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浆池防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7656发布日期:2018-08-17 19:28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浆加工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应用于水泥浆池的预防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任楼煤矿井下地质钻孔施工中需用泥浆进行护壁或注浆封堵,泥浆量需求大;水泥浆是两相流液体,但随着储存时间增加,悬浮物会发生沉淀,使泥浆池中的浆液浓度不一,以致发生软沉淀,防沉淀技术的研究成为重要方面,特别是在Ⅱ51轨道大巷注浆封堵过程中,泥浆需求量更大,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

1、为防止浆液沉淀,采用人工搅动浆液,搅拌时要用事先将软管一头接压风、一头揭6分的钢管上,有人工拿着对泥浆池内各个部分插入吹浆,以防泥浆沉淀,这样人工搅拌的浆液不均匀且劳动强度大;

2、搅拌时由于采用人工操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安全系数低,易造成软管伤人事故;

3、施工中搅拌好的浆液倒入泥浆池内,泥浆在泥浆池内很快产生沉淀,特别是在注浆泵出现故障时,搅拌好的浆液因不能及时使用,致使泥浆沉淀现象特别明显,导致材料浪费;

鉴于以上原因,研制水泥浆下防沉淀装置,是防止浆液沉淀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水泥浆池防沉淀装置,提高浆液的使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及保障职工安全,以解决浆液沉淀及浪费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泥浆池防沉淀装置,包括多根钢管机架组成的站管,所述站管竖直设置于水泥浆池中,所述站管上部设置风机和截止阀,所述截止阀和风机高度均设置高于水泥浆池的液体面,所述站管底部连接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设置于水泥浆池池底排布多条,所述通气管道通过夹箍固定于池底,所述通气管道设置出气孔。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站管设置数量为3根。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截止阀为手动阀,或/和电磁阀。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通气管道为钢管,或/和软管。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出气孔设置滤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

1、安全性能大大高;采用本质安全设计,将此套装置放入池内,通过利用各零部件两两焊接使之整套设备牢固可靠,操作灵活,有效避免了施工中人工手持压风管对浆液搅拌时造成人员受伤等事故的发生,杜绝施工期间的不安全因素。

2、员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使用此套装置,不需要为防止浆液沉淀采用人力把持着压风管对浆液吹动,只需将此套装置放入泥浆池内,根据泥浆池内的浆液多少,利用球阀控制风量就可对浆液自行吹动就能达到防止浆液沉淀目的。

3、减少了对泥浆池的清理次数,同时也缩短了清理时间;通过使用该装置,由原来班班清理减少为一个礼拜清理一次,且清理时间只需2小时。

4、提高了泥浆的使用率、减少了材料浪费;对浆液全面均匀吹动防止浆液沉淀,最终达到浆液充分利用,提高了物料的利用率。

5、功效显著提高,为防止浆液沉淀每班节约两人对浆液搅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泥浆池防沉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水泥浆池防沉淀装置,包括多根钢管机架组成的站管01,所述站管01竖直设置于水泥浆池中,所述站管上部设置风机02和截止阀03,所述截止阀03和风机02高度均设置高于水泥浆池的液体面,所述站管底部连接通气管道04,所述通气管道04设置于水泥浆池池底排布多条,所述通气管道04通过夹箍固定于池底,所述通气管道04设置出气孔05。

具体的,本实施例布置的所述站管01设置数量为3根,这里并不对站管数量作具体限定,根据水泥浆池的大小定义设置。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截止阀03为手动阀,或/和电磁阀。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通气管道04为钢管,或/和软管。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出气孔05设置滤网。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采用的水泥浆下防沉淀装置机构用七根6*1700mm钢管焊接组成,其中两根为站管,站管上焊接球阀;四根为矩形两两首尾相连焊接,矩形中间在焊接一根钢管,且每根钢管都间隔的割有4个直径不大于5mm孔,以便打开球阀时压风能从孔内吹出,使用时,将此套装置连接好预先放入泥浆池内,用软管将球阀和压风管路连接,打开控制阀就可使该装置自行工作。

本实施例自制的水泥浆下防沉淀装置能全方位吹动浆液,彻底解决浆液沉淀现象,安全性高,装置使用平稳,性能可靠,经济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和搬运,操作使用方便、节约时间、节省人员等特点。因此,广泛推广应用该项装置,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也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