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4156发布日期:2018-12-08 08:0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业主要以设计单位进行建筑和结构设计、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建造的方式运行,项目建设各个环节联系紧密性较差。由此导致建造效率低,产品质量差,行业整体能耗高,对环境、资源、能源造成较大的破坏与浪费。因此,通过现代化的设计、制作、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建筑业分散、低效率、低水平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实现建筑产业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由之路。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标准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大量节省资源,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建筑品质,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是建筑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的根本转变,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和发展方向。

近几年,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应用较多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虽然实现了部分构件的工厂预制、现场装配,但普遍装配率较低,现有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构件之间需要绑扎大量的钢筋和现浇混凝土进行连接。因此,现行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湿作业量仍然较大,并不能完全发挥装配式建筑低能耗、高效率的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其装配方法便捷、设计合理,提高了建筑工业化水平,解决了现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率低、现场湿作业量大的问题,本结构体系中结构构件的预制率能够达到95%以上,现场施工主要为预制结构构件之间的现场装配,现场施工只有极少量的湿作业,连接安全可靠,能够极大地提高建造效率,大幅缩短工期,降低能耗,能够广泛应用于低层城镇化住宅、高端别墅、旅游度假村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所述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预制独立基础、安装在所述预制独立基础上的预制地梁、安装在预制地梁上的预制底板和垂直安装在所述预制底板上的预制剪力墙,以及架设在两个相对布设的预制剪力墙之间的预制梁和铺设在预制剪力墙与预制梁上的预制楼板,所述预制独立基础顶端预埋有第一预埋钢筋,所述预制地梁两端开设有供第一预埋钢筋穿过的第一浇筑孔,所述预制地梁顶端预埋有多个第二预埋钢筋,所述预制底板上开设有供第二预埋钢筋穿过的第二浇筑孔,所述预制剪力墙底部开设有供第二预埋钢筋穿过且与第二浇筑孔相匹配的第三浇筑孔,所述预制剪力墙的侧面上开设有让位槽;多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形式分为直线型、l型和t型,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直线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一缺口,两个第一缺口相对布设形成第一混凝土浇筑腔;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l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二缺口,两个第二缺口相对布设形成第二混凝土浇筑腔;当三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形式为t型时,其中两个预制剪力墙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三缺口,一个预制剪力墙具有平整的端部,两个第三缺口和一个预制剪力墙平整的端部形成第三混凝土浇筑腔;所述预制梁的端部预埋有预制梁预埋水平钢筋,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顶部和预制梁的顶部成排搭设有附加纵筋,所述附加纵筋上成排套设有附加箍筋,所述预制梁和预制剪力墙上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该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吊装预制独立基础:

在完成地基处理和测量放线之后,吊装预制独立基础至安装位置;

步骤二、吊装预制地梁:

首先,吊装预制地梁,使第一预埋钢筋穿过第一浇筑孔;接着,向第一浇筑孔内灌满高强灌浆料;最后,在第一浇筑孔的顶部安装第一封板,并通过在第一预埋钢筋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一封板压紧在所述预制地梁的顶面上;

步骤三、吊装预制底板:

吊装底层的预制底板,使多个第二预埋钢筋一一穿过多个第二浇筑孔;

步骤四、吊装预制剪力墙,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吊装预制剪力墙,将预制剪力墙、预制底板和预制地梁连接为一体:

首先,吊装预制剪力墙,使多个第二预埋钢筋一一穿过多个第三浇筑孔,从让位槽中向贯通的第二浇筑孔和第三浇筑孔内灌满高强灌浆料,在第三浇筑孔的顶部安装第二封板,并通过在第二预埋钢筋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二封板压紧在所述让位槽的底面上,之后,用砂浆封堵所述让位槽;

步骤402、连接多个预制剪力墙,根据预制剪力墙的安装位置,多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形式分为直线型、l型和t型:

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直线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侧面伸出的横向直线钢筋一一连接为一体;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的高度方向在第一混凝土浇筑腔内插入附加钢筋;然后,向第一混凝土浇筑腔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

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l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侧面伸出的横向u型钢筋一一对应;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的高度方向在第二混凝土浇筑腔内插入附加钢筋;然后,向第二混凝土浇筑腔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

当三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t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呈t型布设的三个预制剪力墙侧面伸出的横向u型钢筋一一对应;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的高度方向在第三混凝土浇筑腔内插入附加钢筋;然后,向第三混凝土浇筑腔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

步骤五、吊装预制梁:

