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遮阳避雨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474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遮阳避雨棚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遮阳避雨棚。



背景技术:

目前,衢州城郊集市街边摊位多,且摊位雨棚普遍采用镀锌管支撑,四周用遮雨布围合,大小各异、形状怪异显得杂乱无章,导致街道较为脏乱。

通过初步的调研,发现目前的摊位雨棚在功能等各方面参差不齐,大多缺乏实际的需求支撑,在保证价廉、结构简单又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际效果的,适用于街边摊位的活动棚的品种为数不多,同时,普遍存在搭建、折叠收起都比较困难等问题。

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研发出一种便于展开、折叠收起的遮阳避雨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遮阳避雨棚,本便携式遮阳避雨棚具有便于展开、折叠收起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便携式遮阳避雨棚,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包括支架一、支架二、支架三和支架四,所述的支架一包括竖杆一和横杆一,横杆一的一端铰接在竖杆一的一端,支架二包括竖杆二和横杆二,横杆二的一端铰接在竖杆二上,支架三包括竖杆三和横杆三,横杆三的一端铰接在竖杆三上,支架四包括竖杆四和横杆四,横杆四的一端铰接在竖杆四上,所述的竖杆一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竖杆三上,竖杆二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二,连接杆二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竖杆四上;所述的横杆一和横杆二之间设置有转动块一,横杆三和横杆四之间设置有转动块二;所述的连接杆一上铰接有支撑杆一,连杆二上铰接有支撑杆二,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设置有转动块三,所述的转动块三上还设置有支撑杆三,所述的支撑杆三的另一端设置在转动块一上,所述的转动块三上设置有支撑杆四,所述的支撑杆四的另一端设置在转动块二上,所述的转动块三下表面固定有一拉绳。

用户站在遮阳避雨棚内,拉动拉绳带动转动块三往下运动,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铰接设置,能够拖动竖杆一和竖杆二相对靠拢,拖动竖杆三和竖杆四相对靠拢;支撑杆三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转动块一和转动块三上,支撑杆四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转动块二和转动块三上,支撑杆三和支撑杆四能够随着转动块三向下倾斜,从而能够使横杆一与横杆发生折叠靠拢,横杆三与横杆四发生折叠靠拢,从而便捷的实现将遮阳避雨棚折叠收起;其中,连接杆一螺纹连接在竖杆一和竖杆三之间,连接杆二螺纹连接在竖杆二和竖杆四之间,从而便于拆卸、折叠。

用户拖动竖杆一和竖杆二相对远离、竖杆三和竖杆四相对远离,从而能够使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支撑杆三和支撑杆四处于水平状态,使横杆一和横杆展开,横杆三和横杆四展开,则就能够实现遮阳避雨棚的完全展开。

在上述便携式遮阳避雨棚中,所述的转动块一包括本体一和转动设置在本体一上的转轴一、转轴二和转轴三,所述的横杆一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一上,横杆二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二上,支撑杆三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三上;所述的转动块二包括本体二和转动设置在本体二上的转轴四、转轴五和转轴六,所述的横杆三的一端固定在转轴四上,横杆四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五上,支撑杆四的一端固定在转轴六上。从而能够实现横杆一、横杆二、支撑杆三相对转动块一转动,横杆三、横杆四、支撑杆四相对转动块二转动,实现横杆一和横杆二的折叠、展开,横杆三和横杆四的折叠、展开。

在上述便携式遮阳避雨棚中,所述的转动块三包括本体三和转动设置在本体三上的转轴七、转轴八、转轴九和转轴十,所述的支撑杆一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七上,支撑杆二的一端固定在转轴八上,支撑杆三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九上,支撑杆四的一端固定在转轴十上。从而能够实现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支撑杆三和支撑杆四相对转动块三转动。

