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2436发布日期:2018-10-16 19:3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停车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单车的飞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单车出行的方式。现今对于自行车出行得到人们广泛关注,但是大量的共享单车存在着随意停放的现象,使得人行道上自行车任意停放,严重影响人行道的使用和非机动车道的交通,并且使得城市的市容市貌被严重的破坏。而现有中的自行车停车装置,仅仅只是在某个区域内进行规范的停放自行车,并不具有合理利用空间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用以解决现有中不具有立体停车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固定架、升降装置、控制装置和机架;所述停车固定架包括停车架、滑动车架和停车机架,停车架设置在停车机架的底板上,停车机架的顶端设置有槽轨,滑动车架设置在槽轨内,停车机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设置在机架的顶端上,升降装置用于带动停车固定架进行上下移动;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按钮、电磁开关、红外检测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红外检测器设置在机架的底部,且红外检测器位于停车固定架处的机架底部上,控制单元与按钮电连接,控制单元设置在机架的一侧上,按钮设置在控制单元的壳体上,电磁开关的输入端用于和电源线进行电连接,电磁开关的输出端与升降装置电连接设置,电磁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设置,红外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停车架包括停车槽轨和固锁架;停车槽轨设置在停车机架的底板上,固锁架设置在停车槽轨位于靠近停车机架的一端上,固锁架用于对自行车的前轮和把手进行锁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锁架包括车轮销锁、滑轨和把手放置架,车轮销锁设置在停车槽轨上,把手放置架设置在滑轨内,滑轨的固定端设置在停车槽轨上,滑轨的另一端位于固锁架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车架包括放置滑轨、直角架、前轮固定架和后轮固定架;所述放置滑轨设置在停车机架的槽轨内,直角架设置在停车机架的槽轨内,直角架的横板上设置有弧形滑槽,放置滑轨的一端的两侧上设置有滑杆,放置滑轨的滑杆设置在弧形滑槽内,前轮固定架设置在放置滑轨具有滑杆的一端上,后轮固定架设置在放置滑轨的另一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车架还包括助力气弹簧,助力气弹簧的固定端铰接设置在直角架的竖杆顶端上,助力气弹簧的弹力端设置在放置滑轨具有滑杆的一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滑轨还设置有把手,把手设置在放置滑轨的另一端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升降导轨和升降架,动力单元设置在机架上,升降导轨的一端与动力单元的动力端连接设置,升降架设置在升降导轨的另一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导轨为矩形螺纹导轨、钢索绳轨或光杆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安全单元,安全单元设置有四个,四个安全单元对称设置在机架的中部上,安全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单元包括安全锁块和电动机,电动机设置在机架的中部上,电动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安全锁块的一端设置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全锁块用于在停车固定架上升到机架的停车区时将停车机架的底板锁固。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上具有停车区与停放区,停车区位于停放区的上方,使得在停放完自行车后将停车固定架上移到停车区内,进而使得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停放区为一个可以进行行走的通道,使用停车固定架在机架的停放区内停放自行车,再通过升降装置将停放区内的停车固定架上升到机架的停车区内,完成对自行车的停放。具体的,通过停车架或滑动车架对自行车进行停放锁固,使得在一个停车固定架内具有两个自行车的停车位,采用控制装置对停车固定架进行升降,并且通过红外检测器检测停放区是否存在人员,若存在人员,则控制单元会持续控制电磁开关处于断开的状态,使得升降装置处于停止状态;若不存在人员,则升降装置下降停车固定架到停放区内进行停放车辆或取车,达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停车固定架的结构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机架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直角架的结构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滑动车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停车固定架;

11、停车架;111、停车槽轨;112、固锁架;1121、车轮销锁;

1122、滑轨;1123、把手放置架;

12、滑动车架;121、放置滑轨;122、直角架;123、前轮固定架;

124、后轮固定架;125、助力气弹簧;1211、把手;

1221、弧形滑槽;1222、滑杆;

13、停车机架;131、槽轨;132、停车机架的底板;

20、升降装置;21、动力单元;22、升降导轨;23、升降架;

30、控制装置;31、按钮;32、电磁开关;33、红外检测器;

34、控制单元;

