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8406发布日期:2018-08-08 08:5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泳池清洗装置,特别是涉及水下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泳池清洗机在捞出水面过程中,机器整体质量大,需要消耗比较大的体力,究其原因是机器内部积累了大量的水,无法排除到机身外部或者排水速度比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打捞清洗机器人时因机器人内部积水无法排出或排出较慢,导致机器整体质量较大而消耗较大体力的问题,提供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

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用于在机器人被打捞时排出机身内的水;

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机身底部且靠近出水口处,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并能够在所述清洁机器人被捞出水面时解除封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数量为多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出水口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为柔性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连接于机身底部表面,活动部可相对于机身摆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固定部和活动部衔接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为一体结构,且所述连接部厚度相较于固定部和活动部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有至少一个凸起,嵌合固定于机身底部外表面与凸起相对应的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机身底部的底盖板,底盖板上设置有与出水口一一对应的出水网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网口由至少一个出水孔组成,出水孔的孔径小于出水口的内径。

上述水下清洁机器人,在机身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和密封结构,机器人在水下工作时,密封结构将出水口封闭,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而在机器人被捞出水面时,密封结构解除对出水口的封闭,机身内的水能够从出水口排出,机器整体质量减小,有利于减小打捞时的提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整体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有底盖板的清洁机器人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所述水下清洁机器人能够对泳池底部及/或四壁进行清洁,并能够过滤池水中的杂物、碎屑等。所述水下清洁机器人包括机身100、把手200、行走机构300、过滤装置400和密封结构500。

所述机身100内形成有容置腔101以及与所述容置腔101连通的主机排水口10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排水口102开设于所述机身100背离底部的一侧表面;所述机身100底部还设置有主机进水口103,所述主机进水口103连通到所述过滤装置400;所述机身100内还设置有水泵,通过所述水泵的吸引力将带有杂物、碎屑的污水经主机进水口103吸入所述过滤装置400,以及将容置腔101内的水从主机排水口102排出;所述机身100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水口104,所述出水口104将所述容置腔101与所述机身100的外部连通,用于在所述清洁机器人被打捞时将容置腔101内的水排出至所述机身100的外部。可以理解,所述出水口104的设置满足力学平衡,进而保证所述清洁机器人被打捞时整体姿态的平衡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口104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所述机身100的底部中心对称设置。

可以理解,所述出水口104的数量可以依据不同需求而变化,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所述把手200设置在所述机身100背离底部的一侧表面,用于提拉所述清洁机器人。

所述行走机构300设置在所述机身100的底部,用于驱使所述清洁机器人在水中运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机构300包括设置在机身100前后位置各两个完全相同的、并排排列的滚筒301以及设置在机身100左右两侧的、连接前后相对位置的两个滚筒301的履带传送装置302,所述行走机构300的滚筒301上设置有毛刷,用于在行走的同时对泳池底部和/或四壁进行清洁。

所述过滤装置400从所述机身100的外表面嵌入所述容置腔101,用于对污水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水汇聚到容置腔101内。具体地,所述过滤装置400与所述机身100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以便在所述清洁机器人不工作时,取出所述过滤装置400进行清洗。

当清洁机器人在水下正常工作时,在水泵作用下,所述清洁机器人将带有杂物、碎屑的污水从主机进水口103吸入过滤装置400内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水汇聚到容置腔101内,最终通过水泵的吸引力将容置腔101内的水从主机排水口102排出至机身100的外部;当清洁机器人被捞出水面时,其容置腔101内积存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从机身100底部的出水口104排出至机身100的外部以减小打捞清洁机器人时的提拉力。

所述密封结构500一一对应于所述出水口104设置,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在水下工作时封闭所述出水口104并能够在所述清洁机器人被捞出水面时解除封闭。所述密封结构500一一对应关系即所述密封结构500与对应的出水口104形状相似,所述密封结构500大小与对应的出水口104大小匹配且略大于对应出水口104,使得所述密封结构500完全覆盖住所述出水口104且较出水口104边缘略有盈余。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结构500的数量为两个。具体的,所述密封结构500设置于所述机身100底部的外表面,其一端相对于所述机身100固定且靠近对应出水口104,另一端可相对于所述机身100摆动,当所述密封结构500朝向所述机身100摆动时,能够封闭所述出水口104,当所述密封结构500远离机身100摆动时,能够解除对所述出水口104的封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结构500为柔性密封件。可以理解,所述柔性密封件由柔性材料制成,因其可变形性,容易在水泵吸引力作用下封闭出水口104或者在水的重力作用下解除封闭。当所述清洁机器人在水里正常工作时,所述密封结构500与机身100底部基本平行,并且在水泵吸引力作用下将出水口104密封,使得所述清洁机器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水及水中的杂物不会从出水口104进入到容置腔101,只能从主机进水口103进入到过滤装置400,确保过滤的效率。当所述清洁机器人被捞出水面时,所述密封结构500在容置腔101内水的压力作用下会打开,即解除对所述出水口104的封闭,容置腔101内的水能够从出水口104排出,使清洁机器人整体质量减小,以减小打捞所述清洁机器人时的提拉力。

