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中成型机的震动式成型底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050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基于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中成型机的震动式成型底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基于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中成型机的震动式成型底模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骨架新型环保建材产品,简称钢骨架建材,是一种用钢丝编织成产品(砖、砌块、板等)的“骨架”,然后填充相应自保温(或非自保温)材料,最后通过静压及微振动、低温复合干燥等物理技术成型的建材产品。其产品本体是采用一些粉状材料和颗粒状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珍珠岩、蛭石、陶粒、矿渣及各类工农业、工程废渣等废弃物)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后压制成型制得,常规的方式是将骨架和混合后的填充材料加入到模具中静压成型,如发明人此前申请过的CN201520465369专利和CN201520465382专利,是生产钢丝骨架保温砌块的成型设备,经过实际生产的检验,现有的这种静压成型设备由于布料时的不均匀性,以及颗粒状材料相互之间的挤压限制作用,导致在压制时钢丝骨架保温砌块产品可能出现局部紧实度不够的情况,使得产品在烘干后出现边角散裂的情况,影响产品质量,基于此,本申请进行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型产品紧实度高、产品质量好的基于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中成型机的震动式成型底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中成型机的震动式成型底模装置,包括设置于成型机下部的底座,开设于底座上的震动槽,安置于震动槽内的震动块,均匀布置于震动块底部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缓冲件,横向设置于震动块下侧的旋转轴,设置于旋转轴上并与震动块底部接触的震动凸轮,为旋转轴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安置于底座上的底模框,以及设置于底模框内的底模板,其中,震动凸轮至少具有两个,并在震动块底部均匀布置;所述震动块的面积小于底模板的面积。

为了使震动块协调受力,所述旋转轴为并排的两根,且两根旋转轴上设置的震动凸轮错位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震动块之间设有导向件。

并且,所述震动槽上侧设有缓冲限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钢骨架建材原料压制过程的缺陷,对放置底模的底座进行改进,利用驱动电机作用,通过旋转轴和震动凸轮使震动块产生升降,从而在钢骨架建材产品压制时对底模板产生震动效果,使其上的底模板和原料发生轻微抖动,配合成型机的静压作用,促使原料中的颗粒状材料均匀分散开,与粉料共同形成紧实致密的块状或板状产品,有效避免了产品在后续过程中局部散裂,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成品率,并且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基于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中成型机的震动式成型底模装置,包括设置于成型机下部的底座3,开设于底座上的震动槽4,安置于震动槽内的震动块5,均匀布置于震动块底部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缓冲件6,横向设置于震动块下侧的旋转轴7,设置于旋转轴上并与震动块底部接触的震动凸轮8,为旋转轴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10和减速器9,安置于底座上的底模框1,以及设置于底模框内的底模板2,其中,震动凸轮至少具有两个,并在震动块底部均匀布置;所述震动块的面积小于底模板的面积。为了保证震动块连接稳定,所述底座与震动块之间设有导向件11,并且,所述震动槽上侧设有缓冲限位件12。为了使震动块协调受力,所述旋转轴为并排的两根,且两根旋转轴上设置的震动凸轮错位布置。

对于震动块,可设计为一个大块形式,也可以设计为多个小块形式,如大块形式将震动块和震动槽的面积设计来小于底模板面积,布置于底座中部或靠近底模框进料的一侧,若为小块形式,则震动槽在底座上均匀布置(如布置为九宫格),震动块相应设置,对应的震动凸轮则需要针对每个震动块,而不同位置的震动凸轮可采用错位形式,使底座表面产生的震动为起伏状。

本实用新型在成型机向底模框内填装原料时/后使用,填装原料时可促进底模框内的原料布料,填装好原料后在成型机压制过程中配合压力的抖动使原料紧密聚合,提高钢骨架建材产品的密实度,从而提高钢骨架建材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