40、机架;41、安全单元;411、安全锁块;412、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固定架10、升降装置20、控制装置30和机架40;所述停车固定架包括停车架11、滑动车架12和停车机架13,停车架设置在停车机架的底板132上,停车机架的顶端设置有槽轨131,滑动车架设置在槽轨内,停车机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设置在机架的顶端上,升降装置用于带动停车固定架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按钮31、电磁开关32、红外检测器33和控制单元34,控制单元可以为51系列的单片机,所述红外检测器设置在机架的底部,且红外检测器位于停车固定架处的机架底部上,控制单元与按钮电连接,控制单元设置在机架的一侧上,按钮设置在控制单元的壳体上,电磁开关的输入端用于和电源线进行电连接,电磁开关的输出端与升降装置电连接设置,电磁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设置,红外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机架内可以划分为停放区和停车区,停车区位于停放区的上方,在停放区内进行停放自行车,而在停车区内放置空置的停车固定架或具有停放自行车的停车固定架。因此使用停车固定架在机架的停放区内停放自行车,再通过升降装置将停放区内的停车固定架上升带停车区内,完成对自行车的停放。具体的,通过停车架或滑动车架对自行车进行停放锁固,停车架和滑动车架以一上一下的位置关系安装在停车机架上,且滑动车架位于停车架的上方,进而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目的,停车机架的底端具有一个底板,在底板的正上方则具有一根槽轨,槽轨与底板之间通过一根立柱连接,使得停车机架呈现为一个倒u字型结构。将停车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通过停车架对自行车进行固定和锁固;滑动车架则安装到槽轨内,通过槽轨使得滑动车架可以进行滑动,进而将滑动车架由槽轨内拉出,使得滑动车架位于槽轨的末端处于倾斜状态,进而将自行车停放在滑动车架上,自行车停放完成后,再将滑动车架推送会槽轨内,达到合理利用空间位置停放自行车的目的。

停车固定架通过升降装置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控制装置的按钮,可以控制升降装置进行升降。具体的,按钮可以包括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当需要进行停放自行车时,通过下降按钮控制升降装置下降,进而带动停车固定架下降至机架的停放区,再将自行车停放至停车架或滑动车架上。当自行车停放完成后,再通过上升按钮控制升降装置上升值停车区中,使得停放区的地面区域可以成为人行通道进行行走。为了提高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安全性,在停放区的机架上安装有红外检测器,通过红外检测器检测停放区是否存在行走的人员。若存在行人,则控制单元会控制电磁开关处于断开的状态,使得升降装置处于断电的状态,进而达到升降装置处于停机状态,使得按钮的控制指令中断;若不存在人员,则升降装置进行正常运行,继而停车人员可以进行停放自行车,进而提高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停车固定架、升降装置和机架可以设置多个,通过并列排放的放置进行安装,进而提高存放自行车的数量,多个机架可以进行相互拼接固定,使得机架拼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因此自行车立体停车库可以适应各种位置进行安装,例如小区、公园或人行道等等,极大的增加了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红外传感器根据探测机理可分成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光子探测器是基于光电效应进行检测,而热探测器则是基于热效应进行检测。具体的,红外传感系统是用红外线为介质的测量系统,按照功能能够分成五类:一、辐射计,用于辐射和光谱测量;二、搜索和跟踪系统,用于搜索和跟踪红外目标,确定其空间位置并对它的运动进行跟踪;三、热成像系统,可产生整个目标红外辐射的分布图像;四、红外测距和通信系统;五、混合系统,是指以上各类系统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的组合。本实施例中的红外传感器为热成像系统与红外测距和通信系统的混合系统进行检测,也可以为红外测距传感器,当有人行走时,使得测距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升降装置停止运行的效果,其型号可以为irt-d1300l、irt-d300l、irtp-cf2000ad、irtp-cf1400ad、irtp-cf800ad、pis209、lhi878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停车架包括停车槽轨111和固锁架112;停车槽轨设置在停车机架的底板上,固锁架设置在停车槽轨位于靠近停车机架的一端上,固锁架用于对自行车的前轮和把手进行锁合固定。所述固锁架包括车轮销锁1121、滑轨1122和把手放置架1123,车轮销锁设置在停车槽轨上,把手放置架设置在滑轨内,滑轨的固定端设置在停车槽轨上,滑轨的另一端位于固锁架的上方。将自行车推送到停车槽轨内,并使得自行车的前轮位于固锁架处,通过固锁架的车轮销锁将自行车的前轮锁在固锁架上,车轮销锁采用插销进行锁合,避免自行车前后滑动,由于固锁架为三角形结构的框架,因此还可以避免自行车侧翻。同时对于自行车的把手则通过把手放置架进行固定,把手放置架可以在滑轨上滑动,从而调节把手放置架的位置,使得不同型号的自行车的把手都可以通过把手放置架进行放置,进而达到固定自行车把手的目的,而把手放置架与滑轨之间可以通过棘齿的方式进行配合,进而对把手放置架进行固定的目的,同样具有避免自行车侧翻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车架包括放置滑轨121、直角架122、前轮固定架123和后轮固定架124;所述放置滑轨设置在停车机架的槽轨内,直角架设置在停车机架的槽轨内,直角架的横板上设置有弧形滑槽1221,放置滑轨的一端的两侧上设置有滑杆1222,放置滑轨的滑杆设置在弧形滑槽内,前轮固定架设置在放置滑轨具有滑杆的一端上,后轮固定架设置在放置滑轨的另一端上。所述滑动车架还包括助力气弹簧125,助力气弹簧的固定端铰接设置在直角架的竖杆顶端上,助力气弹簧的铰接端可以通过铰接螺栓或者铰接销进行铰接安装,助力气弹簧的弹力端设置在放置滑轨具有滑杆的一端上。所述放置滑轨还设置有把手1211,把手设置在放置滑轨的另一端的端面上。

