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支模的独立支撑系统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19270发布日期:2019-11-13 01:29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基于高支模的独立支撑系统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辅助支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支模的独立支撑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住建部的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²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均属于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5m时的作业均属于高支模作业,为增强高支模作业时的安全性,在高支模作业的过程均会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做支撑结构,但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荷载传递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心载荷,其稳定性较差,存在有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基于高支模的独立支撑系统,能够对高支模进行更好地支撑以提高其稳定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高支模的独立支撑系统,包括支撑外管以及滑移连接在支撑外管顶部的支撑内管,所述支撑内管与支撑外管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内管高度的高度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内管在支撑外管内竖直滑移,随后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对支撑内管进行高度方向的调节,杀跌支撑内管对上层支模起到支撑效果,提升了支模整体的稳定性,减少工人的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对支撑内管进行支撑的支撑插销以及与支撑插销下端抵接的调节螺母,所述支撑外管顶部设置有供调节螺母螺纹连接的丝筒,所述丝筒上贯穿开设有供支撑插销穿过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为长条孔且长度方向与支撑外管的轴向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插销穿过丝筒的调节孔内对支撑内管进行支撑,通过调节螺母在丝杠上旋转从而能够调节支撑插销的竖直方向的位置,从而对支撑内管的高度进行调解,使得支撑内管能够对上层支模起到支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内管沿其轴向方向间隔开设有供支撑插销穿设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内管上定位孔的开设,可以根据支模的高度不同将支撑插销插入不同位置的定位孔内,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本发明的使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母外侧设置有带动调节螺母同步转动的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调节螺母外侧设置带动调节螺母同步转动的手柄,手柄能够方便人手转动调节螺母,从而对调节螺母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母的一端具有供手柄铰接的铰接耳,所述手柄包括有与铰接耳铰接相连的铰接杆以及转向连接在铰接杆上的供人手握持的延伸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手柄设置为铰接杆和延伸杆,在使用过程中,铰接杆与铰接耳铰接相连,在调节完毕之后可以旋转延伸杆使得延伸杆能够贴紧支撑外管,避免延伸杆悬伸在外对工人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母远离铰接耳的一端设置有加强凸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螺母远离铰接耳的一端设置加强凸耳,能够增强调节螺母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调节螺母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外管的底部设置有对支撑外管进行支撑的支撑底管,所述支撑底管与支撑外管之间通过一底板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外管的底部设置支撑底管,安装时可以通过底板将支撑外管和支撑底管相连,从而方便本发明的组装。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底管的直径大于支撑外管的直径,且所述支撑底管的周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加强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支撑底管的直径大于支撑外管的直径,并在支撑底管的周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加强块,能够增大支撑底管的支撑面积同时能够增加支撑底管的结构强度,使得本发明能够起到更好地支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内管的顶部套设有与上层支模抵接的顶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内管的顶部套设有顶管,顶管能够避免支撑内管与上层支模直接接触,从而对支撑内管进行保护,避免支撑内管的损坏。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支模的独立支撑系统的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高支模的独立支撑系统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高支模的独立支撑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支撑外管的顶部开设螺纹形成丝筒并在丝筒上径向方向贯穿开设调节孔;

s2、将支撑底管与支撑外管通过底部焊接相连;

s3、将调节丝杠螺纹连接在丝筒的外部;

s4、将支撑内管从丝筒方向滑移连接在支撑外管内并使得定位孔与调节孔对准连通;

s5、将支撑插销通过调节孔穿过定位孔,并使支撑插销与调节螺母相抵接;

