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通风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122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通风排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屋面通风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屋面通风装置在各大行业中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运行成本较低,通风除尘效果好等特点,其在节能环保产品中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但由于大部分南方厂房,夏季雨水量充沛,甚至达到特大暴雨的程度,仍会有少量的雨水飘到阀板的上部,滴落到车间内,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雨雪滴落到车间内的屋面通风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屋面通风排水装置,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通风排水装置包括上部防雨板、上支撑管、中部防雨板、下支撑管、支撑板、支架、平移阀板、护板、阀板引水槽及电动推杆,所述上支撑管的上方均匀排列着若干个上部防雨板,所述下支撑管的上方均匀排列着若干个中部防雨板,所述上部防雨板与中部防雨板错落分布,所述下支撑管的下方固定设置着支架,所述支架、下支撑管及上支撑管之间通过纵向设置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均匀的设置在中部防雨板之间,所述中部防雨板正下方的支架下端部位固定设置着平移阀板,所述平移阀板的数量与中部防雨板的数量相等,而位于外围的平移阀板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能够推动平移阀板沿支架左右移动,所述平移阀板的外围末端与阀板引水槽连接,所述整个通风排水装置的外围固定安装着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阀板的截面整体为V型结构,底部角度为111°,两端为凸起的等边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阀板引水槽的截面整体为凸起结构,所述阀板引水槽的一端为引水槽,另一端为安装槽,所述引水槽中冲有引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部防雨板、中部防雨板及平移阀板,为车间提供了三重保护,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滴落在车间内部,同时采用的阀板引水槽,能够将滴落在平移阀板上的雨水,利用引流孔顺利的从屋面排出,进一步的防止雨雪滴落车间内,将防雨、防雪又上了一道保险;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平移阀板采用电动推杆进行平行活动,传动稳定性较好、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强,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阀板引水槽,能够将平移阀板的雨水,顺利的排出屋面之外,避免雨水滴落车间内,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平移阀板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阀板引水槽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屋面通风排水装置,通风排水装置包括上部防雨板1、上支撑管2、中部防雨板3、下支撑管4、支撑板5、支架6、平移阀板7、护板8、阀板引水槽9及电动推杆10,上支撑管2的上方均匀排列着若干个上部防雨板1,下支撑管4的上方均匀排列着若干个中部防雨板3,上部防雨板1与中部防雨板3错落分布,下支撑管4的下方固定设置着支架6,支架6、下支撑管4及上支撑管2之间通过纵向设置的支撑板5固定连接,支撑板5均匀的设置在中部防雨板3之间,中部防雨板3正下方的支架6下端部位固定设置着平移阀板7,平移阀板7的数量与中部防雨板3的数量相等,而位于外围的平移阀板7与电动推杆10固定连接,电动推杆10能够推动平移阀板7沿支架6左右移动,平移阀板7的外围末端与阀板引水槽9连接,整个通风排水装置的外围固定安装着护板8;平移阀板7的截面整体为V型结构,底部角度为111°,两端为凸起的等边梯形结构;阀板引水槽9的截面整体为凸起结构,阀板引水槽9的一端为引水槽91,另一端为安装槽92,引水槽91中冲有引流孔9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少量的雨水或雪透过上部防雨板1、中部防雨板3落到平移阀板7上时,由于平移阀板7的倾斜,平移阀板7上的水滴将会滴落在阀板引水槽91中,并通过引流孔93排出,防止雨水滴落车间内,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