在上述便携式遮阳避雨棚中,所述的竖杆一下表面开设有滑槽一,滑槽一内滑动设置有滑杆一,所述的竖杆一的下端水平开设有与滑槽一相通的螺纹孔一,所述的螺纹孔一内螺纹连接有螺栓一;所述的竖杆二下表面开设有滑槽二,滑槽二内滑动设置有滑杆二,所述的竖杆二的下端水平开设有与滑槽二相通的螺纹孔二,所述的螺纹孔二内螺纹连接有螺栓二;所述的竖杆三下表面开设有滑槽三,滑槽三内滑动设置有滑杆三,所述的竖杆三的下端水平开设有与滑槽三相通的螺纹孔三,所述的螺纹孔三内螺纹连接有螺栓三;所述的竖杆四下表面开设有滑槽四,滑槽四内滑动设置有滑杆四,所述的竖杆四的下端水平开设有与滑槽四相通的螺纹孔四,所述的螺纹孔四内螺纹连接有螺栓四。根据实际的外接条件,调节滑杆一在竖杆一中滑槽一内的位置,并用螺栓一将滑杆一抵靠在竖杆一上进行定位;调节滑杆二在竖杆二中滑槽二内的位置,并用螺栓二将滑杆二抵靠在竖杆二上进行定位;调节滑杆三在竖杆三中滑槽三内的位置,并用螺栓三将滑杆三抵靠在竖杆三上进行定位;调节滑杆四在竖杆四中滑槽四内的位置,并用螺栓四将滑杆四抵靠在竖杆四上进行定位,实现对遮阳避雨棚高度的调整。

在上述便携式遮阳避雨棚中,所述的篷布呈矩形,篷布的中心固定有定位绳一,且连接块三的上表面固定有用于绑定位绳一的定位环一,且篷布的四个角均固定有定位绳二,所述的竖杆一、竖杆二、竖杆三和竖杆四上均固定有用于绑定位绳二的定位环二。篷布通过将定位绳一绑在定位环一上,通过将若干定位绳二绑在对应定位环二上,从而实现将篷布固定在架体上,此外,通过定位环一能够起到将篷布从中间顶起的作用,从而能够表面雨水积累在遮阳避雨棚顶部。

在上述便携式遮阳避雨棚中,所述的滑杆一、滑杆二、滑杆三和滑杆四的下表面均固定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穿设螺钉的定位孔。通过滑杆一、滑杆二、滑杆三和滑杆四下表面的定位板能够扩大与地面的支撑面积,通过螺钉穿过定位孔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提高遮阳避雨棚的稳定性。

在上述便携式遮阳避雨棚中,所述的螺栓一、螺栓二、螺栓三和螺栓四的头部均固定有手拧把手。通过手拧把手能够更加省力的将螺栓一、螺栓二、螺栓三和螺栓四拧紧定位。

在上述便携式遮阳避雨棚中,所述的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横截面均呈圆形。

在上述便携式遮阳避雨棚中,所述的篷布为防水牛津布。防水牛津布为市场能够买到的现有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拉绳带动转动块三往下运动,能够拖动竖杆一和竖杆二相对靠拢、竖杆三和竖杆四相对靠拢,且支撑杆三和支撑杆四能够随着转动块三向下倾斜,从而能够使横杆一和横杆发生折叠靠拢,横杆三和横杆四发生折叠靠拢,且连接杆一螺纹连接在竖杆一和竖杆三之间,连接杆二螺纹连接在竖杆二和竖杆四之间,从而便捷的实现将遮阳避雨棚折叠收起。

