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电幕墙。
背景技术:
为了充分的利用太阳能,部分现代建筑物在外墙上设置太阳能光电幕墙,光电幕墙包括多个光电墙板,多个光电墙板平铺于建筑物的外墙上,光电墙板内设置有光电转换元件,如此光电幕墙发电以供给建筑物的部分用电,实现光污染的削弱和能源节省的双重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光电幕墙,大多先在建筑物的外墙上设置固定支架,然后将各光电墙板固定到固定支架上,为了保证光电墙板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连接强度,光电墙板粘结或者螺接于固定支架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当光电墙板需要更换时,需要通过相应的工具在较为狭小的空间内拆卸粘结部分或者螺接部分,其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电幕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光电幕墙,包括光电墙板和固定组件,所述光电墙板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卡接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架和锁定杆,所述固定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相卡接的第二卡接件,所述锁定杆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锁定杆在活动行程上具有锁定位置和避让位置;
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锁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卡入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卡入行程上,在所述避让位置,所述锁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卡入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卡入行程之外。
上述的太阳能光电幕墙,所述锁定杆上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第一卡接件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环状凸起嵌于所述凹槽中。
上述的太阳能光电幕墙,所述锁定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锁定杆转动连接、同时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位于所述锁定杆的滑动行程上,所述锁定杆在转动行程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光电墙板位于所述限位凸起的滑动行程之外,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光电墙板位于所述限位凸起的滑动行程上。
上述的太阳能光电幕墙,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凸起贴合于所述光电墙板的侧边上。
上述的太阳能光电幕墙,所述锁定杆的端部设置有手柄,所述限位凸起为所述手柄。
上述的太阳能光电幕墙,所述第一卡接件为梯形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梯形槽,所述梯形件卡接于所述梯形槽中。
上述的太阳能光电幕墙,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均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接件并列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光电幕墙,光电墙板与支架之间卡接,且通过锁定杆进行锁定,如此在更换时,拉动锁定杆即可进行光电墙板的拆卸和安装操作,无需其它工具辅助,操作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电幕墙的一种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电幕墙的另一种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墙板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电幕墙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电墙板;2、第一卡接件;3、第二卡接件;4、环状凸起;5、凹槽;6、限位凸起;7、手柄;8、锁定杆;9、支架;10、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光电幕墙,包括光电墙板1和固定组件,光电墙板1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卡接件2,固定组件包括支架9和锁定杆8,固定组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件2相卡接的第二卡接件3,锁定杆8活动连接于支架9上,锁定杆8在活动行程上具有锁定位置和避让位置;在锁定位置,锁定杆8位于第一卡接件2卡入第二卡接件3的卡入行程上,在避让位置,锁定杆8位于第一卡接件2卡入第二卡接件3的卡入行程之外。
具体的,太阳能光电幕墙由一些列的光电墙板1组成,各光电墙板1的侧边相互接触或者具有一定间隙,各光电墙板1均卡接于支架9上,光电墙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件2,如粘结、螺接有第一卡接件2,支架9上设置有第二卡接件3,第一卡接件2和第二卡接件3相互卡接。卡接结构是机械领域的公知常识和惯用技术手段,其在现有技术中具有诸多可实现的不同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接件2和第二卡接件3均可参考这些可能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电幕墙还包括限位杆,限位杆活动连接如滑动连接、转动连接于支架9上,在其活动行程上其至少具有两个位置:锁定位置和避让位置,在锁定位置,锁定杆8位于第一卡接件2卡入第二卡接件3的卡入行程上,即在此位置,未插入的第二卡接件3的第一卡接件2由于限位杆的干涉而无法插入,已经插入的第二卡接件3的第一卡接件2由于限位杆的阻挡而无法拔出,在避让位置,锁定杆8位于第一卡接件2卡入第二卡接件3的卡入行程之外,即在此位置,第一卡接件2和第二卡接件3的插拔均不受影响。在光电墙板1安装前,锁定杆8位于避让位置,此时操作人员手握光电墙板1并将其上的第一卡接件2插入支架9上的第二卡接件3,如此实现光电墙板1与支架9的固接,随后将锁定杆8从避让位置驱动到锁定位置,实现光电墙板1的锁定,使其无法脱离支架9,如此防止意外的外力作用而导致的光电墙板1的脱落。
本实施例的主要改进在于光电墙板1与之间的连接结构,其它的至于光电墙板1以及与之相配合的电路线等等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和惯用技术手段,本实施例不一一赘述其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电幕墙,光电墙板1与支架9之间卡接,且通过锁定杆8进行锁定,如此在更换时,拉动锁定杆8即可进行光电墙板1的拆卸和安装操作,无需其它工具辅助,操作较为方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锁定杆8上设置有环状凸起4,如圆板,圆板以其圆心处的通孔套与锁定杆8上,第一卡接件2上设置有凹槽5,在锁定位置,环状凸起4嵌于凹槽5中,如图6所示,支架9上设置有卡槽作为第二卡接件3,同时设置有滑动槽10,锁定杆8滑动连接于滑动槽10中。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锁定杆8上设置有限位凸起6,锁定杆8转动连接、同时滑动连接于支架9上,锁定位置和避让位置位于锁定杆8的滑动行程上,锁定杆8在转动行程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光电墙板1位于限位凸起6的滑动行程之外,在第二位置,光电墙板1位于限位凸起6的滑动行程上,即在第二位置,锁定杆8无法自由滑动,其作用防止,防止锁定杆8因为外力的作用而自行在支架9上滑动,从而失去锁定效果。更优选的,在第二位置,限位凸起6贴合于光电墙板1的侧边上,即光电墙板1的侧边作为限位凸起6的阻挡机构,防止其自行解锁。
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的,锁定杆8的端部设置有手柄7,限位凸起6为手柄7,即手柄7具有双重作用,其一方面用于手握以提供转动力,另一方面作为限位件,转动后被光电墙板1限位而无法滑动。额外的,位置不同的手柄7还可以给予安装操作人员以标示,如图1和2所示,安装人员看到手柄7处于竖直位置,此时说明锁定杆8未被锁定,安装步骤尚缺少最后一步,需要再转动锁定杆8一下,而手柄7处于水平位置则说明锁定杆8已经被锁定,光电幕墙的安装操作已经结束。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卡接件2为梯形件,第二卡接件3上设置于支架9上的梯形槽,梯形件卡接于梯形槽中,梯形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方便第一卡接件2和第二卡接件3的插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卡接件2和第二卡接件3均有多个,多个第二卡接件3并列设置。多个能够更加均衡的承受压力。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