首先,吊装预制梁,将预制梁的两端搭设在两个相对布设的预制剪力墙上;其次,在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顶部和预制梁的顶部成排搭设附加纵筋;接着,在所述附加纵筋上成排套设有附加箍筋;

步骤六、吊装预制楼板:

吊装预制楼板,根据预制楼板的安装位置,预制楼板的连接方式分为三种情况: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之间的连接;预制楼板和预制剪力墙之间连接;预制梁和预制楼板之间的连接;

当装配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时,所述预制楼板上设置有用于水平连接的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所述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锚固钢筋,利用第一焊板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相邻预制楼板的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连接为一体;

当装配预制楼板和预制剪力墙时,所述预制剪力墙顶部设置有预制剪力墙水平预埋钢板,利用第二焊板将所述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与预制剪力墙水平预埋钢板连接为一体;

当装配预制梁和预制楼板时,所述预制楼板上设置有用于竖直连接的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所述预制梁顶面上设置有预制梁水平预埋钢板,利用第三焊板将所述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与预制梁水平预埋钢板连接为一体;

步骤七、现浇混凝土连接预制梁、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楼板:

在步骤六中完成预制楼板和预制剪力墙的装配后,所述预制楼板与预制剪力墙之间形成第一浇筑缝;在步骤六中完成预制梁和预制楼板的装配后,预制梁与预制楼板之间形成第二浇筑缝;在步骤五中完成预制梁和预制剪力墙的装配后,所述预制梁和预制剪力墙形成第三浇筑缝;所述第一浇筑缝、所述第二浇筑缝和所述第三浇筑缝均连通,向所述第一浇筑缝、所述第二浇筑缝和所述第三浇筑缝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层,待所述现浇混凝土层凝固后,进入下一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吊装施工。

上述的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独立基础的顶面与所述预制地梁的底面之间、所述预制地梁的顶面与所述预制底板的底面之间均设置有调平垫块。

上述的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完成吊装预制独立基础至安装位置之后,应该复核预制独立基础的实际标高,当预制独立基础的实际标高低于预制独立基础的设计标高时,采用不同厚度的调平垫块对预制独立基础进行调平,使预制独立基础的实际标高等于预制独立基础的设计标高。

上述的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吊装底层的预制楼板之前,应该采用不同厚度的调平垫块对步骤二中已吊装完成的预制地梁进行调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由预制独立基础、预制地梁、预制底板和预制剪力墙,以及预制梁和预制楼板装配建造而成,提高了建筑工业化水平,解决了现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率低、现场湿作业量大的问题,本结构体系中结构构件的预制率能够达到95%以上,现场施工主要为预制结构构件之间的现场装配,现场施工只有极少量的湿作业,连接安全可靠,能够极大地提高建造效率,大幅缩短工期,降低能耗。

2、本发明预制独立基础与预制地梁之间的装配和预制地梁、预制底板和预制剪力墙之间装配均通过干湿结合的连接方式来实现,装配方法便捷,使用效果好。

3、本发明通过在预制梁的端部预埋预制梁预埋水平钢筋,在预制剪力墙的顶部和预制梁的顶部成排搭设有附加纵筋,在附加纵筋上成排套设有附加箍筋,并在预制梁和预制剪力墙上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层,通过湿式连接实现预制梁和预制剪力墙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少了湿式连接的作业量,减少了人工成本,本结构体系中的连接安全可靠,既能保证结构连接方便,又能保证结构形成整体,避免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

4、本发明提高了结构构件的预制率,提高了建筑工业化水平,大幅缩短工程建造周期,同时结构连接安全可靠,施工简便,成本低廉。

综上所述,本发明装配方法便捷、设计合理,提高了建筑工业化水平,解决了现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率低、现场湿作业量大的问题,本结构体系中结构构件的预制率能够达到95%以上,现场施工主要为预制结构构件之间的现场装配,现场施工只有极少量的湿作业,连接安全可靠,能够极大地提高建造效率,大幅缩短工期,降低能耗,能够广泛应用于低层城镇化住宅、高端别墅、旅游度假村等。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建造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预制独立基础和预制地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预制地梁、预制底板和预制剪力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两个预制剪力墙连接形式为直线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两个预制剪力墙连接形式为l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三个预制剪力墙连接形式为t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a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相邻两个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预制梁和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相邻两个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制独立基础;1-1—第一预埋钢筋;2—预制地梁;

2-1—第一浇筑孔;2-2—第二预埋钢筋;3—预制底板;

3-1—第二浇筑孔;4—预制剪力墙;4-1—第三浇筑孔;

4-2—第一缺口;4-3—正方形缺口;4-4—直线钢筋;