放置滑轨可以在槽轨内进行滑动,在槽轨的两侧各具有一个滑轨,在该滑轨内具有挡块,进而避免直角架从槽轨内滑落,而直角架与放置滑轨之间与助力气弹簧通过铰接销轴铰接连接,铰接销轴固定与放置滑轨的前端上,同时在放置滑轨与槽轨之间通过安装滑轮进行滑动,在放置滑轨的底面上也安装一个滑轮,使得放置滑轨与槽轨之间通过滑轮滑动,极大的减少摩擦力,同时位于放置滑轨底面的滑轮的槽轨处开设一个通孔,使得该滑轮可以陷入通孔内,进而对放置滑轨起到前后固定的作用。放置滑轨的前端则与直角架连接直角架也与槽轨通过滑轮进行滑动,在直角架横板的左右面有一相对的弧形滑槽,将放置滑轨的滑杆放置于的弧形滑槽内,使得放置滑轨可以绕着弧形滑槽旋转,实现下拉、提升和旋转运动。继而将自行车固定在前轮固定架和后轮固定架上,在将放置滑轨往回推,同时通过助力气弹簧可以轻松的将放置滑轨推回至槽轨内,达到停放自行车的目的。

其中助力气弹簧的功能于普通螺旋弹簧相似,可以起到支撑、缓冲等功能。其内部的惰性气体在活塞的拉伸压缩下即会产生弹力性能。使用时无须外力的加载,举升力稳定,可以自由缩回。且助力气弹簧具有安装简单便捷,无需维护,可使用时限长,不疲软等特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动力单元21、升降导轨22和升降架23,动力单元设置在机架上,升降导轨的一端与动力单元的动力端连接设置,升降架设置在升降导轨的另一端上。所述升降导轨为矩形螺纹导轨、钢索绳轨或光杆导轨。为了提高安全性,升降导轨可以采用矩形螺纹导轨进行传动,而动力单元可以为电动机,通过电动机驱动矩形螺纹导轨进行转动,进行带动升降架上下移动,而当电磁开关突然断开时,矩形螺纹具有自锁的功能,可以避免停车固定架下落,进而提高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安全单元41,安全单元设置有四个,四个安全单元对称设置在机架的中部上,安全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安全单元包括安全锁块411和电动机412,电动机设置在机架的中部上,电动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安全锁块的一端设置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全锁块用于在停车固定架上升到机架的停车区时将停车机架的底板锁固。同时在将自行车停稳,并且通过升降装置将停车固定架上移到机架的停车区时,通过安全单元可以将停车机架的底面锁固。具体的,在机架的停放区与停车区之间的机架上安装安全单元,当进行存放自行车时,先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动机运行,进而转动安全锁块,使得安全锁块与停车机架分离,继而再控制升降装置将停车固定架下移停放自行车。当停放好自行车后,再控制升降装置上移到停车区内,继而控制电动机转动,将安全锁块卡合在停车机架上,使得停车固定架被锁固在机架的停车区内,提高了自行车立体停车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