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石膏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6698发布日期:2018-10-09 21:3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生产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磷石膏混凝土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磷石膏是磷化工企业湿法生产磷酸的工业副产品,当用硫酸与磷矿石反应生产磷酸时就会产生磷石膏,每生产1吨磷酸,就需要产生4~5吨的磷石膏,磷石膏的主要成分是二水硫酸钙,呈粉状,外观一般是灰白、灰黄、浅绿等色,还含有机磷、硫氟类化合物,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对磷石膏进行加工利用十分紧迫。

利用磷石膏制作混凝土能有效地利用磷石膏资源,其加工工艺大致为:磷石膏、水泥等混合,陈化处理(进行陈化处理是为了促进磷石膏和矿渣之间的胶砂凝结,提高磷石膏的水硬活性(水硬活性胶凝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中能将散粒材料(如砂、石)或块状材料(如砖、瓷砖等)胶结成一个整体的材料。它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发展其强度,如各种水泥))得磷石膏浆体,再次混入水泥、砂石等经搅拌而成。陈化处理一般需要若干搅拌池,耗时两天左右。且上料一般根据经验,人工估算各原料配比,容易产生误差。

上述磷石膏混凝土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所用到的设备种类及数量较多,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存在设备故障率较高、操作误差导致产品质量水平不一致、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效的磷石膏混凝土生产系统以解决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磷石膏混凝土生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磷石膏混凝土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水平不一致和设备故障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磷石膏混凝土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续布置的磷石膏仓、第一预拌机、球磨机和搅拌机,其中,第一预拌机入料口还连接有第一水泥罐和第一矿粉罐,第一预拌机出料口连接有第一渣浆泵,第一渣浆泵出料口通过螺旋输送管与球磨机入料口连接,球磨机入料口还连接有水罐;还包括入料口与球磨机出料口连接的第二渣浆泵,第二渣浆泵出料口与第二预拌机入料口连接,第二预拌机出料口与搅拌机入料口连接;还包括与第二预拌机入料口连接的第二水泥罐和第二矿粉罐。

本技术方案中,磷石膏仓、第一预拌机、第一水泥罐、第一矿粉罐、第二预拌机、第二水泥罐和第二矿粉罐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输送管,球磨机和水罐之间的连接采用输水管;搅拌机设置有砂石、外加剂等的入口以方便向系统中加入砂石等原料;同时系统取消了陈化处理所需设备,通过球磨机的处理制备的磷石膏浆体能达到陈化处理的效果,然后采用螺旋输送管高效地将浆体输送至搅拌机,再混入水泥、矿粉和砂石等,经搅拌即得到所需产品;特别地,第一水泥罐和第二水泥罐中均装载有水泥且第一水泥罐容量远小于第二水泥罐,第一矿粉罐和第二矿粉罐中均装载有矿粉且第一矿粉罐容量小于第二矿粉罐。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浆体制备所需原料的准确配置,还包括第一称量秤和第二称量秤,其中,第一称量秤设置在磷石膏仓与第一预拌机之间的输送管上;

第二称量秤设置在与第一水泥罐和第一矿粉罐连接的输送管上;输水管上设置有流量阀。

进一步地,球磨机入料口还设置有进料斗,螺旋输送管与输水管均通过进料斗与球磨机连通。

进一步地,进料斗为漏斗结构,进料斗内水平设置有隔断板,隔断板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铰接设置有向下开启的挡板。

进一步地,球磨机为卧式安装的圆筒状结构,球磨机垂直于中心轴方向插入有截断球磨机的钢格栅且钢格栅位于球磨机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其中,钢格栅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栅格。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之处:

1)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了生产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如减少了陈化池及相关辅助设备等),整个系统简洁高效,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

2)浆体制备引入称量装置,控制各个原料的添加量,减小添加误差,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3)对关键设备球磨机进行改造,使其起到替代陈化池制备浆体,同时优化工艺流程,大大缩短了混凝土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从48小时以上,缩短到10小时以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进料斗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钢格栅结构示意图(栅格为方孔)。

图中:磷石膏仓1、第一预拌机2、球磨机3、搅拌机4、第一渣浆泵5、螺旋输送管6、水罐7、第二预拌机8、第二渣浆泵9、第一水泥罐10、第一矿粉罐11、第二水泥罐12、第二矿粉罐13、输送管14、输水管15、第一称量秤16、第二称量秤17、进料斗18、隔断板19、挡板20、钢格栅21、栅格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磷石膏混凝土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续布置的磷石膏仓1、用于预先混合浆体原料的第一预拌机2、用于制备浆体的球磨机3和用于制备磷石膏混凝土的搅拌机4,其中,第一预拌机2入料口还连接有第一水泥罐10和第一矿粉罐11,为了提高浆体输送效率,第一预拌机2出料口连接有第一渣浆泵5,第一渣浆泵5出料口通过螺旋输送管6与球磨机3入料口连接,球磨机3入料口还连接有水罐7,特别地,球磨机3中使用的是瓷球(未示出)进行研磨,能防止被原料腐蚀且易于清洗;还包括入料口与球磨机3出料口连接的第二渣浆泵9,第二渣浆泵9出料口与第二预拌机8入料口连接,第二预拌机8出料口与搅拌机4入料口连接;还包括与第二预拌机8入料口连接的第二水泥罐12和第二矿粉罐13,其中,第二预拌机8用于预先混合浆体和砂石等原料(第一预拌机2和第二预拌机8与搅拌机4结构相同,同时第一预拌机2和第二预拌机8尺寸远小于搅拌机4),特别地,第一渣浆泵5和第二渣浆泵9的设置是为了防止输送介质(磷石膏、水泥和矿粉以及浆体)造成堵塞而致使系统发生故障的,更重要的是,第一渣浆泵5的设置能为螺旋输送管6提供输送动力,第二渣浆泵9的设置能保证经球磨机3处理的浆体顺利地转移到第二预拌机8中;特别地,经球磨机3研磨的浆体在第二预拌机8中与其他原料(水泥、矿粉和砂石等)进行预混合,然后进入搅拌机4中;特别地,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机4上的砂石等原料的入口(未示出)。