如图3所示,具体地,所述密封结构500包括固定部501、活动部502和连接部503。所述固定部501靠近对应的出水口104固定于所述机身100底部表面,所述活动部502相对于所述固定部501活动,以封闭所述出水口104或者解除对出水口104的封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50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5011,所述凸起5011为中部具有凸台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机身100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5011相对应的圆柱形凹槽,所述凸起5011嵌合固定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活动部502与所述出水口104大小、尺寸及形状一一对应,即活动部502与对应的出水口104形状相似,活动部502大小与对应的出水口104大小匹配且略大于对应出水口104,使得所述活动部502可以完全覆盖住所述出水口104且较出水口104边缘略有盈余。所述连接部503位于所述固定部501和所述活动部502之间,且连接所述固定部501和所述活动部50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503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部503位于固定部501和活动部502衔接处,通过其变形使得所述活动部502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501运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503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501以及所述活动部502的厚度,具体通过在固定部501和活动部502衔接处且背离机身100底部一侧设置凹槽实现,使得所述连接部503更容易变形,进而使得所述活动部502能够灵活迅速地封闭所述出水口104或者解除对所述出水口104的封闭。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501、活动部502和连接部503为一体成型,整体采用橡胶制成。所述固定部501的固定方式采用固定部设置凸起嵌合于机身底部凹槽内的可拆卸固定,方便维修更换密封结构500。

可以理解,所述密封结构500还可以为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电动控制的阀门结构,同时所述连接部503可以为枢接件,例如转轴、铰链等,将所述固定部501与所述活动部502相连。所述水下清洁机器人能够检测自身处于被打捞状态或者水下工作状态,当处于被打捞状态时,则配合设置检测是否被打捞的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被打捞时,控制所述密封结构500开启,当处于水下工作状态时,则控制所述密封结构500闭合。作为检测水下清洁机器人否被打捞的传感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实现,具体检测原理在此不详细阐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下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机身100底部的底盖板600,所述底盖板600上设置有与出水口104一一对应的出水网口601,用于当所述清洁机器人被打捞时排出容置腔101内的水。所述出水网口601的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个出水网口601的形状、尺寸和大小与对应的出水口104相匹配,且所述出水网口601稍大于对应出水口104。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网口60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每个出水网口601由至少一个出水孔组成,且每个出水孔的孔径均小于出水口104的内径;由所述出水孔组成的出水网口601稍大于对应出水口104,使每个出水网口601能够完全覆盖对应出水口104,进而使在所述清洁机器人被打捞时,通过出水口104排出的水能够快速通过出水网口601,从而排出至机身100外部。可以理解,所述出水网口601和所述出水孔的设置均满足力学平衡,以保证所述清洁机器人被打捞时整体姿态的平衡稳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底盖板600上设置两个出水网口601,且每个出水网口601均由若干个出水孔排列组成三角形态。当所述清洁机器人被捞出水面时,所述密封结构500对出水口104解除封闭,容置腔101内的水先经过出水口104再经过出水网口601排出到机身100的外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板600内侧具有与所述出水口104相适应的密封圈,所述机身100底部围绕所述出水口104设置有嵌合槽,所述密封圈卡入所述嵌合槽。所述密封圈用于使所述出水口104与所述底盖板600连接,进而使得由所述出水口104流出的水只能从底盖板600上的出水网口601流出到所述机身100的外部而不能从所述出水口104和所述底盖板600的连接处流出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水下清洁机器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打捞所述机器人时,所述密封结构在自身重力和机身内水的重力综合作用下解除对出水口的封闭,使得积压在机身内的水从出水口快速的排出,减小了提拉机器人时的提拉力。

(2)当所述机器人在水里正常工作时,密封结构在水泵吸引力作用下会将出水口封闭住,保证水和水中的杂物不会从出水口进入到机身内而影响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3)出水口设置满足力学平衡,进而保证机器人被打捞时的姿态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