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盖梁施工的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1036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用于盖梁施工的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盖梁施工的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盖梁施工中,作业平台常采用木脚手板、竹脚手板、钢脚手板外加钢管围护并悬挂安全网。

由于木脚手板防火性低,耐腐蚀性低,重复利用率低,投入较大,且铺设后不易固定;竹脚手板虽然价格低廉,但防火性极差,承载力低,重复利用率低,投入较大,且铺设后不易固定;钢脚手板防火性和承载力高,使用周期长,但笨重不易安装,投入较多的人力;以上脚手板铺设后均要单独安装安全护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作业平台,该作业平台能够较为安全,安装较为简单。

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作业平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表面贴合设有加强管,另一表面向外延伸设有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包括多根向外延伸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表面的护管。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的高度为1.0~1.5m。

进一步地,所述护管以130~170mm的间距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管焊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一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管为多个,并且以550~650mm的间距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管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设置于与护栏相对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并且以450~550mm的间距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作业平台,支撑板可作为施工人员的作业通道,护栏能够作为安全防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安装脚手板所带来的安装麻烦,并且较现有技术中脚手板无安装防护栏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地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作业平台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作业平台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作业平台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作业平台的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作业平台;20—支撑板;30—加强管;40—护栏;41—护管;5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作业平台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作业平台的首选实施例。但是,作业平台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作业平台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此外,本实用新型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作业平台100用于盖梁施工的作业平台100,包括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的一表面贴合设有加强管30,另一表面向外延伸设有护栏40。

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板20可作为施工人员的作业通道,护栏40能够作为安全防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安装脚手板所带来的安装麻烦,并且较现有技术中脚手板无安装防护栏40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上述支撑板20可为方形的实心的板状件,其长可为3000mm,宽为600mm,厚为3mm。这里,长度、宽度、厚度均为二二垂直并且相交。支撑板20具有二表面和四个侧面。支撑板20由于其厚度远小于长度和宽度,因此支撑板20可视为只有二个表面。可视为需要补充的是,上述支撑板20的二个表面(即护栏40和加强管30所设置的二个表面)是指由长度和宽度所决定的二个相互平行的二个面。

至于支撑板20材质,为花纹钢板。此处,花纹钢板是指表面带有凸起(或凹陷)花纹的钢板,其也称网纹钢板。花纹可以是单一的菱形、扁豆形或圆豆形,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花纹适当地组合成为组合型花纹板。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花纹钢板主要起防滑和装饰作用。花纹钢板可以按GB/T700(碳素结构钢)、GB/T712(船体用结构钢)和GB/T4171(高耐候性结构钢)。

上述护栏40的实现形式可列举出几种。作为护栏40的一种实施方式,护栏40包括多根向外延伸设置于支撑板20表面的护管41。护管41可以为金属管,如钢管,其壁厚可为2.5mm,外径为20mm。此处,延伸设置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垂直或者非垂直于支撑板20表面。对于非垂直而言,其倾斜角例如可为75~90。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护管41以130~170mm的间距相互平行设置,较佳为150mm。护管41可沿支撑板2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支撑板20的长度方向所在一缘部。

当然,在该种实施方式中,多根护管41中除了可以垂直设置于支撑板20表面的,当然还可以有部分护管41平行于支撑板20表面。

作为护栏4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护栏40包括向外延伸设置于支撑板20表面的护板。同样地,护板可以是垂直或者非垂直于支撑板20表面。对于非垂直而言,其倾斜角例如可为75~90。

上述护栏40可以采用可折叠结构,以进行收合。例如可参照中国专利CN204752141U,具体为:高空作业平台的可折叠伸缩护栏,包括平台底座,包括由平台底座四周伸出的折叠护栏组、插入折叠护栏组内且与折叠护栏组滑动连接的伸缩护栏组,折叠护栏组绕铰接点向内转动;伸缩护栏组设置于折叠护栏组上方。折叠护栏组由前折叠护栏、后前折叠护栏、左前折叠护栏和右前折叠护栏组成;前折叠护栏、后前折叠护栏、左前折叠护栏和右前折叠护栏构成折叠护栏组的四个面,单个折叠护栏由横向的折叠栏杆和竖向的折叠栏杆构成。伸缩护栏组由前伸缩护栏、后伸缩护栏、左伸缩护栏和右伸缩护栏组成,单个伸缩护栏由横向的伸缩栏杆和竖向的伸缩栏杆构成,横向的伸缩栏杆位于相应的横向的折叠栏杆上方,竖向的伸缩栏杆插入相应的竖向的折叠栏杆,且在折叠栏杆内上下移动。竖向的伸缩栏杆的尺寸小于竖向的折叠栏杆的尺寸。折叠护栏组和伸缩护栏组均由中空方管构成。折叠护栏与折叠护栏之间、以及折叠护栏与伸缩护栏之间固定连接。平台底座包括焊接于平台的用于安装护栏的折弯板、以及焊接于平台周围的护脚板。折叠护栏组通过螺栓与平台底座上的折弯板实现连接。

