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子控制式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6689发布日期:2018-10-09 21:3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机构,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电子控制式混凝土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混凝土搅拌装置中,往往均采用的设备机械式搅拌桨叶类搅拌设备及基于超声波振荡的移动式混凝土震荡设备,虽然基本可以满足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作业的需要,但械式搅拌桨叶类搅拌设备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搅拌效率低下,且搅拌过程中易导致混凝土中存在物料搅拌不均、估计成块及夹杂干物料等现象,严重影响搅拌作业的质量和效率,而超声波振荡的移动式混凝土震荡设备虽然可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搅拌混合作业的质量,消除物料混合不均现象,但搅拌作业时需要频繁进行搅拌位置更换,运行效率低下,能耗及劳动强度较高,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混凝土搅拌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电子控制式混凝土搅拌装置,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承载能力,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混凝土进行承载搅拌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实现多角度、多方式对混凝土和多方式进行混合搅拌,从而在极大的提高搅拌作业效率的同时,避免物料搅拌不均现象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电子控制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承载立柱、搅拌腔、搅拌轴、搅拌桨叶、超声波搅拌机构、主搅拌驱动机构、辅助搅拌驱动机构及控制电路,承载底座为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平面板状结构,承载立柱至少两个,与承载底座侧表面连接并与承载底座轴线平行分布,且各承载立柱以承载底座轴线对称分布,搅拌腔位于承载底座正上方,搅拌腔轴线与承载底座轴线呈0°—90°夹角,其两端通过主搅拌驱动机构与承载立柱铰接,并可环绕铰接轴进行0°—360°旋转,搅拌腔前端上端面设加料口,末端下端面设出料口,搅拌轴位于搅拌腔内,并与搅拌腔同轴分布,搅拌轴通过辅助搅拌驱动机构与搅拌腔内表面连接,并可环绕搅拌轴轴线进行0°—360°旋转,搅拌桨叶至少三个,沿搅拌轴轴线均布并环绕搅拌轴轴线呈螺旋状分布在搅拌轴外表面,搅拌桨叶与搅拌轴间通过至少一条导向杆相互连接,导向杆与搅拌桨叶同轴分布,并与搅拌轴轴线呈30°—150°夹角,超声波搅拌机构嵌于导向杆内,并与导向杆同轴分布,控制电路位于承载底座上端面,并分别与超声波搅拌机构、主搅拌驱动机构、辅助搅拌驱动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立柱为至少两级伸缩杆结构,所述的承载立柱为电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气压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并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腔内表面均布若导杆,所述的导杆通过转台机构安装在承载腔内表面,且导杆轴线与搅拌腔轴线呈45°—90°夹角,各导杆环绕搅拌腔轴线呈螺旋状结构分布,所述的导杆前端面与搅拌轴间间距为搅拌腔半径的1/6—1/4。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杆与搅拌轴间通过转台机构相互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台机构上设至少一个角度传感器,所述的转台机构和角度传感器均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杆包括定位杆、传动杆、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定位杆、传动杆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的传动杆末端嵌于定位杆内、与定位杆同轴分布并与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嵌于定位杆内并与传动杆末端端面相抵,所述的超声波搅拌机构嵌于传动杆内,所述的定位杆末端与搅拌轴连接,前端与搅拌桨叶连接,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为基础的自动控制电路,且所述的控制系统另设至少一个数据串口通讯模块和至少一个无线数据通讯模块。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承载能力,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混凝土进行承载搅拌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实现多角度、多方式对混凝土和多方式进行混合搅拌,从而在极大的提高搅拌作业效率的同时,避免物料搅拌不均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向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和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控制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承载立柱2、搅拌腔3、搅拌轴4、搅拌桨叶5、超声波搅拌机构6、主搅拌驱动机构7、辅助搅拌驱动机构8及控制电路9,承载底座1为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平面板状结构,承载立柱2至少两个,与承载底座1侧表面连接并与承载底1座轴线平行分布,且各承载立柱2以承载底座1轴线对称分布,搅拌腔3位于承载底座正上方,搅拌腔3轴线与承载底座1轴线呈0°—90°夹角,其两端通过主搅拌驱动机构7与承载立柱2铰接,并可环绕铰接轴进行0°—360°旋转,搅拌腔3前端上端面设加料口31,末端下端面设出料口32,搅拌轴4位于搅拌腔3内,并与搅拌腔4同轴分布,搅拌轴4通过辅助搅拌驱动机构8与搅拌腔3内表面连接,并可环绕搅拌轴4轴线进行0°—360°旋转,搅拌桨叶5至少三个,沿搅拌轴4轴线均布并环绕搅拌轴4轴线呈螺旋状分布在搅拌轴4外表面,搅拌桨叶5与搅拌轴4间通过至少一条导向杆10相互连接,导向杆10与搅拌桨叶5同轴分布,并与搅拌轴4轴线呈30°—150°夹角,超声波搅拌机构6嵌于导向杆10内,并与导向杆10同轴分布,控制电路9位于承载底座1上端面,并分别与超声波搅拌机构6、主搅拌驱动机构7、辅助搅拌驱动机构8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立柱2为至少两级伸缩杆结构,所述的承载立柱为电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气压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并与控制电路9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搅拌腔3内表面均布若导杆11,所述的导杆11通过转台机构12安装在承载腔3内表面,且导杆11轴线与搅拌腔3轴线呈45°—90°夹角,各导杆11环绕搅拌腔3轴线呈螺旋状结构分布,所述的导杆11前端面与搅拌轴4间间距为搅拌腔3半径的1/6—1/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杆10与搅拌轴4间通过转台机构12相互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台机构12上设至少一个角度传感器13,所述的转台机构12和角度传感器13均与控制电路9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杆10包括定位杆101、传动杆102、升降驱动机构103,所述的定位杆101、传动杆102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的传动杆102末端嵌于定位杆101内、与定位杆101同轴分布并与定位杆101滑动连接,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103嵌于定位杆101内并与传动杆102末端端面相抵,所述的超声波搅拌机构6嵌于传动杆102内,所述的定位杆101末端与搅拌轴4连接,前端与搅拌桨叶5连接,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103与控制电路9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搅拌驱动机构7、辅助搅拌驱动机构8均为电动机及变速箱构成的驱动机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9为基于工业单片机为基础的自动控制电路,且所述的控制系统另设至少一个数据串口通讯模块和至少一个无线数据通讯模块。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承载能力,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混凝土进行承载搅拌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实现多角度、多方式对混凝土和多方式进行混合搅拌,从而在极大的提高搅拌作业效率的同时,避免物料搅拌不均现象发生。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