4-5—u型钢筋;4-6—让位槽;4-7—第三缺口;

4-8—预制剪力墙水平预埋钢板;5—预制梁;

5-1—预制梁端出筋;5-2—预制梁水平预埋钢板;6—预制楼板;

6-1—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6-2—锚固钢筋;

6-3—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7—调平垫块;

8—第一混凝土浇筑腔;9—第二混凝土浇筑腔;

10—第三混凝土浇筑腔;11—抗裂砂浆层;

12—附加钢筋;13—附加水平钢筋;14—附加箍筋;

15—现浇混凝土层;16—第一焊板;17—第二焊板;

18—第三焊板;19—第一封板;20—第二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预制独立基础1、安装在所述预制独立基础1上的预制地梁2、安装在预制地梁2上的预制底板3和垂直安装在所述预制底板3上的预制剪力墙4,以及架设在两个相对布设的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预制梁5和铺设在预制剪力墙4与预制梁5上的预制楼板6,所述预制独立基础1顶端预埋有第一预埋钢筋1-1,所述预制地梁2两端开设有供第一预埋钢筋1-1穿过的第一浇筑孔2-1,所述预制地梁2顶端预埋有多个第二预埋钢筋2-2,所述预制底板3上开设有供第二预埋钢筋2-2穿过的第二浇筑孔3-1,所述预制剪力墙4底部开设有供第二预埋钢筋2-2穿过且与第二浇筑孔3-1相匹配的第三浇筑孔4-1,所述预制剪力墙4的侧面上开设有让位槽4-6;多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连接形式分为直线型、l型和t型,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直线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一缺口4-2,两个第一缺口4-2相对布设形成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l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二缺口4-3,两个第二缺口4-3相对布设形成第二混凝土浇筑腔9;当三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t型时,其中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三缺口4-7,一个预制剪力墙4具有平整的端部,两个第三缺口4-7和一个预制剪力墙4平整的端部形成第三混凝土浇筑腔10;所述预制梁5的端部预埋有预制梁端出筋5-1,所述预制剪力墙4的顶部和预制梁5的顶部成排搭设有附加纵筋13,所述附加纵筋13上成排套设有附加箍筋14,所述预制梁5和预制剪力墙4上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层15。

如图2所示的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吊装预制独立基础:

在完成地基处理和测量放线之后,吊装预制独立基础1至安装位置;

步骤二、吊装预制地梁:

首先,吊装预制地梁2,使第一预埋钢筋1-1穿过第一浇筑孔2-1;接着,向第一浇筑孔2-1内灌满高强灌浆料;最后,在第一浇筑孔2-1的顶部安装第一封板20,并通过在第一预埋钢筋1-1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一封板20压紧在所述预制地梁2的顶面上;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预制独立基础1顶端预埋第一预埋钢筋1-1,在预制地梁2两端开设有供第一预埋钢筋1-1穿过的第一浇筑孔2-1,实际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预埋钢筋1-1穿过第一浇筑孔2-1,再向第一浇筑孔2-1内灌满高强灌浆料进行连接,然后,在第一浇筑孔2-1的顶部安装第一封板20,并通过在第一预埋钢筋1-1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一封板20压紧在所述预制地梁2的顶面上,即能够完成预制独立基础1与预制地梁2之间的装配,装配方法便捷,结构简单,采用干湿连接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预制独立基础1与预制地梁2装配的整体性和安全性,能够降低连接成本。

实际使用时,第一预埋钢筋1-1的数量为2~4个,根据独立基础1上所需要安装的预制地梁2的数量确定第一预埋钢筋1-1的数量以及第一预埋钢筋1-1的排布方式。

步骤三、吊装预制底板:

吊装底层的预制底板3,使多个第二预埋钢筋2-2一一穿过多个第二浇筑孔3-1;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预制地梁2顶端预埋多个第二预埋钢筋2-2,在预制底板3上开设供第二预埋钢筋2-2穿过的第二浇筑孔3-1,在预制剪力墙4底部开设供第二预埋钢筋2-2穿过且与第二浇筑孔3-1相匹配的第三浇筑孔4-1,实际使用时,首先,将第二预埋钢筋2-2依次穿过第二浇筑孔3-1和第三浇筑孔4-1,向贯通的第二浇筑孔3-1和第三浇筑孔4-1内灌满高强灌浆料进行连接,接着,在第三浇筑孔4-1的顶部安装第二封板20,并通过在第二预埋钢筋2-2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二封板20压紧在所述让位槽4-6的底面上,之后,用砂浆封堵所述让位槽4-6,从而完成了预制地梁2、预制底板3和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装配,通过干湿结合的连接方式,保证预制地梁2、预制底板3和预制剪力墙4之间装配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预制剪力墙4的侧面上开设有让位槽4-6,使第三浇筑孔4-1不需要贯通整个预制剪力墙4,第三浇筑孔4-1只需要从预制剪力墙4的底部贯通至让位槽4-6位置处,利用让位槽4-6实现向第二浇筑孔3-1和第三浇筑孔4-1内灌满高强灌浆料的目的,操作简单。

