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瓷砖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051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瓷砖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层状发热瓷砖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热瓷砖复合机。



背景技术:

发热瓷砖是通过在传统的瓷砖基础上加装发热装置,使铺设的瓷砖发出热量来取暖,多用于地面供暖。现有的发热瓷砖包括两层结构,一层陶瓷体,一层泡沫层(保温层),陶瓷体和泡沫层之间设有加热片,一般陶瓷体和泡沫层均单独生产,在发热瓷砖中直接使用成品。因此,发热瓷砖的主要生产工艺,就是将上述陶瓷体、加热片、保温层按一定时间、温度、压力来压制成型。目前,该种瓷砖的生产方法,是通过人工方式将陶瓷体、保温层两层结构与加热片进行粘结,再将单片或多片粘结好的半成品转移至压制机构进行压制。这种传统制造发热瓷砖的方式需要频繁移动物料,费时费力,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尺寸不精确,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此外,因上述粘结、按压是通过手工方式,或者手工操作机器来完成,其易受操作者主观因素影响,导致产品品质不一,影响后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发热瓷砖复合机,其具有硬性的碾轧机构,能够以恒定的压力,以及时间、温度,将陶瓷体、加热片、保温层压制成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热瓷砖复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粘结部、碾轧部、出料部,粘结部用于排布陶瓷体和保温层,并将发热片置入陶瓷体与保温层之间;碾轧部与粘结部联接,用于将粘结好的发热瓷砖半成品碾轧、成型;出料部与碾轧部联接,用于接收发热瓷砖成品;

粘结部包括底座Ⅰ、支架Ⅰ、滚轴Ⅰ,底座Ⅰ为长方体形基座结构,支架Ⅰ设在底座Ⅰ的底部,用于支撑底座Ⅰ并使其顶面抬起;滚轴Ⅰ设在底座Ⅰ的顶面,滚轴Ⅰ的轴向与底座Ⅰ顶面的宽度方向平行、与长度方向垂直;滚轴Ⅰ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Ⅰ上;相邻两滚轴Ⅰ之间、滚轴Ⅰ两侧设有限位轮;限位轮的轴向与底座Ⅰ的顶面垂直,即限位轮垂直安装在底座Ⅰ的顶面上;

碾轧部包括底座Ⅱ、支架Ⅱ、滚轴Ⅱ,底座Ⅱ为长方体形基座结构,支架Ⅱ设在底座Ⅱ的底部,用于支撑、抬起底座Ⅱ;底座Ⅱ两侧设有挡板,挡板竖立在底座Ⅱ上,挡板长度与底座Ⅱ相等,挡板上设有缺口;滚轴Ⅱ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安装在挡板的缺口内,滚轴Ⅱ与连接板之间设有轴承;

缺口内设有上下两个滚轴Ⅱ,分别为上滚轴、下滚轴,上滚轴和下滚轴同侧的连接板之间设有调节螺栓;

出料部包括底座Ⅲ、支架Ⅲ、滚轴Ⅲ,底座Ⅲ为长方体形基座结构,支架Ⅲ设在底座Ⅲ的底部,用于支撑底座Ⅲ并使其顶面抬起;滚轴Ⅲ设在底座Ⅲ的顶面,滚轴Ⅲ的轴向与底座Ⅲ顶面的宽度方向平行、与长度方向垂直;滚轴Ⅲ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Ⅲ上。

所述滚轴Ⅰ和/或上滚轴和/或下滚轴和/或滚轴Ⅲ和/或限位轮设有多个。

所述滚轴Ⅰ和/或上滚轴和/或滚轴Ⅲ和/或限位轮采用刚性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下滚轴表面设有一层由硅胶材料制成的硅胶层。

所述支架Ⅰ和/或支架Ⅱ和/或支架Ⅲ设有调高装置。

所述调高装置包括主螺栓、楔形块,支架Ⅰ和/或支架Ⅱ和/或支架Ⅲ分为上支架和下支架两部分,主螺栓设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的中间位置,上支架底部、下支架顶部设有与主螺栓匹配的螺孔,上支架和下支架与主螺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主螺栓周面设有至少两个楔形块。

所述滚轴Ⅰ的上沿所在平面与下滚轴的上沿所在平面和滚轴Ⅲ的上沿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连接板两侧设有凹形槽,连接板通过凹形槽与挡板的缺口滑动配合;凹形槽上设有紧固螺栓。

所述相邻两个上滚轴和/或相邻两个下滚轴之间设有加热棒,加热棒两端安装在挡板上,挡板上设有调节孔、调节杆,用于调节加热棒的高度。

所述碾轧部设有外壳,用于保持碾轧部的内部温度。

所述滚轴Ⅰ和/或上滚轴和/或下滚轴和/或滚轴Ⅲ之间设有联动装置,碾轧部和/或粘结部设有电动机,电动机驱动联动装置转动。

所述上滚轴与下滚轴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上滚轴与下滚轴之间的压力和/或温度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组轧辊及与之配套的输送滚轴、出料滚轴,通过其联动装置,将陶瓷体、加热片、保温层自动排布、碾轧、出料,实现流水作业,大大提高了发热瓷砖的生产效率;配合碾轧部的加热装置,可大幅缩短发热瓷砖轧制、复合过程用时。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维护和制造成本低,功能完善,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调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粘结部 11底座Ⅰ 12支架Ⅰ 13滚轴Ⅰ 14限位轮

