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309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加气砖也叫做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非常的广泛,主要用在机械厂房和民用建筑中的墙体材料、填充墙、楼板和屋面板等承重墙材以及非承重材料和周围的填充围墙。目前加气砖已成为建筑材料行业的主导产品,国家已经逐步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逐渐取而代之的就是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砖。

加气砖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抗震能力强、加工性能好、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隔音性能好、适应性强的特点,可根据当地不同原材料,不同条件来量身定造,原材料来源广泛,可选择河沙、粉煤灰、矿砂等,因地制宜,可以废物利用,有利环保,真正变废为宝。

但现有的加气砖摔开后容易出现孔隙不均匀、大颗粒杂质的现象,造成加气砖局部受力不均而易分裂。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5219420U,公开日:2016.05.11,公开了一种用于加气砖料浆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在罐体中的搅拌装置本体,所述搅拌装置本体包括搅拌轴和框式搅拌叶,搅拌轴连接有安装于罐体顶部的主电机,所述框式搅拌叶安装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为空心轴,位于搅拌轴上部的侧壁上固定有副电机,所述副电机的电机轴伸入到搅拌轴内,所述搅拌轴的下方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部和搅拌轴内的电机轴相连,所述转盘上设有向上的挡条和向下依次排布的挡块,该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料浆进行充分搅拌,且利于后序清洗的加气砖料浆的搅拌装置。但该实用新型并没有涉及料浆搅拌前的生产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加气砖局部受力不均时容易开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它通过增加过滤装置,可以使生产的加气砖颗粒均匀。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包括上料机构、湿磨机构、暂存机构和过滤机构,其中:所述上料机构上料至湿磨机构,湿磨机构和过滤机构相通;经过滤机构过滤后的料浆直接通入暂存机构内部。通过过滤机构的设置,将湿磨后的料浆中的大颗粒过滤后,再通入暂存机构暂存,生产出的气砖颗粒均匀,无大颗粒影响气砖的受力均匀性,内部孔隙大小均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湿磨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接料口、进料口、球磨筒体和出料口,还包括提供球磨筒体转动动力的动力部;所述接料口外接上料机构的落料口;所述出料口外接过滤机构的入料口,形成统一的整体式结构,生产工艺通畅,效率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过滤机构为转筒式过滤,包括网筒、收料口、出渣管和收渣箱;所述网筒直接和出料口固定连接,并和球磨筒体同步转动;所述收料口固定于网筒的正下方,网筒过滤后的浆料通过和收料口相通的下料管通入暂存机构;所述出渣管的始端和网筒未端的出渣口相通,出渣管的末端出渣至收渣箱内。网筒可以和球磨筒体连接成一体,物料湿磨后直接进入网筒过滤,通过网筒将浆料和料渣分开,料渣还可以重复利用,生产成本低。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动力部包括传动式连接的电机、减速机、联轴器、皮带轴承、皮带、主轴承以及主动和被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固定于减速机的传动轴上,被动皮带轮固定于球磨筒体上。皮带式传动,网筒和球磨筒体的转动无间顿,磨料和过滤稳定性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主轴承为2个,分列球磨筒体的两侧,以提高球磨筒体湿磨的稳定性;所述皮带轴承也为2个,分列主动皮带轮的两侧,能够提高皮带轮转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主动和被动皮带轮的周边罩有皮带护圈,避免操作风险和杂物卷入皮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暂存机构为暂存池,设置在地面以下,利用料浆自重流下,制造和生产成本低;所述上料机构为提升机或皮带运输机,可以根据原料的上料位置进行相应的选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暂存池为密封池,避免杂物掉入料浆;密封盖中心处固定有搅拌杆下伸的搅拌器,避免料浆分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搅拌杆呈“土”字形,横杆长度略小于暂存池内径,搅拌范围大,避免搅拌死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暂存池外接出浆管和料浆泵将料浆泵往料浆罐,及时将料浆处理,避免长时间搅拌或静置。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在湿磨机构出料处外接过滤机构,将湿磨不彻底的大颗粒物料过滤,生产出的气砖受力均匀,内部孔隙大小也均匀一致;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网筒可以和球磨筒体连接成一体式结构,物料湿磨后直接进入网筒过滤,通过网筒将浆料和料渣分开,料渣还可以重复利用,生产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皮带式传动的网筒和球磨筒体的转动无间顿,磨料和过滤稳定性强;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主轴承分列球磨筒体的两侧,能够提高球磨筒体湿磨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皮带护圈的设置,可以避免操作风险和杂物卷入皮带;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暂存池设置在地面以下,利用料浆自重流下,制造和生产成本低;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暂存池为密封池,避免杂物掉入料浆;搅拌器可以避免料浆分层;

