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6303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现浇建筑模式转变为由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装配整体式建筑模式,已成为现代建筑从业者的使命。

现在的建筑楼板结构基本都是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制成的,该建筑楼板为实心混凝土板。加工时,需要大量的制模板,使得造价提高,另外现场浇筑完楼板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晾干,延长了施工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强度高,整体稳定好,施工简单,能够实现在工厂预制作,进而实现标准化、工厂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包括支撑立柱、与支撑立柱垂直连接的工字钢横梁、侧梁以及h型槽钢框架内充混凝土的预制楼板,所述预制楼板下方设有至少一根用以支撑预制楼板的工字钢次梁,所述工字钢次梁下翼缘与工字钢侧梁下翼缘、所述预制楼板的h型槽钢翼缘与工字钢横梁上翼缘通过螺栓及螺母连接,所述h型槽钢翼缘底面及背板表面共同焊接有一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靠近工字钢横梁腹板一侧设有橡胶垫,并抵靠在工字钢横梁腹板。

进一步的,所述h型槽钢翼缘外伸宽度小于工字钢横梁、侧梁上翼缘外伸宽度,所述钢筋桁架宽度不大于h型槽钢背板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楼板上端设置有饰面层,下端连接有龙骨吊钩,所述龙骨吊钩下方连接有吊顶龙骨,所述吊顶龙骨与装饰吊顶连接,所述装饰吊顶与预制楼板之间布置有用于排布电缆的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穿过h型槽钢翼缘通过弹性橡胶圈套设于螺栓头上将螺栓预固定于h型槽钢翼缘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h型槽钢框架内预先浇筑填充介质,构成整体式的楼板,能够充分实现在工厂预制作的目的,进而实现了标准化、工厂化生产,避免了现场施工而导致的原材料浪费严重、建筑垃圾多、费工费时、速度慢、能耗高、质量不可控等问题。

(2)h型槽钢框上设有多个通孔,可方便地与工字钢梁连接,在现场建筑施工时只需用螺栓连接即可,效率高,为组合式模块化施工。

(3)h型槽钢框与工字钢梁连接部位底下设有钢筋桁架及橡胶垫,使连接更可靠,整体稳定性好,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工字钢横梁与预制楼板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3为螺栓与h型钢梁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4为钢筋桁架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支撑立柱,2-工字钢横梁,3-螺栓,4-橡胶垫,5-钢筋桁架,6-h型槽钢,7-吊顶龙骨,8-装饰吊顶,9-龙骨吊钩,10-预制楼板,11-饰面层,12-工字钢侧梁,13-弹性橡胶圈,20-工字钢横梁上翼缘,30-螺栓头,60-h型钢梁翼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包括支撑立柱1、与支撑立柱1垂直连接的工字钢横梁2、侧梁以及h型槽钢6框架内充混凝土的预制楼板10,所述预制楼板10下方设有至少一根用以支撑预制楼板10的工字钢次梁,所述工字钢次梁下翼缘与工字钢侧梁12下翼缘、所述预制楼板10的h型槽钢6翼缘与工字钢横梁2上翼缘通过螺栓3及螺母连接,所述h型槽钢6翼缘底面及背板表面共同焊接有一钢筋桁架5,所述钢筋桁架5靠近工字钢横梁腹板一侧设有橡胶垫4,并抵靠在工字钢横梁2腹板。

进一步的,所述h型槽钢6翼缘外伸宽度小于工字钢横梁2、侧梁上翼缘外伸宽度,所述钢筋桁架5宽度不大于h型槽钢6背板宽度,这样避免工字钢横梁2、侧梁上翼受h型槽钢6挤压形成集中应力而弯曲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楼板10上端设置有饰面层11,下端连接有龙骨吊钩9,所述龙骨吊钩9下方连接有吊顶龙骨7,所述吊顶龙骨7与装饰吊顶8连接,所述装饰吊顶8与预制楼板10之间布置有用于排布电缆的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3穿过h型槽钢6翼缘通过弹性橡胶圈13套设于螺栓头30上将螺栓3预固定于h型槽钢6翼缘上,这样的结构简单,使施工方便,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用四根翼缘上开设有多个螺栓3孔的h型槽钢6搭设四边形框架,并在四边形框架内填充混凝土制成预制楼板10。

(2)在h型槽钢框架翼缘60上的螺栓孔通过弹性橡胶圈13预装螺栓3。

(3)用钢筋型材制成钢筋桁架5,将钢筋桁架5与h型槽钢6翼缘底面及背板表面接触位置进行焊接,并在外侧连接一橡胶垫4。

(4)工字钢横梁、侧梁穿过支撑立柱1与支撑立柱1垂直连接,其上翼缘与预制楼板10的h型槽钢翼缘60通过螺栓3连接,并在预制楼板10下方设有工字钢次梁,用以支撑预制楼板10,其下翼缘与工字钢侧梁下翼缘通过螺栓3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