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屋固定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526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屋固定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固定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屋固定条。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屋的建造过程中需要用到固定条,用于支撑和连接两个建筑材料。目前,现有技术的固定条为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长条状板材。使用时直接固定在两个建筑材料之间,由于固定条与建筑材料之间的接触面为平面,导致两者固定后由于上侧的建筑材料重力的作用下,使得固定条相对下侧建筑材料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而且固定条上侧不能支撑建筑材料,使得其不能很好的起到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建筑材料接触面之间为凹弧面,凹弧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能够克服相对滑动,而且上侧设置有支撑固定部的钢结构屋固定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钢结构屋固定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长条状板体,所述本体包括支撑固定部、第一凸起部、打孔面、第二凸起部、防滑凸起和凹弧面,所述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所述打孔面,所述本体的另一侧面为凹弧面,所述打孔面的上侧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打孔面的下侧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支撑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上侧,所述支撑固定部与所述凹弧面之间设置有支撑面,所述凹弧面上设置所述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支撑面为倾斜面,所述支撑面的倾斜角度为1°—5°。

优选的,所述支撑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为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倾斜角度为45°--60°。

优选的,所述支撑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为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倾斜角度为40°--45°。

优选的,所述本体为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长条状板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与建筑材料接触面之间为凹弧面,凹弧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在销钉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建筑材料上时,凹弧面变成平面,使得防滑凸起压入到建筑材料中,很好的克服两者之间的相对滑动,而且本体的上侧设置有支撑固定部,能够很好的支撑上侧建筑材料带来的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0-本体、1-支撑固定部、2-第一凸起部、3-打孔面、4-第二凸起部、5-支撑面、6-防滑凸起、7-凹弧面、8-第一连接面、9-第二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实施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结构屋固定条,包括本体100,本体100为长条状板体,本体100包括支撑固定部1、第一凸起部2、打孔面3、第二凸起部4、防滑凸起6和凹弧面7,本体100的一侧面上设置打孔面3,本体100的另一侧面为凹弧面7,打孔面3的上侧设置第一凸起部2,打孔面3的下侧设置第二凸起部4,支撑固定部1设置在第一凸起部2的上侧,支撑固定部1与凹弧面7之间设置有支撑面5,凹弧面7上设置防滑凸起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面5为倾斜面,支撑面5的倾斜角度为1°—5°;支撑固定部1与第一凸起部2之间为第一连接面8,第一连接面8为倾斜面,第一连接面8的倾斜角度为45°--60°;支撑固定部1与第二凸起部4之间为第二连接面9,第二连接面9为倾斜面,第二连接面9的倾斜角度为40°--4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体100为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长条状板体,防滑凸起6为三角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建筑材料接触面之间为凹弧面7,凹弧面7上设置有防滑凸起6,在销钉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建筑材料上时,凹弧面7变成平面,使得防滑凸起6压入到建筑材料中,很好的克服两者之间的相对滑动,而且本体100的上侧设置有支撑固定部1,能够很好的支撑上侧建筑材料带来的压力。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