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形钢丝网增强聚氨酯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4307发布日期:2018-07-24 23:12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复合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锯齿形钢丝网增强聚氨酯复合板。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建筑保温材料朝着轻质、高强、安全、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随着建筑节能以及装饰效果要求的提高,新型的建筑保温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建筑业中,节能材料将有一番新天地,而这其中聚氨酯材料则更是前景看好。

聚氨酯是当前世界上公认最佳的保温材料。它不但导热系数低,隔热性能好,而且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及建筑等各行业。以阻燃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作芯材,以彩色涂层钢板或铝板为面材,通过发泡复合成型可以制成多功能聚氨酯复合板。这种聚氨酯复合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集隔热、防水、装饰等功能于一体等特点,是一种易于施工、安装的新型建筑材料。可以应用于工业厂房、仓库、体育场馆、民用住宅、别墅、活动房与组合式冷库等建筑。随着建筑节能指标提高到65%政策制定,建筑保温行业顺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聚氨酯复合板以其优异的性能显示出在建筑保温中更广泛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按建筑节能65%标准,聚氨酯复合板厚度只要3cm,而eps板要7cm、xps板要5cm,以eps板和xps板为代表的保温材料在厚度限定时难以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聚氨酯复合板将成为最佳的保温材料加以应用。由此可见,聚氨酯复合板在市场上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这将是未来我国建筑保温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然而传统的聚氨酯复合板在力学性能上一般不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难以满足某些工程需要,为此在聚氨酯复合板以后的发展和推广方向上既要提高其保温、隔热、防水等性能,也应提高其强度和刚度,从而具备更优异的力学性能。

目前,专利号cn202577632u的中国专利《聚氨酯复合板》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复合板,包括硬泡聚氨酯层,在所述硬泡聚氨酯层的上、下两表面分别粘合第一贴面层和第二贴面层。第一贴面层和第二贴面层为水泥网格布、玻璃纤维水泥毡或金属板。这类聚氨酯复合板都是采用面板间直接加各种填充材料组成,此类的聚氨酯复合板虽然可以有效提高隔热、防水性能,但在力学性能上不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公开号为cn203475623u的中国专利《一种墙体保温板》公开了一种墙体保温板,包括墙体保温板,包括eps无机复合板,以及贴附于所述eps无机复合板两侧表面的耐碱网格布增强层,所述eps无机复合板的内部连续设置有v字形增强板。这种墙体保温板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保温板的抗冲击性能,但由于采用eps无机复合板且在内部设置有v字形增强板,复合板整体自重较大,在厚度限定时难以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

本发明拟采用钢丝网增强聚氨酯复合板,通过在双层面板之间增设具有一定刚度的锯齿形钢丝网,来有效增强聚氨酯复合板的平面内刚度和强度,使其具备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聚氨酯复合板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聚氨酯复合板,在双层面板之间增设具有一定刚度的锯齿形钢丝网,钢丝网与面板之间采用点焊的方式连接,通过钢丝网增强聚氨酯复合板的力学性能。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锯齿形钢丝网增强聚氨酯复合板,其包括上下两层面板和位于面板之间的中间夹层,中间夹层采用作为骨架的锯齿形钢丝网和填充在骨架空隙的发泡聚氨酯构成。

其中,所述聚氨酯为硬质聚氨酯发泡材料。

其中,所述面板采用彩色涂层钢板。

其中,所述两面板之间的距离为8-15cm。

其中,所述钢板的厚度为8mm。

其中,所述钢丝网的钢丝直径为2-4mm。

其中,所述钢丝网的网孔尺寸为1-5cm。

其中,钢丝网整体弯折成锯齿形钢丝网且与面板具有相同的长度。

其中,所述钢丝网与彩色涂层钢板沿宽度方向间的夹角为45°~60°。

其中,所述锯齿形钢丝网选用低碳钢丝。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聚氨酯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钢丝网的制备,选用低碳钢丝,通过自动化精密准确的机械设备点焊加工成形后,采用浸锌工艺的表面处理,常规英标生产,网面平滑整齐,结构坚固均匀,整体性能好,即使局部截或承受压力也不会发生松散现象;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备的钢丝网整体弯折成锯齿形钢丝网;