2、本实用新型通过拖动竖杆一和竖杆二相对远离、竖杆三和竖杆四相对远离,从而能够使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支撑杆三和支撑杆四处于水平状态,使横杆一和横杆展开,横杆三和横杆四展开,则就能够实现遮阳避雨棚的完全展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架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架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块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块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块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篷布;2、支架一;2a、竖杆一;2b、横杆一;3、支架二;3a、竖杆二;3b、横杆二;4、支架三;4a、竖杆三;4b、横杆三;5、支架四;5a、竖杆四;5b、横杆四;6、连接杆一;7、连杆二;8、拉绳;9、转动块一;9a、本体一;9b、转轴一;9c、转轴二;9d、转轴三;10、转动块二;10a、本体二;10b、转轴四;10c、转轴五;10d、转轴六;11、转动块三;11a、本体三;11b、转轴七;11c、、转轴八;11d、转轴九;11e、转轴十;12、滑杆一;13、滑杆二;14、滑杆三;15、滑杆四;16、定位环一;17、定位环二;18、定位板;19、手拧把手;20、支撑杆一;21、支撑杆二;22、支撑杆三;23、支撑杆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遮阳避雨棚,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篷布1,篷布1为防水牛津布,防水牛津布为市场能够买到的现有产品。架体包括支架一2、支架二3、支架三4和支架四5,支架一2包括竖杆一2a和横杆一2b,横杆一2b的一端铰接在竖杆一2a的一端,支架二3包括竖杆二3a和横杆二3b,横杆二3b的一端铰接在竖杆二3a上,支架三4包括竖杆三4a和横杆三4b,横杆三4b的一端铰接在竖杆三4a上,支架四5包括竖杆四5a和横杆四5b,横杆四5b的一端铰接在竖杆四5a上,竖杆一2a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一6,连接杆一6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竖杆三4a上,竖杆二3a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二,连接杆二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竖杆四5a上,连接杆一6和连接杆二的横截面呈圆形。

如图2和图3所示,竖杆一2a下表面开设有滑槽一,滑槽一内滑动设置有滑杆一12,竖杆一2a的下端水平开设有与滑槽一相通的螺纹孔一,螺纹孔一内螺纹连接有螺栓一;竖杆二3a下表面开设有滑槽二,滑槽二内滑动设置有滑杆二13,竖杆二3a的下端水平开设有与滑槽二相通的螺纹孔二,螺纹孔二内螺纹连接有螺栓二;竖杆三4a下表面开设有滑槽三,滑槽三内滑动设置有滑杆三14,竖杆三4a的下端水平开设有与滑槽三相通的螺纹孔三,螺纹孔三内螺纹连接有螺栓三;竖杆四5a下表面开设有滑槽四,滑槽四内滑动设置有滑杆四15,竖杆四5a的下端水平开设有与滑槽四相通的螺纹孔四,螺纹孔四内螺纹连接有螺栓四。根据实际的外接条件,调节滑杆一12在竖杆一2a中滑槽一内的位置,并用螺栓一将滑杆一12抵靠在竖杆一2a上进行定位;调节滑杆二13在竖杆二3a中滑槽二内的位置,并用螺栓二将滑杆二13抵靠在竖杆二3a上进行定位;调节滑杆三14在竖杆三4a中滑槽三内的位置,并用螺栓三将滑杆三14抵靠在竖杆三4a上进行定位;调节滑杆四15在竖杆四5a中滑槽四内的位置,并用螺栓四将滑杆四15抵靠在竖杆四5a上进行定位,实现对遮阳避雨棚高度的调整。

此外,螺栓一、螺栓二、螺栓三和螺栓四的头部均固定有手拧把手19,通过手拧把手19能够更加省力的将螺栓一、螺栓二、螺栓三和螺栓四拧紧定位。滑杆一12、滑杆二13、滑杆三14和滑杆四15的下表面均固定有定位板18,定位板18上开设有若干用于穿设螺钉的定位孔。通过滑杆一12、滑杆二13、滑杆三14和滑杆四15下表面的定位板18能够扩大与地面的支撑面积,且通过螺钉穿过定位孔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提高遮阳避雨棚的稳定性。