步骤四、吊装预制剪力墙,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吊装预制剪力墙4,将预制剪力墙4、预制底板3和预制地梁2连接为一体:

首先,吊装预制剪力墙4,使多个第二预埋钢筋2-2一一穿过多个第三浇筑孔4-1,从让位槽4-6中向贯通的第二浇筑孔3-1和第三浇筑孔4-1内灌满高强灌浆料,在第三浇筑孔4-1的顶部安装第二封板20,并通过在第二预埋钢筋2-2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二封板20压紧在所述让位槽4-6的底面上,之后,用砂浆封堵所述让位槽4-6;

步骤402、连接多个预制剪力墙4,根据预制剪力墙4的安装位置,多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形式分为直线型、l型和t型:

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直线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侧面伸出的横向直线钢筋4-4一一连接为一体;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11;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4的高度方向在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内插入附加钢筋12;然后,向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

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l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侧面伸出的横向u型钢筋4-5一一对应;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11;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4的高度方向在第二混凝土浇筑腔9内插入附加钢筋12;然后,向第二混凝土浇筑腔9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

当三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t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呈t型布设的三个预制剪力墙4侧面伸出的横向u型钢筋4-5一一对应;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11;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4的高度方向在第三混凝土浇筑腔10内插入附加钢筋12;然后,向第三混凝土浇筑腔10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结构体系中的多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连接形式分为直线型、l型和t型,实际使用过程,需要根据每一个预制剪力墙4的安装位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预制剪力墙4和合适的连接形式;

如图5所示,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直线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一缺口4-2,两个第一缺口4-2相对布设形成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实际使用时,预制剪力墙4内部的横向直线钢筋4-4的一端外露,首先将两个预制剪力墙4内部的横向直线钢筋4-4的外露端对接为一体,接着在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的中心穿设附加钢筋12,然后向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内部浇筑微膨胀混凝土,连接可靠,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

如图6所示,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l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二缺口4-3,两个第二缺口4-3相对布设形成第二混凝土浇筑腔9,实际使用时,预制剪力墙4内部的横向u型钢筋4-5的u型端外露,首先将两个呈l型布设的预制剪力墙4内部的横向u型钢筋4-5的u型外露端交错对接为一体,两个横向u型钢筋4-5的u型外露端形成一个钢筋环,接着在第二混凝土浇筑腔9的中心穿设附加钢筋12,然后向第二混凝土浇筑腔9内部浇筑微膨胀混凝土,连接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

如图7所示,当三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t型时,其中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三缺口4-7,一个预制剪力墙4具有平整的端部,两个第三缺口4-7和具有平整的端部的预制剪力墙4相对布设形成第三混凝土浇筑腔10,实际使用时,三个预制剪力墙4内部的横向u型钢筋4-5的u型端均外露,首先将三个呈t型布设的预制剪力墙4内部的横向u型钢筋4-5的u型外露端交错对接为一体,接着在第三混凝土浇筑腔10的中心穿设附加钢筋12,然后向第三混凝土浇筑腔10内部浇筑微膨胀混凝土,连接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

实际使用时,在选择合适的预制剪力墙4并完成连接之后,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或者三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均能够形成闭合的现浇混凝土浇筑腔,因此,无需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水平接缝处或者三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水平接缝处另外支设模板,省工省时。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第二混凝土浇筑腔9或第三混凝土浇筑腔10的中心均穿设附加钢筋12,不需要现场绑扎钢筋,施工高效快捷,连接形式简单,连接操作简单易行,施工高效快捷。

步骤五、吊装预制梁:

首先,吊装预制梁5,将预制梁5的两端搭设在两个相对布设的预制剪力墙4上;其次,在所述预制剪力墙4的顶部和预制梁5的顶部成排搭设附加纵筋13;接着,在所述附加纵筋13上成排套设有附加箍筋14;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预制梁5的端部预埋预制梁端出筋5-1,在预制剪力墙4的顶部和预制梁5的顶部成排搭设有附加纵筋13,在附加纵筋13上成排套设有附加箍筋14,并在预制梁5和预制剪力墙4上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层15,通过湿式连接实现预制梁5和预制剪力墙4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少了湿式连接的作业量,减少了人工成本,本结构体系中的连接安全可靠,既能保证结构连接方便,又能保证结构形成整体,避免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