(8)本实用新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搅拌杆搅拌范围大,避免搅拌死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机构;2、湿磨机构;3、过滤机构;4、暂存机构;5、料浆罐;21、接料口;22、进料口;23、球磨筒体;24、动力部;25、皮带护圈;26、出料口;31、网筒;32、收料口;33、出渣管;34、收渣箱;35、下料管;41、暂存池;42、搅拌器;43、搅拌杆;44、料浆泵;45、出浆管;241、电机;242、减速机;243、联轴器;244、皮带轴承;245、皮带;246、主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料机构1、湿磨机构2、暂存机构4和过滤机构3,其中:上料机构1可以是提升机或皮带运输机,湿磨机构2可以是湿式球磨机,过滤机构3可以是滤网,暂存机构4可以是暂存罐,所述上料机构1上料至湿磨机构2,湿磨机构2和过滤机构3相通;经过滤机构3过滤后的料浆直接通入暂存机构4内部。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通过过滤机构3的设置,将湿磨后的料浆中的大颗粒过滤后,再通入暂存机构4暂存,生产出的气砖颗粒均匀,无大颗粒影响气砖的受力均匀性,内部孔隙大小均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湿磨机构2包括依次连通的接料口21、进料口22、球磨筒体23和出料口26,还包括提供球磨筒体23转动动力的动力部24;所述接料口21外接上料机构1的落料口;所述出料口26外接过滤机构3的入料口,形成统一的整体式结构,生产工艺通畅,效率高。过滤机构3为转筒式过滤,包括网筒31、收料口32、出渣管33和收渣箱34;所述网筒31直接和出料口26固定连接,并和球磨筒体23同步转动;所述收料口32固定于网筒31的正下方,网筒31过滤后的浆料通过和收料口32相通的下料管35通入暂存机构4;所述出渣管33的始端和网筒31未端的出渣口相通,出渣管33的末端出渣至收渣箱34内。网筒31可以和球磨筒体23连接成一体,物料湿磨后直接进入网筒31过滤,通过网筒31将浆料和料渣分开,料渣还可以重复利用,生产成本低。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动力部24包括传动式连接的电机241、减速机242、联轴器243、皮带轴承244、皮带245、主轴承246以及主动和被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固定于减速机242的传动轴上,被动皮带轮固定于球磨筒体23上。皮带式传动,网筒31和球磨筒体23的转动无间顿,磨料和过滤稳定性强。主轴承246可以设置为2个,分列球磨筒体23的两侧,以提高球磨筒体23湿磨的稳定性;所述皮带轴承244也为2个,分列主动皮带轮的两侧,能够提高皮带轮转动的稳定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3,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主动和被动皮带轮的周边罩有皮带护圈25,避免操作风险和杂物卷入皮带。暂存机构4为暂存池41,设置在地面以下,利用料浆自重流下,制造和生产成本低;所述上料机构1为提升机或皮带运输机,可以根据原料的上料位置进行相应的选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暂存池41为密封池,避免杂物掉入料浆;密封盖中心处固定有搅拌杆43下伸的搅拌器42,避免料浆分层。搅拌杆43呈“土”字形,横杆长度略小于暂存池41内径,搅拌范围大,避免搅拌死角。暂存池41外接出浆管45和料浆泵44将料浆泵往料浆罐5,及时将料浆处理,避免长时间搅拌或静置。料浆罐5也可以内置搅拌器,暂停生产时,启动搅拌器,避免料浆分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5,进行发泡改性料浆的制作,其生产工艺步骤为:

A、配料:取水泥、淀粉、铝粉,按4:2:1的重量配比配制,制得200公斤;

B、混合:将A步骤配制粉混合均匀后,加水搅拌均匀成初凝体,水的重量为80公斤;