2碾轧部 21底座Ⅱ 211挡板 212缺口 22支架Ⅱ 23滚轴Ⅱ 231上滚轴 232下滚轴 24连接板 241凹形槽 242紧固螺栓 25调节螺栓 26加热棒 261调节孔 27外壳

3出料部 31底座Ⅲ 32支架Ⅲ 33滚轴Ⅲ

4调高装置 41主螺栓 42楔形块 43上支架 44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发热瓷砖复合机,包括粘结部、碾轧部、出料部,粘结部用于排布陶瓷体和保温层,并将发热片置入陶瓷体与保温层之间;碾轧部与粘结部联接,用于将粘结好的发热瓷砖半成品碾轧、成型;出料部与碾轧部联接,用于接收发热瓷砖成品;

粘结部包括底座Ⅰ、支架Ⅰ、滚轴Ⅰ,底座Ⅰ为长方体形基座结构,支架Ⅰ设在底座Ⅰ的底部,用于支撑底座Ⅰ并使其顶面抬起;滚轴Ⅰ设在底座Ⅰ的顶面,滚轴Ⅰ的轴向与底座Ⅰ顶面的宽度方向平行、与长度方向垂直;滚轴Ⅰ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Ⅰ上;相邻两滚轴Ⅰ之间、滚轴Ⅰ两侧设有限位轮;限位轮的轴向与底座Ⅰ的顶面垂直,即限位轮垂直安装在底座Ⅰ的顶面上;

碾轧部包括底座Ⅱ、支架Ⅱ、滚轴Ⅱ,底座Ⅱ为长方体形基座结构,支架Ⅱ设在底座Ⅱ的底部,用于支撑、抬起底座Ⅱ;底座Ⅱ两侧设有挡板,挡板竖立在底座Ⅱ上,挡板长度与底座Ⅱ相等,挡板上设有缺口;滚轴Ⅱ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安装在挡板的缺口内,滚轴Ⅱ与连接板之间设有轴承(图中未示出);

缺口内设有上下两个滚轴Ⅱ,分别为上滚轴、下滚轴,上滚轴和下滚轴同侧的连接板之间设有调节螺栓;

出料部包括底座Ⅲ、支架Ⅲ、滚轴Ⅲ,底座Ⅲ为长方体形基座结构,支架Ⅲ设在底座Ⅲ的底部,用于支撑底座Ⅲ并使其顶面抬起;滚轴Ⅲ设在底座Ⅲ的顶面,滚轴Ⅲ的轴向与底座Ⅲ顶面的宽度方向平行、与长度方向垂直;滚轴Ⅲ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Ⅲ上。

所述滚轴Ⅰ和/或上滚轴和/或下滚轴和/或滚轴Ⅲ和/或限位轮设有多个。

所述滚轴Ⅰ和/或上滚轴和/或滚轴Ⅲ和/或限位轮采用刚性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下滚轴表面设有一层由硅胶材料制成的硅胶层。

所述支架Ⅰ和/或支架Ⅱ和/或支架Ⅲ设有调高装置。

所述调高装置包括主螺栓、楔形块,支架Ⅰ和/或支架Ⅱ和/或支架Ⅲ分为上支架和下支架两部分,主螺栓设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的中间位置,上支架底部、下支架顶部设有与主螺栓匹配的螺孔,上支架和下支架与主螺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主螺栓周面设有至少两个楔形块。

所述滚轴Ⅰ的上沿所在平面与下滚轴的上沿所在平面和滚轴Ⅲ的上沿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连接板两侧设有凹形槽,连接板通过凹形槽与挡板的缺口滑动配合;凹形槽上设有紧固螺栓。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相邻两个上滚轴和/或相邻两个下滚轴之间设有加热棒,加热棒两端安装在挡板上,挡板上设有调节孔、调节杆(图中未示出),用于调节加热棒的高度。所述调节杆可以是常规的螺栓调节装置,或其他任何已知的调节装置。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碾轧部设有外壳,用于保持碾轧部的内部温度。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滚轴Ⅰ和/或上滚轴和/或下滚轴和/或滚轴Ⅲ之间设有联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碾轧部和/或粘结部设有电动机(图中未示出),电动机驱动联动装置转动。所述联动装置,是指可以将上述滚轴Ⅰ、上滚轴、下滚轴、滚轴Ⅲ同步转动起来的装置,可以是两两相连的链条、齿条、连杆、皮带等传动装置,或者其他齿轮传动装置;上述联动装置受电动机驱动,从而同步转动,以实现发热瓷砖及相应的物料在所述发热瓷砖复合机的流水线上同步移动,进行流水作业。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上滚轴与下滚轴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图中均未示出),用于监测上滚轴与下滚轴之间的压力和/或温度参数。在所述发热瓷砖复合机上,还设有控制系统,其可以通过单片机、PLC等微控制器控制操作;上述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可以将复合机碾轧部内的压力和温度参数传输给控制系统,微控制器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进行逻辑判断,并给出相应指令或提示信息。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