为了使得护栏便于翻转,可以设置踏板装置(图中未示出)。该踏板装置具有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上设有栏杆,作业平台两侧均设有踏板Ⅰ,踏板Ⅰ一端通过合页Ⅰ与作业平台侧部活动连接,踏板Ⅰ另一端通过合页Ⅱ与踏板Ⅱ一端活动连接,踏板Ⅱ另一端通过阻尼铰链与安全护栏一端连接,优选的阻尼铰链采用度阻尼铰链,阻尼铰链在转动角度时可保持永恒的阻尼力,没有任何一个断点失去阻尼,在度时,由安全护栏的自重和铰链阻尼力双重保护,使安全护栏具有安全防护功能,另外,合页Ⅰ、合页Ⅱ和阻尼铰链实现了踏板Ⅰ、踏板Ⅱ和安全护栏之间的折叠与展开动作,其中,踏板Ⅰ和踏板Ⅱ均是在骨架上安装花纹板而形成;栏杆与踏板Ⅰ和踏板Ⅱ之间设有链接装置,具体的,链接装置包括连接链Ⅰ和连接链Ⅱ,踏板Ⅱ上设有链安装座Ⅰ,踏板Ⅰ上设有链安装座Ⅱ,栏杆上设有链安装座Ⅲ和链安装座Ⅳ,连接链Ⅰ一端与安装座Ⅲ连接,连接链Ⅰ的另一端与链安装座Ⅰ连接,连接链Ⅱ一端与链安装座Ⅳ连接,连接链Ⅱ另一端与链安装座Ⅱ连接,连接链Ⅰ和连接链Ⅱ用以提拉回收踏板和承重功能同时两条连接链也起到左右防护作用。作业平台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板Ⅰ,作业平台的侧部设有踏板承重座,优选的支撑板Ⅰ和踏板承重座通过焊接固定于作业平台上,踏板承重座对展开后的踏板Ⅰ起支撑作用,踏板Ⅰ与踏板Ⅱ相连的一端设有支撑板Ⅱ,优选的支撑板Ⅱ焊接于踏板Ⅰ上,支撑板Ⅱ对展开后的踏板Ⅱ起支撑作用;踏板Ⅱ一侧设有提拉扶手Ⅰ,踏板Ⅱ另一侧设有提拉扶手Ⅱ,提拉扶手Ⅰ和提拉扶手Ⅱ可快速的折叠收回栏杆翻转踏板;栏杆上设有固定卡,踏板Ⅰ上设有固定销,固定销通过与固定卡卡合将折叠后的踏板Ⅰ和踏板Ⅱ与栏杆固定连接,折叠固定后的栏杆翻转踏板的高度与栏杆保持一致,不影响行车安全;安全护栏折叠后通过弹簧插销Ⅰ与踏板Ⅱ固定连接,踏板Ⅱ折叠后通过弹簧插销Ⅱ与踏板Ⅰ固定连接;安全护栏、提拉扶手Ⅰ和提拉扶手Ⅱ上均涂有反光材料,用于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面积示宽。在非工作状态时,先将安全防护栏折叠,并通过弹簧插销Ⅰ与踏板Ⅱ固定,再借助提拉扶手Ⅰ将踏板Ⅱ折叠,并通过弹簧插销Ⅱ与踏板Ⅰ固定连接后,再借助提拉扶手Ⅱ将整个翻转踏板收起,折叠后再通过固定销与栏杆上的固定卡固定,并与栏杆高度保持一致,满足车辆运行及限界要求;工作时,打开固定销将三层折叠的翻转踏板展开,展开后使作业范围扩大。

上述护栏40固接在支撑板20表面,例如焊接。当然也采用可拆卸地方式,例如通过紧固件、滑接件、卡接件连接。此处,紧固件可列举出卡箍件、螺接件等。

可举出上述卡接件的一种实施结构,具体为:卡接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件的卡扣和设置于第二安装件的卡孔,该卡扣与卡孔相配合。卡扣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件的连接部以及位于连接部一端的弹性的卡扣部,卡孔周围环绕有弹性的卡持部。卡扣部为一球体,卡扣为中空结构,形成有自连接部延伸至卡扣部的育孔,从而允许该第一卡扣件受到挤压时发生弹性形变。卡扣可与第一安装件一体成型。卡持部形成有多个缺口,缺口将卡持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卡持,从而使卡持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弹性形变。卡扣孔的直径小于卡扣部的球径。卡扣部插入卡孔时,卡持块受到卡扣部的推力发生弹性变形向外扩张,使卡扣部穿过卡扣孔。卡扣部穿过卡孔,卡持块及卡扣部均恢复原状,卡扣部被卡持块阻挡于卡孔外以将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固定。卡持部端部形成有倒角,以便拆卸第一壳体与第二安装件时使卡扣部在外力作用下易于回至卡孔内。

