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蛀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408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蛀装饰板。



背景技术:

装饰板是一种人造板材,板面具有各种木纹或图案,具有较高的耐磨、耐热、耐寒、防火等良好的物理性能。传统的装饰板只能作为装饰工具使用,不具备防蛀的其他功能,降低了板材的使用寿命。

如公开号CN10636840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固型装饰板,包括装饰板本体,所述装饰板本体为单层板面,所述装饰板本体外侧板面上设有多条凸起的波浪保护纹,所述波浪保护纹为竹炭纤维贴条,所述波浪保护纹相互横向水平贴附到所述装饰板本体外侧端面上,所述装饰板本体外侧边缘处镶嵌有金属加固条。

该专利是采用木纤维、竹纤维和PVC材料高温聚合而成的板体,板体长时间使用下容易被虫蛀,使装饰板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蛀装饰板,其优点是减少板体发生被虫蛀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蛀装饰板,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远离墙体的一面设置有粘黏层,所述粘黏层远离基材层的一面粘接有有机玻璃层,所述有机玻璃层包括通过粘黏层与所述基材层粘接的有机玻璃层一以及与所述表面装饰层粘接的有机玻璃层二,所述有机玻璃层一与所述有机玻璃层二之间还粘接有樟木层,所述有机玻璃层二远离所述有机玻璃层一的一面粘接有表面装饰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虫体从外部沿表面装饰层向内进入,会因为表面装饰层的密封性而受阻,一旦虫体进入到有机玻璃层,也会被樟木层的香味驱走,进而避免板体被虫蛀,使装饰板的使用寿命增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黏层的厚度为1~3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粘黏层采用1~3mm的厚度,使基材层与有机玻璃层更好的贴合在一起,不会因为粘黏层厚度太厚而使基材层与有机玻璃层分开,影响装饰板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樟木层的厚度为4~6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樟木层过厚内部的香味难以散发,还使樟木层与有机玻璃层更紧密的粘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材层采用的是石板基材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石板基材层内无任何气体可以流通,难以供虫体在石板基材层内生存,减少了发生虫蛀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面装饰层是浸胶装饰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表面装饰层采用装饰纸浸胶的方式与有机玻璃层粘接,可以有效保证装饰纸内无空气流通,使虫体无法生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樟木层是压制而成的樟木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樟木屑散发香味的面积大于樟木板散发的面积,使香味更浓重,驱虫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采用高分子板材与樟木层结合达到防虫驱虫的目的;

2. 采用浸胶装饰纸粘接在有机玻璃上,便于更换装饰纸的图案;

3. 采用聚氨酯胶黏剂粘接石板基材层与有机玻璃层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材层;2、粘黏层;3、有机玻璃层;31、有机玻璃层一;32、有机玻璃层二;4、樟木层;5、表面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防蛀装饰板,如图1所示,包括贴合墙体的基材层1,其中基材层1可以采用木质、石膏等材质,由于木质基材层容易被虫体蛀蚀,基材层1是采用石膏材质制成的石板基材层,无任何气体可以流通,难以供虫体生存,依据石板基材层稳定性,设置在底层可以作为基板支撑整个装饰板的重心。

基材层1远离墙体的一面设置有有机玻璃层3,有机玻璃层3与基材层1通过粘黏层2固定连接,粘黏层2是采用聚氨酯胶黏剂制成,粘黏层2的厚度为1~3mm;有机玻璃层3是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树脂。

有机玻璃层3采用双层结构,包括有机玻璃层一31和有机玻璃层二32,一方面加强对装饰板的保护,防止虫体进入,另一方面便于根据需求对有机玻璃层3进行着色,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有机玻璃层一31于远离粘黏层2的一面设置有樟木层4,樟木层4是通过樟木屑压制而成的板材,樟木层4的厚度为4~6mm,能够散发强烈的香味,达到驱虫防蛀的功效,樟木层4的双面分别与两层有机玻璃层3通过粘黏层2粘接固定。

有机玻璃层二32于远离有机玻璃层一31的一面粘接固定有表面装饰层5,表面装饰层5是通过表面装饰纸浸胶制成,在不需要表面装饰层5上的图案时,可以根据需要更换装饰纸,再次将表面装饰纸浸胶贴在有机玻璃上,以达到快速更换的目的。

工作过程:当虫体从外部沿表面装饰层5向内进入,会因为表面装饰层5上的浸胶表面装饰纸的密封性而受阻,一旦虫体进入到有机玻璃层3,也会因为有机玻璃层3的机械强度而堵在外面,还将被樟木层4的香味而驱走,进而达到防虫驱虫的功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