第三步,钢丝网与作为上下面板的彩色涂层钢板采用点焊方式连接,钢丝网与彩色涂层钢板点焊前,先把焊件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利用电阻点焊机依次进行点焊,点焊过程中合理确定电极压力、焊接电流及焊接时间,避免出现熔核剥离、气孔、鼓包等现象,确保点焊接头具有足够的拉剪强度。钢丝网与面板交接处依次点焊连接,合理确定点焊接头间距及焊接工艺参数,使点焊接头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最终,锯齿形钢丝网与两侧涂层钢板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骨架结构;

第四步,利用高压发泡机对复合板骨架结构进行注塑成型,由发泡机将发泡浆料均匀的浇筑在骨架结构中,随即进入发泡烘道,在发泡烘道中发泡、复合、固化,冷却后得到钢丝网增强聚氨酯复合板。

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复合板采用在双层面板之间增设具有一定刚度的锯齿形钢丝网的方式进行增强处理,设计巧妙,易于实现。这种钢丝网加强聚氨酯复合板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抗冲击性能和平面内刚度,可以减缓硬质聚氨酯复合板在受到冲击载荷时的冲击力,使复合板不易被撞击变形,同时在受到机械振动时,钢丝网与硬质聚氨酯发泡材料可以将振动波吸收,减缓振动波能量,降低应力幅值,使硬质聚氨酯复合板相互之间不易松动脱落。这种锯齿形钢丝网增强聚氨酯复合板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普通聚氨酯复合板,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聚氨酯复合板横断面示意图;

图2本发明聚氨酯复合板纵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复合板,其包括上下两层面板和位于面板之间的中间夹层,中间夹层采用作为骨架的锯齿形钢丝网和填充在骨架空隙的发泡聚氨酯构成。

所述聚氨酯为硬质聚氨酯发泡材料。

所述面板采用彩色涂层钢板,两面板之间的距离优选为8-15cm,钢板的厚度优选为8mm。

所述钢丝网的钢丝直径优选为2-4mm,网孔尺寸优选为1-5cm。

钢丝网整体弯折成锯齿形钢丝网且与面板具有相同的长度,钢丝网与彩色涂层钢板沿宽度方向间的夹角为45°~60°,锯齿形钢丝网依次与彩色涂层钢板采用点焊的方式连接。经检测,该夹角下的钢丝网与面板形成的骨架结构可以有效增强平面内刚度和强度,具备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

钢丝网选用优质的低碳钢丝,由于采用低碳优质的材质作原料,使它具有极好的柔韧性,从而确定了它在使用过程中的可塑性。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聚氨酯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钢丝网的制备,选用低碳钢丝,通过自动化精密准确的机械设备点焊加工成形后,采用浸锌工艺的表面处理,常规英标生产,网面平滑整齐,结构坚固均匀,整体性能好,即使局部截或承受压力也不会发生松散现象;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备的钢丝网整体弯折成锯齿形钢丝网;

第三步,钢丝网与作为上下面板的彩色涂层钢板采用点焊方式连接,钢丝网与彩色涂层钢板点焊前,先把焊件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利用电阻点焊机依次进行点焊,点焊过程中合理确定电极压力、焊接电流及焊接时间,避免出现熔核剥离、气孔、鼓包等现象,确保点焊接头具有足够的拉剪强度。钢丝网与面板交接处依次点焊连接,合理确定点焊接头间距及焊接工艺参数,使点焊接头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最终,锯齿形钢丝网与两侧涂层钢板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骨架结构;

第四步,利用高压发泡机对复合板骨架结构进行注塑成型,由发泡机将发泡浆料均匀的浇筑在骨架结构中,随即进入发泡烘道,在发泡烘道中发泡、复合、固化,冷却后得到钢丝网增强聚氨酯复合板。

以下采用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复合板,其包括上下两层面板1和位于面板之间的中间夹层,中间夹层采用作为骨架的锯齿形钢丝网2和填充在骨架空隙的硬质聚氨酯发泡材料制备的硬质聚氨酯层3构成。所述面板1采用彩色涂层钢板,两面板之间的距离为8-15cm,钢板的厚度为8mm。所述钢丝网2的钢丝直径为2-4mm,网孔尺寸为1-5cm。钢丝网2通过裁剪并弯折形成锯齿形钢丝网,钢丝网2与面板1沿宽度方向间的夹角为60℃,且与面板具有相同的长度。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