步骤六、吊装预制楼板:

吊装预制楼板6,根据预制楼板6的安装位置,预制楼板6的连接方式分为三种情况: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6之间的连接;预制楼板6和预制剪力墙4之间连接;预制梁5和预制楼板6之间的连接;

当装配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6时,所述预制楼板6上设置有用于水平连接的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6-1,所述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6-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锚固钢筋6-2,利用第一焊板16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相邻预制楼板6的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6-1连接为一体;

当装配预制楼板6和预制剪力墙4时,所述预制剪力墙4顶部设置有预制剪力墙水平预埋钢板4-8,利用第二焊板17将所述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6-3与预制剪力墙水平预埋钢板4-8连接为一体;

当装配预制梁5和预制楼板6时,所述预制楼板6上设置有用于竖直连接的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6-3,所述预制梁5顶面上设置有预制梁水平预埋钢板5-2,利用第三焊板18将所述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6-3与预制梁水平预埋钢板5-2连接为一体;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第一焊板16为平直焊板,第二焊板17和第三焊板18均为直角型焊板。

实际使用时,由于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6均水平布设,即两个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6-1也水平布设,实际使用时,在将两个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6-1对齐之后,将平直焊板覆盖在两个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6-1的接缝处,并且使平直焊板的上表面与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6的上表面均平齐,从而实现利用平直焊板将两个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6-1连接为一体的目的,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

当预制楼板6与预制剪力墙4装配时,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6-3与预制剪力墙水平预埋钢板4-8相垂直,因此,当第二焊板17采用直角型焊板时,便于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6-3与预制剪力墙水平预埋钢板4-8的焊接连接,使用效果好;当预制楼板6与预制梁5装配时,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6-3与预制梁水平预埋钢板5-2相垂直,因此,当第二焊板17采用直角型焊板时,便于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6-3与预制梁水平预埋钢板5-2的焊接连接,使用效果好;

步骤七、现浇混凝土连接预制梁、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楼板:

在步骤六中完成预制楼板6和预制剪力墙4的装配后,所述预制楼板6与预制剪力墙4之间形成第一浇筑缝;在步骤六中完成预制梁5和预制楼板6的装配后,预制梁5与预制楼板6之间形成第二浇筑缝;在步骤五中完成预制梁5和预制剪力墙4的装配后,所述预制梁5和预制剪力墙4形成第三浇筑缝;所述第一浇筑缝、所述第二浇筑缝和所述第三浇筑缝均连通,向所述第一浇筑缝、所述第二浇筑缝和所述第三浇筑缝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层15,待所述现浇混凝土层15凝固后,进入下一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吊装施工。

本实施例中,向第一浇筑腔和第二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在第一浇筑缝和第二浇筑缝的中心位置插入附加钢筋12,不需要现场绑扎钢筋,施工高效快捷,连接形式简单,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叠合楼板和叠合梁相比较,不需要现场浇筑大量混凝土,施工速度快,能够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在完成吊装预制独立基础1至安装位置之后,应该复核预制独立基础1的实际标高,当预制独立基础1的实际标高低于预制独立基础1的设计标高时,采用不同厚度的调平垫块7对预制独立基础1进行调平,使预制独立基础1的实际标高等于预制独立基础1的设计标高。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在吊装底层的预制楼板3之前,应该采用不同厚度的调平垫块7对步骤二中已吊装完成的预制地梁2进行调平。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独立基础1的顶面与所述预制地梁2的底面之间、所述预制地梁2的顶面与所述预制底板3的底面之间均设置有调平垫块7。

实际使用时,通过在预制独立基础1的顶面与预制地梁2的底面之间、预制地梁2的顶面与预制底板3的底面之间均设置调平垫块7,从而保证预制地梁2和预制底板3的安装精度,操作简单。

实际使用时,首先,在预制工厂生产预制独立基础1、预制地梁2、预制底板3和预制剪力墙4,以及预制梁5和预制楼板6,然后,将预制独立基础1、预制地梁2、预制底板3和预制剪力墙4,以及预制梁5和预制楼板6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全装配式的建造,普通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预制率一般不超过50%,本结构体系中结构构件的预制率能够达到95%以上,现场施工只有极少量的湿作业,解决了普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率低、现场湿作业量大的问题,能够极大地提高建造效率,大幅缩短工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