如图4和图5所示,横杆一2b和横杆二3b之间设置有转动块一9,转动块一9包括本体一9a和转动设置在本体一9a上的转轴一9b、转轴二9c和转轴三9d,横杆一2b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一9b上,横杆二3b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二9c上,支撑杆三22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三9d上;横杆三4b和横杆四5b之间设置有转动块二10,转动块二10包括本体二10a和转动设置在本体二10a上的转轴四10b、转轴五10c和转轴六10d,横杆三4b的一端固定在转轴四10b上,横杆四5b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五10c上,支撑杆四23的一端固定在转轴六10d上。从而能够实现横杆一2b、横杆二3b、支撑杆三22相对转动块一9转动,横杆三4b、横杆四5b、支撑杆四23相对转动块二10转动,实现横杆一2b和横杆二3b的折叠、展开,横杆三4b和横杆四5b的折叠、展开。

如图6所示,连接杆一6上铰接有支撑杆一20,连杆二7上铰接有支撑杆二21,支撑杆一20和支撑杆二21之间设置有转动块三11,转动块三11上还设置有支撑杆三22,支撑杆三22的另一端设置在转动块一9上,转动块三11上设置有支撑杆四23,支撑杆四23的另一端设置在转动块二10上,转动块三11下表面固定有一拉绳8。转动块三11包括本体三11a和转动设置在本体三11a上的转轴七11b、转轴八11c、转轴九11d和转轴十11e,支撑杆一20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七11b上,支撑杆二21的一端固定在转轴八11c上,支撑杆三22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九11d上,支撑杆四23的一端固定在转轴十11e上。从而能够实现支撑杆一20、支撑杆二21、支撑杆三22和支撑杆四23相对转动块三11转动。

篷布1呈矩形,篷布1的中心固定有定位绳一,且连接块三的上表面固定有用于绑定位绳一的定位环一16,且篷布1的四个角均固定有定位绳二,竖杆一2a、竖杆二3a、竖杆三4a和竖杆四5a上均固定有用于绑定位绳二的定位环二17。篷布1通过将定位绳一绑在定位环一16上,通过将若干定位绳二绑在对应定位环二17上,从而实现将篷布1固定在架体上,此外,通过定位环一16能够起到将篷布1从中间顶起的作用,从而能够表面雨水积累在遮阳避雨棚顶部。

用户站在遮阳避雨棚内,拉动拉绳8带动转动块三11往下运动,支撑杆一20和支撑杆二21的铰接设置,能够拖动竖杆一2a和竖杆二3a相对靠拢,竖杆三4a和竖杆四5a相对靠拢;支撑杆三22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转动块一9和转动块三11上,支撑杆四23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转动块二10和转动块三11上,支撑杆三22和支撑杆四23能够随着转动块三11向下倾斜,从而能够使横杆一2b和横杆发生折叠靠拢,横杆三4b和横杆四5b发生折叠靠拢,从而便捷的实现将遮阳避雨棚折叠收起;其中,连接杆一6螺纹连接在竖杆一2a和竖杆三4a之间,连接杆二螺纹连接在竖杆二3a和竖杆四5a之间,从而便于拆卸、折叠。

用户拖动竖杆一2a和竖杆二3a相对远离、竖杆三4a和竖杆四5a相对远离,从而能够使支撑杆一20、支撑杆二21、支撑杆三22和支撑杆四23处于水平状态,使横杆一2b和横杆展开,横杆三4b和横杆四5b展开,则就能够实现遮阳避雨棚的完全展开。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篷布;2、支架一;2a、竖杆一;2b、横杆一;3、支架二;3a、竖杆二;3b、横杆二;4、支架三;4a、竖杆三;4b、横杆三;5、支架四;5a、竖杆四;5b、横杆四;6、连接杆一;7、连杆二;8、拉绳;9、转动块一;9a、本体一;9b、转轴一;9c、转轴二;9d、转轴三;10、转动块二;10a、本体二;10b、转轴四;10c、转轴五;10d、转轴六;11、转动块三;11a、本体三;11b、转轴七;11c、、转轴八;11d、转轴九;11e、转轴十;12、滑杆一;13、滑杆二;14、滑杆三;15、滑杆四;16、定位环一;17、定位环二;18、定位板;19、手拧把手;20、支撑杆一;21、支撑杆二;22、支撑杆三;23、支撑杆四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