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8867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建造受环境影响小的优点。但是装配式建筑由预制混凝土枪版与主体钢架拼接,人后通过水泥砂浆砌筑而成。因此,预制混凝土墙板与主体钢架的接缝处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强度的重要部位。装配式建筑在发生地震等外力震动情况下,震动由地面传递到主体钢架。主体钢架随之震动,而墙板震动幅度通常小鱼钢架震动幅度,因此导致主体钢架与墙板连接处开裂,加固墙板与主体钢架的连接强度,保证墙板与钢架的震动幅度相同或相近。但上述方案,仅能使用在底层建筑上。若高层建筑,主体钢架过高,震动幅度逐步放大,现有连接件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的抗震性。

专利名称为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620927052. 8。该专利作为现有技术,采用传统的减震钢梁来提供减震,同时减震钢梁内部设置的橡胶阻尼件和橡胶阻尼件内部的曾江复合塑料柱皆属于相互之间面接触,面对震动时传递过于直接,吸震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混凝土墙板、主体钢架和减震部,还包括有第一、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了第一安装槽口和第二安装槽口,主体钢架通过第一安装槽口与第一连接件上螺纹连接,减震部、第二连接件及混凝土墙板通过第二安装槽口与第一连接件螺纹连接,减震部内部中空,且其以内接圆圆心为中心阵列的设置有橡胶分隔板,相邻的分隔板夹持形成容置槽,容置槽内壁圆周设置了具有波浪形的弹性体,容置槽内壁的弹性体之间摩擦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二连接件与混凝土墙板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以其内接圆圆心为中点在外壁阵列的设置有多个T字形滑动块,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混凝土墙板上设置有与T字形滑动块相配合的滑动凹槽,滑动凹槽的形状由滑动块的形状而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三连接件和第一、第二连接件及混凝土墙板接触的面上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动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均为软性可形变的减震材质,相比刚性的减震材料具有更好的吸振能力。同时舍弃了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而是采用滑动块与滑动槽滑动配合的方式进行紧固,快捷高效,工作量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混凝土墙板1、主体钢架2和减震部3,还包括有第一、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 4设置了第一安装槽口401和第二安装槽口402,主体钢架2通过第一安装槽口401与第一连接件4上螺纹连接,减震部3、第二连接件5及混凝土墙板1通过第二安装槽口402与第一连接件4螺纹连接,减震部3内部中空,且其以内接圆圆心为中心阵列的设置有橡胶分隔板7,相邻的分隔板7夹持形成容置槽8,容置槽8内壁圆周设置了具有波浪形的弹性体9,容置槽8内壁的弹性体9之间摩擦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专利号为201620927052.8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部分技术方案与该现有技术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减震钢梁替换为具有内部中空的减震部3,在主体钢架2通过现有技术在的化学锚固的方式与第一连接件4连接后,将减震部3插入第一连接件4中且也通过化学锚固的方式连接。该减震部3本体采用具有弹性的材质,优选为TPU材质,其内部被橡胶分隔板7分隔成多个容置槽8,如图5所示的减震部3是方形结构,橡胶分隔板7的交点是内接圆圆心点,故而容置槽8优选为以橡胶分隔板7为轴对称设置的。橡胶分隔板7内壁上均设置有波浪形的弹性体9,作为以缓冲为主要目的的弹性体9也可优选采用TPU材质,波浪形形状所起到的具体效果与跑鞋鞋底部的波浪形缓冲结构的效果相类似。减震部3代替了现有技术的减震钢梁,用软性的形变吸收了振动。

优选的,第二连接件5与混凝土墙板1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6以其内接圆圆心为中点在外壁阵列的设置有多个T字形滑动块10,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及混凝土墙板1上设置有与T字形滑动块10相配合的滑动凹槽11,滑动凹槽11的形状由滑动块10的形状而定。现有技术中的螺栓连接在使用中复杂,工作量大。第一、第二连接件与混凝土墙板1上均设置有滑动凹槽11,当三者组合在一起时所构成的方形空间可容纳第三连接件6,且第三连接件6周围设置的英文字母T字形形状滑动块10可滑动的插入滑动凹槽11 内。具体使用时,先将第一连接件4与第二连接件5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化学锚固,然后将第三连接件6从上述两者的滑动凹槽11插入,再将混凝土墙板1通过滑动凹槽11与第三连接件6连接,完成装配。

优选的,第三连接件6和第一、第二连接件及混凝土墙板1接触的面上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动块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