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126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保温材料,属于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



背景技术:

我国正处于建筑鼎盛期,每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高达20-3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面积的总和。而80%以上的建筑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以上,居各类能耗之首。因此,建筑节能成为世界节能浪潮的主流之一,建筑节能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筑节能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筑物的墙体保温。保温装饰复合板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保温装饰材料,由于其具有装饰效果好、保温性能好、施工简单快捷等特点,在市场上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而且与之相关的行业标准也相继出台,包括产品标准JG/T 287-2013和JGJ/T 350-2015等。现有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结构一般为保温层和面板组成的两层结构或者由底板、保温层和面板组成的三层结构,该现有保温装饰复合板的两层或者三层均是采用胶黏剂的方式粘接在一起,且安装时均采用以粘贴为主、以锚固为辅的安装方式将其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即采用粘结砂浆将保温装饰复合板粘贴在墙面上,然后再采用锚固件辅助固定该保温装饰复合板。现有技术中,锚固部位一般也有两种,一种是将锚固件直接插到保温层内,另一种是在面板的侧面开设安装槽,然后将锚固件插入安装槽内。将锚固件直接插入保温层的锚固方式,因保温层强度低、很容易出现锚固件松脱,起不到锚固的作用;而在面板上开槽的锚固方式,虽然因面板强度的提高而提高了锚固力,但是一方面该锚固力仍然有限、且用于锚固的槽容易断裂,另一方面在面板与保温层及底板之间仍然是采用粘结剂进行粘接,还是容易出现底板或面板脱落。因此,现有保温装饰复合板的结构及其安装方式存在固定力小,面板、保温层和底板容易分离、脱落,尤其是在发生火灾时、台风或其他极端破坏情况时,存在保温装饰板和/或面板、底板容易从墙面脱落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使得保温装饰复合板的面板和底板连接安全、可靠,并同时使得保温装饰复合板与墙体的连接安全、可靠,解决现有技术的安全隐患问题。

具体来说,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包括面板、底板和固定于所述面板和底板之间的保温层,还包括横截面呈“工”字型的工型连接件;所述工型连接件包括面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以及所述面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围成的厚度调节腔、锚固件容纳腔和定距腔;所述工型连接件间隔平行设置于所述面板和底板之间的保温层中,所述面板与所述面板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板固定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通过工型连接件将面板和底板连接成一体,使得保温装饰复合板各层之间连接更牢固、层与层之间不易分开,避免造成因分层而脱落造成安全事故;又通过锚固件将工型连接件固定在墙体上,由于工型连接件与面板、底板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因此,只要锚固件将工型连接件牢牢地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就可以确保面板、底板被固定在基层墙体上。本申请该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安装,彻底改变了现有技术以粘贴为主、以锚固为辅的安装方式,成为以锚固为主、粘贴为辅的安装方式,从而确保保温装饰复合板不会从墙面上掉落,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另外,因工型连接件为内部具有腔体的结构,大大减轻了保温装饰复合板的重量,可用于高层建筑,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面板与所述面板连接板之间、所述底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板之间,通过机械锚接和粘结的方式固定连接。通过机械锚固和粘结双重固定方式,使得工型连接件与面板和底板连接更牢固。

进一步,所述的机械锚接为铆钉的铆接或螺钉的螺接,所述粘结为粘结剂或粘结砂浆的粘结。采用铆钉、螺钉和粘结剂粘接,容易实现、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面板与所述面板连接板之间、所述底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隔热断桥垫片。一般为了提高工型连接件的强度,工型连接件均为金属材料制成,但是金属材料为热的良导体,则导致底板和面板之间形成热桥,降低了保温效果,而设置隔热断桥垫片则可切断该热桥,从而保证保温效果。

进一步,所述面板和底板与所述保温层之间采用粘接剂粘接在一起。使得保温层不但夹持在面板和底板之间,还通粘接剂进一步与面板和底板粘接在一起,提高保温装饰复合板的整体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又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工型连接件的所述面板连接板和底板连接板相平行,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相平行并与所述面板连接板和底板连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一端与所述面板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与所述面板连接板和底板连接板相平行、并位于所述面板连接板和底板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固定连接;所述厚度调节腔由所述面板连接板、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竖板围成,所述锚固件容纳腔由所述第一横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围成,所述定距腔所述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底板连接板和第二竖板围成。采用面板连接板和底板连接板平行、并与第一竖板和第二垂直的结构,不但与保温装饰复合板的面板和底板的位置一致、便于工型连接件的安装,而且围成的腔体稳定、容积大、强度好,是工型连接件的优选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横板的中部开有缺口或者所述第二横板的中部开有缺口;或者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中部均开有缺口。这可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减轻工型连接件的重量,进一步减轻保温装饰复合板的重量。该工型连接件的厚度调节腔的高度可调,可满足不同厚度保温层的安装要求。

