓷玻化琉璃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全瓷玻化琉璃瓦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瓦体;2、瓦脊;3、水道;4、第一贴合面;5、第二贴合面;11、第一缺口;12、第二缺口;13、定位孔;14、缺口;21、支点;31、背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全瓷玻化琉璃瓦,包括瓦体1,所述瓦体1包括瓦脊2和水道3,所述瓦脊2和水道3连接,所述瓦脊2背面设置有若干支点21,所述水道3背面设置有背脊31。

其中,所述瓦体1的横截面呈S型或W型;所述瓦体1的其中一个角部设置有第一缺口11,所述瓦体1的另一个角部设置有与第一缺口11呈对角分布的第二缺口12;所述瓦脊2和水道3一体成型;所述瓦体1上设置有定位孔13;所述瓦体1的外表面涂覆有釉面。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全瓷玻化琉璃瓦,包括瓦体1,所述瓦体1包括瓦脊2和水道3,所述瓦脊2和水道3连接,所述瓦脊2背面设置有若干支点21,所述水道3背面设置有背脊31。

其中,所述瓦体1的横截面呈S型或W型;所述瓦体1的其中一个角部设置有第一缺口11;所述瓦体1正面的一侧设有第一贴合面4和第二贴合面5;第一贴合面4和第二贴合面5与瓦体1的角部相配合,同样形成一个缺口14,这个缺口14与第一缺口11呈对角设置,所述瓦脊2和水道3一体成型;所述瓦体1上设置有定位孔13;所述瓦体1的外表面涂覆有釉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