s6、通过手柄旋转调节螺母,使得调节螺母带动支撑插销并支撑内管向上移动使得顶管与上层支模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内管在支撑外管内竖直滑移,支撑插销穿过丝筒的调节孔内对支撑内管进行支撑,通过调节螺母在丝杠上旋转从而能够调节支撑插销的竖直方向的位置,从而对支撑内管的高度进行调解,使支撑内管对高支模起到支撑效果,提升支模整体的稳定性,减少工人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支撑内管在支撑外管内竖直滑移,支撑插销穿过丝筒的调节孔内对支撑内管进行支撑,通过调节螺母在丝杠上旋转从而能够调节支撑插销的竖直方向的位置,从而对支撑内管的高度进行调解,使支撑内管对高支模起到支撑效果,提升支模整体的稳定性,以减少工人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高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内管与支撑外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支撑外管的轴向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外管;11、丝筒;111、调节孔;12、加强筋;2、支撑内管;21、定位孔;22、顶管;3、高度调节组件;31、支撑插销;32、调节螺母;321、铰接耳;322、加强凸耳;33、手柄;331、铰接杆;332、延伸杆;4、支撑底管;41、底板;42、加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基于高支模的独立支撑系统,包括支撑外管1以及滑移连接在支撑外管1顶部的支撑内管2,支撑内管2与支撑外管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内管2高度的高度调节组件3,支撑内管2的顶部套设有与上层支模抵接的顶管22。

参照图2和图3,高度调节组件3包括对支撑内管2进行支撑的支撑插销31以及与支撑插销31下端抵接的调节螺母32,支撑内管2沿其轴向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供支撑插销31穿设的定位孔21,支撑插销31的长度大于支撑外管1的直径,支撑外管1顶部位置一体设置有供调节螺母32螺纹连接的丝筒11,丝筒11上沿其径向方向贯穿开设有供支撑插销31穿过的调节孔111,调节孔111为长条孔且长度方向与支撑外管1的轴向方向一致,本实施例中定位孔21优选为三个,且三个定位孔21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不大调节孔111的长度。

调节螺母32的外侧设置有带动调节螺母32同步转动的手柄33,调节螺母32上设置有供手柄33铰接的铰接耳321,手柄33包括与铰接耳321铰接相连的铰接杆331以及转向连接在铰接杆331上方便人手进行握持的延伸杆332。调节螺母32远离铰接耳321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凸耳322,加强凸耳322的结构与铰接耳321一致,在铰接耳321出现损坏时,铰接杆331可以与加强凸耳322铰接相连从而继续使用。

参照图2和图4,支撑外管1的内部设置有呈米字型结构的加强筋12,在支撑内管2的轴向长度小于支撑外管1的长度,当支撑内管2的端部与加强筋12抵接时,三个定位孔21均与调节孔111相连通。支撑外管1的底部设置有对支撑外管1进行支撑的支撑底管4,支撑底管4与支撑外管1之间通过一底板41进行连接,支撑底管4与支撑外管1均焊接在底板41上,支撑底管4的直径大于支撑外管1的直径,且支撑底管4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加强块42,若干加强块42沿支撑底管4的周侧间隔设置。

使用方式:

将支撑内管2置入支撑外管1的内部,并使得支撑内管2与加强筋12相抵,并根据高支模的高度选择合适的定位孔21与调节孔111对应连通并将支撑插销31插入,随后通过旋转手柄33带动调节螺母32旋转上升从而带动与调节螺母32上端面抵接的支撑插销31一并上升,使得支撑内管2与顶管22一并上升至顶管22的上端面与上层支模抵接即完成了本发明的安装。

实施例二

一种基于高支模的独立支撑系统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基于高支模的独立支撑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支撑外管1的顶部开设螺纹形成丝筒11并在丝筒11上径向方向贯穿开设调节孔111;

s2、将支撑底管4与支撑外管1通过底部焊接相连;

s3、将调节丝杠螺纹连接在丝筒11的外部;

s4、将支撑内管2从丝筒11方向滑移连接在支撑外管1内并使得定位孔21与调节孔111对准连通;

s5、将支撑插销31通过调节孔111穿过定位孔21,并使支撑插销31与调节螺母32相抵接;

s6、通过手柄33旋转调节螺母32,使得调节螺母32带动支撑插销31并支撑内管2向上移动使得顶管22与上层支模抵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