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0283发布日期:2018-06-02 06:34阅读:19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主要形式,具有“轻、快、好、省”的优点,采用预制板将大大减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现场作业量和建筑垃圾,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也更环保。探索预制板与预制板、钢梁的连接以达到等同于现浇板与钢梁的连接,以确保楼板的整体性和水平力的传递是必要的。

现有的预制板与预制板、预制板与钢梁的连接有采用连接套筒、预埋钢板、预埋角钢等方式来实现,但是这些连接方案存在施工复杂、需要现场焊接、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楼板整体性差、易渗漏等问题,而且施工速度慢,达不到快速装配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预制板,以解决现有预制板与梁连接施工复杂、需要现场焊接以及施工慢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预制板,包括预制板,所述预制板内具有板面筋和板底筋,定义该预制板与梁连接的端面为结合面,所述预制板内的多根板面筋延伸结合面外并形成第一环状结构,所述预制板内的多根板底筋延伸至结合面外并形成第二环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状结构为板面筋直接弯折成“U”字型的结构,并且该板面筋的末端位于预制板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环状结构为板底筋直接弯折成“U”字型的结构,并且该板底筋的末端位于预制板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状结构和第二环状结构在结合面上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预制板结合面的两端上各设有两个槽形连接件,所述槽形连接件的一侧板预埋在预制板内,另一侧板外露在结合面外,所述槽形连接件的底板和外露的侧板上都预留有连接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结合面为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预制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预制板的U形板底筋套在梁上的抗剪连接件上,预制板与预制板之间通过板面连接钢筋连接在一起,不需要进行现场焊接,整个施工简单方便,能够进行快速的安装,并且在浇筑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后具有等同于现浇板的抗剪能力和整体性,另外该预制板外露的板面筋和板底筋弯折呈U型,没有尖锐物外露出来,能够确保吊装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实施例1中的新型预制板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实施例1中的新型预制板和梁的连接剖视图。

图3示出了实施例2中的新型预制板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实施例2中的槽形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实施例2中的新型预制板和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6示出了实施例1中的新型预制板和梁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实施例2中的新型预制板和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预制板,包括预制板1,所述预制板内具有板面筋10和板底筋12,定义该预制板与梁连接的端面为结合面1a,所述预制板内的多根板面筋10延伸结合面外并形成第一环状结构100,所述预制板内的多根板底筋延伸至结合面外并形成第二环状结构120。在预制板制作时,将板底筋12和板面筋10均制作成带连接环的钢筋并外露,在板面筋10和板底筋12间距较小时,也可以隔一根制作成带连接环的钢筋,用于板面连接钢筋3的连接,预制板和梁的连接以及预制板和预制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在实施例3中再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2,其中所述第一环状结构100为板面筋10直接弯折成“U”字型的结构,并且该板面筋的末端位于预制板内,使得该第一环状结构100和板面连接钢筋3和另一块预制板上的第一环状结构100连接时,具有更好的稳固性。其中为了便于当板面连接钢筋3的连接,两块预制板吊装在梁2上时,两个第一环状结构之间还存有一段距离。

同样的,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二环状结构120为板底筋12直接弯折成“U”字型的结构,并且该板底筋12的末端位于预制板内。当两块预制板吊装在梁2上时,梁2上的抗剪连接件4位于第二环状结构120内,带第二环状结构120的板底筋12套在抗剪连接件4上,使其在浇筑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前有利于减少对梁的偏心弯矩。

参考图1,所述第一环状结构100和第二环状结构120在结合面1a上错位设置,以便于安装时的施工。

参考图2,所述结合面为粗糙面,以便于和浇筑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形成整体。

实施例2

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预制板,该预制板和实施例1中的预制板结构大致相同,其差别点在于,所述预制板结合面的两端上各设有两个槽形连接件5,同处一端上的两个槽形连接件5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的设置,所述槽形连接件5的一侧板预埋在预制板内,另一侧板外露在结合面外,所述槽形连接件5的底板和外露的侧板上都预留有连接螺栓孔50。其中预埋在预制板内的一侧板还可以通过预埋钢筋52预埋在预制板内。参考图5,底板上的连接螺栓孔50是用于和梁连接用的,外露在结合面外的侧板上的连接螺栓孔50是用于和另一块预制板上的槽形连接件5相连接的。

其中,参考图3-图5和图7,位于结合面最外侧的槽形连接件5与预制板板边的距离S不大于200mm。所述槽形连接件5外露在结合面外的宽度为W1,所述连接件拼接侧翼的高度为H1,钢梁翼缘宽度为W2,预制板的厚度为D1,预制板支承在钢梁上的宽度为b,其中b不小于20mm,W1=0.5W2-b-2mm,H1=D1-25mm。

槽形连接件5的设置可以便于预制板和梁之间的临时固定以及预制板和预制板之间的临时固定,该槽形连接件的施工方式在下面再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供的预制板与梁连接的施工方法如下,其中梁可以是钢梁或者混凝土梁,以下以钢梁为例进行说明。

参考图2和图6,图2和图6中示出的是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预制板1和梁2进行连接的示意图,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梁2和预制板1,其中预制板为实施例1中的预制板,预制板1上具有由板面筋直接形成的第一环状结构100和由板底筋直接形成的第二环状结构120,所述梁上预先焊接有抗剪连接件4;

S2、吊装预制板1,吊装好后,用板面连接钢筋3将二块预制板上的第一环状结构100连接在一起,第二环状结构120套在抗剪连接件4上;参考图6和图7,其中预制板1支承在梁2上的部分b不小于20mm,以确保预制板1和梁2之间有很好的支撑;

S3、布好分布筋6,最后浇筑微膨胀细石混凝土7,使预制板1与梁2以及预制板与预制板之间连接成整体。

这样通过结合面的粗糙面、板底筋的有效锚固、板面连接钢筋的连接和抗剪连接件以及后浇筑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形成有效的后浇钢筋混凝土带,将预制板与预制板、钢梁连接成整体。该施工方法不需要进行现场焊接,整个施工简单方便,能够进行快速的安装,并且在浇筑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后具有等同于现浇板的抗剪能力和整体性,另外预制板外露的板面筋和板底筋都弯折呈U型,没有尖锐物外露出来,能够确保吊装时的安全。

参考图5和图7,图5和图7中示出的是实施例2中所提供的预制板1和梁2进行连接的示意图,其施工方法和上述的施工方法大致相同,其差别点在于,在步骤S2中还增加了步骤S20:在预制板吊装完成后,用连接螺栓8将槽形连接件5和梁2(梁上预留有螺孔)连接在一起,用连接螺栓8将两块预制板上的槽形连接件5连接在一起,预制板吊装完后,先初拧连接螺栓,待预制板定位无误后,连接螺栓再紧固到位,施工时也不需要进行现场焊接或者高空仰焊等步骤,使得预制板能更安全的临时固定在钢梁上,且加强了预制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