上述实施例中,磷石膏仓1、第一预拌机2、第一水泥罐10、第一矿粉罐11、第二预拌机8、第二水泥罐12和第二矿粉罐13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输送管14,球磨机3和水罐7之间的连接采用输水管15,输送管14的输送动力由空气压缩机(未示出)提供,输水管15采用软性材质的管道且水罐7中设置有出口与输水管15连接的水泵(未示出),软性材质的输水管15能灵活调整水罐7的位置,同时水泵的设置能实现在系统未生产时可以利用水罐7中的水对球磨机3进行清洗的目的;搅拌机4设置有砂石、外加剂等的入口以方便向系统中加入砂石等原料,即砂石、外加剂等的入口与浆体、水泥和矿粉的入口不同以实现分别对它们进行处理;同时系统取消了陈化处理(一般需要处理48小时以上)所需设备(如立式搅拌器等),通过球磨机3的处理制备磷石膏浆体(通过球磨机3内部的瓷球将磷石膏磨细并与水泥、矿粉和水等充分混合),然后采用螺旋输送管6高效地将浆体输送至搅拌机4,再混入水泥、矿粉和砂石等,经搅拌即得到所需产品,其中螺旋输送管6通过旋转方式推进,能保证高粘度的浆体高效地从球磨机3输送至第二预拌机8中,特别地,螺旋输送管6能防止浆体在管内发生倒流及向浆体流动提供足够的前移动力;特别地,第一水泥罐10和第二水泥罐12中均装载有水泥且第一水泥罐10容量远小于第二水泥罐12,第一矿粉罐11和第二矿粉罐13中均装载有矿粉且第一矿粉罐11容量小于第二矿粉罐13。

优选地,为了实现浆体制备所需原料的准确配置,还包括第一称量秤16和第二称量秤17,其中,第一称量秤16设置在磷石膏仓1与第一预拌机2之间的输送管14上,第二称量秤17设置在与第一水泥罐10和第一矿粉罐11连接的输送管14上,特别地,将磷石膏和水泥及矿粉分开称量的原因:磷石膏中往往含有较高比例的水分,且其具有较大的腐蚀作用,而水泥和矿粉含水量极低,当水泥和矿粉与磷石膏混合后,混合物的腐蚀性会更高,更易损坏称量秤,因此分开称量能降低称量秤的故障率;输水管15上设置流量阀(未示出)用以控制加水量。

优选地,球磨机3入料口还设置有进料斗18,螺旋输送管6与输水管15均通过进料斗18与球磨机3连通;进料斗18为漏斗结构,进料斗18内水平设置有隔断板19以将进料斗18分隔成浆体原料混合腔和下料腔,隔断板19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铰接设置有向下开启的挡板20,初始状态时挡板20在安装通孔内,特别地,挡板20与安装通孔接触的部分设置有耐腐蚀软性垫层(未示出)以实现挡板20在安装通孔内的稳定且保证对浆体原料混合腔和下料腔的阻隔,更重要地,安装通孔与挡板20之间的铰接通过扭簧(未示出)实现,这样能够提供足够的作用力保证挡板20的稳定,特别地,当浆体原料混合腔中装入足够球磨机3一次处理量的浆体原料和水时,挡板20正好能脱离安装通孔向下开启,实现将浆体原料和水通过下料腔送入球磨机3。

优选地,球磨机3为卧式安装的圆筒状结构,球磨机3垂直于中心轴方向插入有截断球磨机3的钢格栅21且钢格栅21位于球磨机3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其中,钢格栅2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栅格22(为规则方孔或圆孔等形状),钢格栅21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对浆体进行过滤的,特别地,钢格栅21上的栅格22尺寸小于球磨机3中的瓷球直径,瓷球不能穿过栅格22而脱离球磨机3,更重要的是,浆体原料在研磨过程中将在钢格栅21两侧来回穿行,进而增加钢格栅21两侧的湍流程度,加速研磨程度大的原料(粒径细且混合充分的部分)向球磨机3出料口的流动,然后再回到球磨机3进料口端进入新的研磨行程,如此形成循环,提高研磨效率。

本实施例在实用时,

浆体原料(磷石膏、水泥和矿粉)按照比例加入第一预拌机2进行预先混合,然后经第一渣浆泵5泵入螺旋输送管6,进而进入进料斗18中,同时水罐7中的水按照比例被泵入进料斗18中,当达到球磨机3一次处理量后,挡板20向下开启浆体原料和水进入球磨机3进行研磨混合(球磨机3先沿一定方向旋转实现研磨混合,研磨合格后,反转电机(未示出)(球磨机3由电机驱动)即可将合格浆体从球磨机3出料口导出),经过处理后,第二渣浆泵9将浆体泵入搅拌机4上的第二预拌机8,同时按比例加入水泥和矿粉进行预先混合,然后进入搅拌机4,同时按比例加入砂石、外加剂等,经搅拌即得产品磷石膏混凝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