优选地,所述工型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件。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但强度好,且生产效率高;采用铝合金可保证强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重量较轻、成本较低,并便于与保温装饰复合板的面板和底板进行机械锚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面板上不带饰面层)。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另一实施例的沿与工型连接件垂直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又一实施例的沿工型连接件长度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中工型连接件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中工型连接件又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中工型连接件还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中工型连接件再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中工型连接件再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中工型连接件再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安装在墙体上后沿工型连接件垂直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安装在墙体上后沿工型连接件长度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饰面层;2、铆钉或螺钉;3、面板(不带装饰面层);4、底板;5、工型连接件;51、面板连接板;52锚固件容纳腔;53、厚度调节腔;54、定距腔;55、底板连接板;56第一竖板;57、第二竖板;58、第一横板;581、缺口;59、第二横板;591、缺口;6、保温材料;8、隔热断桥垫片;9、Z型锚固件;10、膨胀螺栓;11、粘接砂浆;12、密封胶;13、泡沫材料;14、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包括面板3、底板4和固定于所述面板3和底板4之间的保温层6,还包括横截面呈“工”字型的工型连接件5;

如图4-9所示,所述工型连接件5包括面板连接板51、底板连接板55、第一竖板56、第二竖板57、第一横板58和第二横板59、以及所述面板连接板51、底板连接板55、第一竖板56、第二竖板57、第一横板58和第二横板59围成的厚度调节腔53、锚固件容纳腔52和定距腔54;

如图2所示,所述工型连接件5间隔平行设置于所述面板3和底板4之间的保温层6中,所述面板3与所述面板连接板5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与所述底板连接板55固定连接。

该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通过工型连接件将面板和底板连接成一体,使得保温装饰复合板各层之间连接更牢固、层与层之间不易分开,避免造成因分层而脱落造成安全事故;又通过锚固件将工型连接件固定在墙体上,由于工型连接件与面板、底板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因此,只要锚固件将工型连接件牢牢的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就可以确保面板、底板被固定在基层墙体上,从而确保保温装饰成品板不会从墙面上掉落,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另外,因工型连接件为内部具有腔体的结构,大大减轻了保温装饰复合板的重量,可用于高层建筑。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面板3与所述面板连接板51之间、所述底板4与所述底板连接板55之间,通过机械锚接和粘结的方式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机械锚接为铆钉或螺钉2的铆接或螺接,所述粘结为粘结剂或粘结砂浆的粘结。本实施例,通过机械锚固和粘结双重固定方式,使得工型连接件与面板和底板连接更牢固。采用铆钉或螺钉和粘结剂粘接,容易实现、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另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面板3与所述面板连接板51之间、所述底板4与所述底板连接板55之间,还设置有隔热断桥垫片9。设置隔热断桥垫片则可切断面板和地板通过工型连接件而产生的热桥,而从保证保温效果。

进一步,所述面板3和底板4与所述保温层6之间采用粘接剂粘接在一起。通粘接剂使夹持在面板和地板之间的保温层,进一步与面板和底板粘接在一起,提高保温装饰复合板的整体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又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4-图7所示,所述工型连接件5的所述面板连接板51和底板连接板55相平行,所述第一竖板56和第二竖板57相平行并与所述面板连接板51和底板连接板55相垂直,所述第一竖板56和第二竖板57的一端与所述面板连接板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板5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58和第二横板59与所述面板连接板51和底板连接板55相平行、并位于所述面板连接板51和底板连接板55之间,所述第一横板58和第二横板5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5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57固定连接;所述厚度调节腔53由所述面板连接板51、第一竖板56、第一横板58和第二竖板57围成,所述锚固件容纳腔52由所述第一横板58、第一竖板56、第二横板59和第二竖板57围成,所述定距腔54所述第二横板59、第一竖板56、底板连接板55和第二竖板57围成。该实施例采用面板连接板和底板连接板平行、并与第一竖板和第二垂直的结构,不但与保温装饰复合板的面板和地板的位置一致、便于工型连接件的安装,而且围成的腔体稳定、容积大、强度好,是工型连接件的优选结构。

进一步,如图5、图7至图9所示,所述第一横板58的中部开有缺口581,或者所述第二横板59的中部开有缺口591,或者第一横板58的中部开有缺口581同时所述第二横板59的中部开有缺口591。可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减轻工型连接件的重量,进一步减轻保温装饰复合板的重量。如图6至图9所示,该工型连接件的厚度调节腔53的高度可调,可满足不同厚度保温层的安装要求。

优选地,所述工型连接件5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件。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但强度好,且生产效率高;采用铝合金可保证强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重量较轻、成本较低,并便于与保温装饰复合板的面板和底板进行机械锚固。

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种保温装饰复合板在安装时,可将Z型扣件9的一端插入工型连接件5的锚固件容纳腔52内、另一端通过膨胀螺栓10固定在墙体14上,同时,采用粘接砂浆11将底板4粘贴在墙体14的墙面上,然后采用泡沫材料13对拼接缝进行填充、采用密封胶12对拼接缝进行密封防水。该保温装饰复合板因采用工型连接件与面板和底板固定连接,可使保温装饰复合板各层之间不易分层,又工型连接件为金属材质、强度高、不宜损坏,安装锚固力大,从而使得保温装饰复合板及其面板、底板或保温层均安装牢固、不易脱落,本申请该带工型连接件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安装,彻底改变了现有技术以粘贴为主、以锚固为辅的安装方式,成为以锚固为主、粘贴为辅的安装方式,即使发生火灾、台风或其他极端破坏情况时,保温装饰复合板及其面板、底板或保温层均不易脱落,消除了现有技术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