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吊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573发布日期:2018-07-11 01:49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吊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下吊点结构,由于其与架体内立杆或导轨连接的孔直接是开有竖向方管上,当用螺栓固定在架体上时,竖向方管受压后会产生压扁变形,影响结构强度,导致多次拆卸后,无法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在保证安装的前提下,提高下吊点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多次拆卸重复使用的下吊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下吊点结构,包括上、下两要根横向方管和左、右两根竖向方管焊接成的框架,所述竖向方管与横向方管交结处焊接有固定孔板,所述固定孔板为向上或者下外伸出的结构,在固定孔板与竖向方管、横向方管的交结点外侧焊接有贴板。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横向方管搭接在竖向方管的端头,所述固定孔板的一侧焊接于横向方管的外侧。

进一步的:在竖向方管的中部焊接有竖管贴板,在竖管贴板开有通孔,该通孔连通竖向方管中部的与架体内立杆或导轨连接孔B。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螺栓是固定有贴板1上,不会产生变形,可以多次拆卸使用,结构稳定可靠,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为贴板, 2为横向方管, 3为吊耳, 4为三角筋板, 5为固定孔板, 6为竖向方管, 7为斜支撑方管, 8加强方管, 9为加强板; 10为竖管贴板,11为电动葫芦,12为吊板,13为竖向内立杆,14为销轴,15为下吊点与导轨的连接螺栓,16为下吊点与竖向内立管的连接螺栓,17为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两要根横向方管2和左、右两根竖向方管6焊接成的框架,所述竖向方管6与横向方管2交结处焊接有固定孔板5,所述固定孔板5为向上或者下外伸出的结构,在固定孔板5与竖向方管6、横向方管2的交结点外侧焊接有贴板1;所述横向方管2搭接在竖向方管6的端头,所述固定孔板5的一侧焊接于横向方管2的外侧;在竖向方管的中部焊接有竖管贴板10,在竖管贴板10开有通孔,该通孔连通竖向方管6中部的与架体内立杆或导轨连接孔B。

本实施例中,贴板1焊接在横向方管2、固定孔板5上,作用是为了加强固定孔板5的受力面积,也起到增强固定孔板5的强度;横向方管2与贴板1、三角筋板4、固定孔板5、竖向主管6、斜支撑方管7焊接在一起,吊耳3焊接在加强板9上,三角筋板4焊接在横向方管2、吊耳3、加强板9上,固定孔板5与贴板1、横向方管2、竖向方管6焊接在一起,竖向方管6与贴板1、横向方管2、斜支撑方管7焊接在一起,斜方管7与横向方管2、竖向方管6、加强板9焊接在一起,加强方管8与横向方管2、加强板9焊接在一起,加强板9与横向方管2、吊耳3、三角筋板4、斜支撑方管7、加强方管8焊接在一起,竖管贴板10焊接在竖向方管6。

吊耳3上有一个圆形通孔,用于与电动葫芦吊板连接,固定孔板5上有一个圆形孔,用于固定在架体上,竖向方管6有一圆形通孔,并与竖管贴板10上的圆孔的孔同心,用于固定在架体上,竖管贴板10是为了加强竖向方管6上孔的强度,防止螺栓压变形方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结构如图2所示,电动葫芦11钩住吊板12,吊板12的下端用销轴14连接在吊耳3的孔A,本实用新型两侧的三个孔B,其中一个位于竖向方管中部,两个位于固定孔板上;用下吊点与导轨的连接螺栓15从竖向方管中部的孔连接导轨,用下吊点与竖向内立管的连接螺栓16从固定孔板上的孔连接竖向内立管,形成牢固的下吊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