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柱单孔灌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5319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的预制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柱单孔灌浆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是将主要构件在工厂预制成型,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再通过少量现浇作业将构件连成一体而建成的工业化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该结构中受力钢筋的重要连接方法。

现有的上下框架柱施工时,采用吊机吊装上框架柱与下框架柱装配,下框架柱的连接钢筋插入钢筋套筒后,将专用的灌浆料通过钢筋套筒下部的灌浆孔灌入钢筋套筒,灌浆料充满钢筋套筒与钢筋之间的间隙,灌浆料从钢筋套筒上部的排浆孔排出,整个灌浆过程完成。灌浆料硬化后与钢筋横肋紧密啮合并在钢筋和套筒之间有效传力,将把上下连接钢筋连接在一起,从而紧密连接上下框架柱。

上述施工工艺,由于在钢筋套筒下部和上部分别设置灌浆孔和排浆孔,在上下框架柱中所有的竖向钢筋均需如此连接,第一,导致灌浆效率大大降低;第二,由于灌浆孔和排浆孔的孔径比较小,经常出现堵浆和出浆不顺的情况,第三,由于钢筋套筒中开孔太多会导致应力分布集中导致框架柱受力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制柱单孔灌浆装置,该装置通过一个灌浆管实现各个钢筋套筒的群灌工艺,显著提高了灌浆的效率,减少了钢筋套筒上的灌浆孔,分散框架柱的应力分布,利于整个框架柱的受力,提高了整个框架柱的抗剪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柱单孔灌浆装置,包括上框架柱和下框架柱,上框架柱内预埋有上连接钢筋,下框架柱内预埋有下连接钢筋,下连接钢筋的上端延伸出下框架柱的上表面;上框架柱内预设有钢筋套筒,钢筋套筒与上连接钢筋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密封件,钢筋套筒与下连接钢筋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灌浆的开口;钢筋套筒的筒壁上部设置有连通上框架柱外部的排气孔;上框架柱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灌浆空腔,灌浆空腔与钢筋套筒开口的一端连通;上框架柱内设置有灌浆管,灌浆管的下端连通灌浆空腔,灌浆管的上端延伸至钢筋套筒上方且与上框架柱外部连通。

其中,所述下框架柱的顶部设置有内凹的抗剪凹槽,抗剪凹槽正对灌浆空腔的中心设置,抗剪凹槽内设置有与抗剪凹槽适配的导流件,导流件具有突出于抗剪凹槽的光滑的弧面。

其中,所述抗剪凹槽为半梭形,导流件为梭形。

其中,所述灌浆空腔设置在上框架柱底部的中心,灌浆空腔的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呈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心的灌浆管来实现各个钢筋套筒的群灌工艺,避免了传统钢筋套筒灌浆中每个钢筋套筒均需设置一个灌浆孔和排浆孔,显著提高了灌浆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套筒减少了下部的灌浆孔的设置,减少各个灌浆筒上的孔的设置,分散了框架柱的应力受力,整体利于整个框架柱的受力。

3、本实用新型的上框架柱的底部设置灌浆空腔,使得灌浆料从灌浆管直接从灌浆空腔灌入到各个钢筋套筒中,同时灌浆空腔内的灌浆料能起到座浆的作用,能够充分连接充当抗剪键槽的作用;同时,灌浆空腔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利于整个灌浆料的流动与灌入。

4、本实用新型的下框架柱的顶部设置抗剪凹槽和导流件,一方面,能够增强上下框架柱之间的抗剪力,另一方面,能够对经灌浆管灌入的灌浆料起到导流作用,使灌浆料顺利进入到各钢筋套筒中,防止上下框架柱内部空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框架柱,11-钢筋套筒,12-上连接钢筋,13-排气孔,14-灌浆空腔,15-灌浆管,2-下框架柱,21-下连接钢筋,22-抗剪凹槽,23-导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预制柱单孔灌浆装置,包括上框架柱1和下框架柱2,上框架柱1内预埋有上连接钢筋12,下框架柱2内 预埋有下连接钢筋21,下连接钢筋21的上端延伸出下框架柱2的上表面;

所述上框架柱1内预设有钢筋套筒11;所述钢筋套筒11用于连接上框架柱1的上连接钢筋12和下框架柱2的下连接钢筋21;所述钢筋套筒11与上连接钢筋1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密封件(图中未示出),上连接钢筋12的下端穿过钢筋套筒11的上端并伸入钢筋套筒11内部,上连接钢筋12与钢筋套筒11连接的一端通过密封件密封,防止灌浆料的流出;钢筋套筒11 另一端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大小大于下连接钢筋21的直径,以便下连接钢筋21的穿入和灌浆料的灌入;所述钢筋套筒11的筒壁上部设置有连通上框架柱1外部的排气孔13;

所述上框架柱1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灌浆空腔14,灌浆空腔14与钢筋套筒11开口的一端连通;所述上框架柱1内设置有灌浆管15,灌浆管15的下端连通灌浆空腔14,灌浆管15的上端延伸至钢筋套筒11上方且与上框架柱1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灌浆空腔14设置在上框架柱1底部的中心,灌浆空腔14的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灌浆空腔14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

所述下框架柱2的顶部设置有内凹的抗剪凹槽22,所述抗剪凹槽22正对灌浆空腔14的中心设置;所述抗剪凹槽22内设置有与抗剪凹槽22适配的导流件23,所述导流件23具有突出于抗剪凹槽22的光滑的弧面;本实施例中,所述抗剪凹槽22为半梭形,所述导流件23为梭形;抗剪凹槽22与导流件23的配合,一方面,能够增强上下框架柱2之间的抗剪力,另一方面,能够对经灌浆管15灌入的灌浆料起到导流作用,使灌浆料顺利进入到各钢筋套筒11中,防止上下框架柱2内部空鼓。

上述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灌浆料经电动灌浆机从灌浆管15灌入,经灌浆管15灌入各钢筋套筒11中,当各排气孔13排浆时,说明各钢筋套筒11的灌浆已经完成,当灌浆管15中有大量灌浆料溢出时,说明灌浆空腔14和抗剪凹槽22内部的灌浆已填实,整个灌浆工作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