C、入模:将初凝体平铺至模具中,铺盘量:4kg/m2

D、烘干:转入烘干机烘干后制得块状物料;

E、破碎:将块状物料投入破碎机进行破碎;

F、暂存:破碎后通过上料机构1提升上料至接料口21;

G、球磨:物料再经过进料口22后进入球磨筒体23进行湿式球磨,球磨后,在球磨筒体23内引料板的引导下,出料至出料口26;

H、过滤:球磨后物料通过出料口26出料至网筒31进行转筒式过滤;过滤过程中,球磨不完全的大颗粒物料通过出渣管33出料至收渣箱34回收后,返回上料机构1;

J、贮存:滤下物通过收料口32和下料管35通入暂存池41,再经出浆管45和料浆泵44将料浆泵往料浆罐5,制得发泡改性料浆。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制得的发泡改性料浆,将添加量比较少的铝粉进行放大和定位,充分利用水泥初凝放热促进淀粉改性过程中,将铝粉进行淀粉吸附性定位,避免了铝粉在后面的静置预养过程中由于密度不同而导致位置不稳定从而最终影响发泡位置的均匀性以及内部孔隙大小的均匀性。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6,进行发泡改性料浆的制作,其生产工艺步骤为:

A、配料:取水泥、淀粉、铝粉,按4:2:1的重量配比配制,制得200公斤;

B、混合:将A步骤配制粉混合均匀后,加水搅拌均匀成初凝体,水的重量为100公斤;

C、入模:将初凝体平铺至模具中,铺盘量:6kg/m2

D、速冻:转入速冻库快速冷冻;

E、冻干:转入50m2冻干面积的真空冷冻干燥仓内冻干后制得块状物料;该块料物料可以贮存备用,也可以进行后序的工艺步骤;

F、破碎:将块状物料投入破碎机进行破碎;

G、暂存:破碎后通过上料机构1提升上料至接料口21;

H、球磨:物料再经过进料口22后进入球磨筒体23进行湿式球磨,球磨后,在球磨筒体23内引料板的引导下,出料至出料口26;

I、过滤:球磨后物料通过出料口26出料至网筒31进行转筒式过滤;过滤过程中,球磨不完全的大颗粒物料通过出渣管33出料至收渣箱34回收后,返回上料机构1;

J、贮存:滤下物通过收料口32和下料管35通入暂存池41,再经出浆管45和料浆泵44将料浆泵往料浆罐5,制得发泡改性料浆。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制得的发泡改性料浆,相较于实施例6,用冻干的方法对初凝体进行脱水,虽然干燥成本有所增加,但球磨打浆更加容易,制得的铝粉定位更加均匀,还避免了烘干时水泥过早进入终凝期而导致预养不彻底。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6,进行发泡改性料浆的制作基本步骤同实施例7,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步骤C铺模厚度为3~4cm,本实施例中为3cm;步骤D中,速冻温度为-15~-18℃,速冻时间为40~60分钟,本实施例中为40分钟。

步骤E中,真空冷冻干燥仓内的真空冷冻干燥的曲线为:

a、升温期:10~15分钟内板温升温至100±5℃,抽真空至150Pa以内;

b、水分升华期:板温100℃保持1h,真空保持120±5Pa;

c、中温期:板温降至80℃保持2h,真空保持60~80Pa;

d、低温期:板温降至60℃保持2h,真空保持40~60Pa;

e、终温期:板温降至55℃、物料温度50±1℃,真空保持40~50Pa,板温和物料温度呈两条水平平行线保持30min后破真空出仓。

本实施例的加气砖料浆的生产装置制得的发泡改性料浆,先对初凝体进行冻干的工艺,是针对冻干前物料特性所定制,无需传统冻干工艺10几甚至20几个小时的冻干时间,制得的冻干发泡改性初凝体的制作成本不高于50%,但应用于加气砖的生产过程中,即由于铝粉料的放大式应用,大大缩短了搅拌和预养时间,经测定,浇注罐的搅拌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降至5分钟左右,预养时间由原来的1.5小时可以降至50分钟左右,降低了工艺成本,而制得的加气砖内气泡大小均匀,位置均匀,强度均匀,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气砖存在局部受力不均时容易开裂的问题。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