上述卡接件还可列举第二种实施结构(图中未示出)。具体为:卡接件可包括卡舌和卡扣。卡舌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位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的钩形的钩体,该第一卡槽、第二卡槽、钩槽均为弹性的结构的槽。卡扣包括第一插条、第二插条和位于第一插条、第二插条之间的钩槽。该第一卡槽、第二卡槽、钩槽均为弹性的槽。该第一卡槽、第二卡槽、钩槽均为弹性的槽。当要实现卡舌同卡扣的卡紧时,该第一插条插入第一卡槽内,第二插条插入第二卡槽内,钩体插入钩槽,第一卡槽、第二卡槽、钩槽的弹性保证第一插条、第二插条和钩体的紧密接触而达到了卡紧效果。

上述卡接件还可列举第三种实施结构(图中未示出)。具体为:卡接件可包括卡座和卡舌,该卡座和卡舌相配合。于此,卡座和卡舌的形状不做特别的限定,其结构的实施方式有很多。其中第一种实施方式为应用于背包带的卡扣。具体为,卡座包括一卡槽。卡舌可为E字型,也就是说,该结构的卡舌包括第一插条、第三插条,和位于第一插条、第三插条之间的第二插条,第一插条和第三插条为弹性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二者可向第二插条靠拢,撤销外力后,二者回复到原来的位置。第二插条可为弹性结构,也可为非弹性。与插舌结构对应地,卡槽的前部要宽于后部。此处,“前”指沿插舌进入方向。卡槽前部的宽度要略小于插舌的宽度,卡槽的后部宽度要明显地小于插舌的宽度,如此可使得卡舌插入卡槽的过程中,当进入至卡槽的前部时,第一插条和第三插条被压缩向第二插条靠拢,当进入至卡槽的后部时,由于卡槽的厚度为开放体,第一插条和第三插条自动向外弹开以从卡座内外露出。卡槽的当要实现卡舌和卡座的卡扣时,将卡舌插入卡槽中,这时,第一插条和第三插条外露于卡座;当要实现卡舌和卡座的拆卸时,只需捏合第一插条和第三插条以使得卡舌拔出于卡槽。

滑接件可包括设置在滑舌和与该滑舌配合以供滑舌滑动的滑轨。滑轨的形式可列举出二种,第一种是两条平行的凸条,凸条之间形成供滑舌卡入的滑动腔。为了使得滑舌更好地卡入滑动腔内,滑动腔为“凸”字形,于此对应地,滑舌也为该“凸”字形。滑轨的第二种形式为开设在底座内部的滑孔。同理地,为了使得滑舌更好地卡入滑孔内,滑孔为“凸”字形,于此对应地,滑舌也为该“凸”字形。滑舌和滑轨中至少一者可为弹性结构。即,滑舌为可发生弹性形变的材质制成,诸如以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等为代表的高弹性模量的橡胶材质,滑轨为刚性的金属材质。或者地,滑轨为可发生弹性形变的材质制成,滑舌为刚性的金属材质。或者地,二者均为可发生弹性形变的材质制成。

磁吸力扣件。此处顾名思义地磁吸力扣件是指通过磁力的吸引来促使支撑板20和护栏40。磁吸力扣件的一种实施结构为,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20的第一磁铁和设置于护栏40的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可分别以粘接的形式在支撑板20和护栏40上设置。在该种实施结构中,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引力会将支撑板20贴合在护栏40上,当然在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距离在磁力作用的有效范围内。

磁吸力扣件的又一种实施结构为,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20的一磁铁和设置于护栏40的铁件(例如铁片或铁块)。当然,铁件和磁铁的设置位置可互换,也就是说,磁铁可设置在护栏40上,铁件可设置在支撑板20上。

磁吸力扣件的又一种实施结构为,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20的一磁铁和设置于护栏40的电磁件。电磁件指通过电流可产生磁效应的装置。电磁件还可按照公用的结构实现磁性变化(即N极和S极)来产生对磁铁的吸力和排力,以产生驱动支撑板20与护栏40的连接。

上述加强管30为多个,并且以550~650mm的间距相互平行设置,间距优选为600mm。加强管30沿支撑板20的宽度方向设置,当然也可以为沿其它方向,如支撑板20的长度方向或者与宽度方向成一定角度地倾斜方向。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对支撑板20的加强,加强管30还包括沿长度方向排布的,换而言之,加强管30贴合设置在支撑板20的长度和宽度方向所对应的四个边缘部。加强管30为金属管。其长为40mm,外径为20mm,壁厚为3mm。

加强管30可以焊接在支撑板20的一表面。为了提高加强管30与支撑板20的连接强度,加强管30可为方形。

支撑板20开设有安装孔50。安装孔50的作用是用以供安装件(例如,插销或高强螺栓)进行安装。安装孔50设置于与护栏40相对的一侧。安装孔50为多个,并且以450~550mm的间距相互平行设置,优选为500mm。安装孔50可以沿长度方向排布。安装孔50的孔径为15mm,当然可根据安装件的大小进行调整。

上述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尽管以上较多使用了表示结构的术语,例如“支撑板”、“加强管”、“护栏”等,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