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升降式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3847发布日期:2018-12-12 00:1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升降式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升降式车库。

背景技术

我国近几年来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和老百姓私家车的急剧增多,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与车(位)库设置严重滞后。目前的车库一般为地面式立体式车库,占用了大量的地上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升降式车库,使其能够利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节省地面空间。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升降式车库,其包括:

上端开口的库穴,库穴的侧面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向库位;

固定在库穴内的库架,包括轨道支撑架、顶部边框及两左两右共四个导向立柱;其中,轨道支撑架固定在库穴底部,轨道支撑架上设有一左一右共两个水平轨道,轨道侧向库位的地面内对应地固定设有两个平行轨道;两个平移轨道与两个水平轨道一一对应且前后对齐;顶部边框设置在库穴的开口的前后边缘;导向立柱的下端固定在库穴的底部,导向立柱的上端与顶部边框固定连接;

及载车台,载车台的底部可转动地设有一前一后共两个主轴,主轴沿左右方向延伸,主轴的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个移动轮;移动轮滚动设置在水平轨道上;导轨其中的一个主轴的与一旋转电机的主轴传动连接;

升降装置,包括减速机、卷筒、一左一右共两个抬升架及一左一右共两组用于提升抬升架的提升机构;减速机固定在库穴底部,卷筒与减速机动力连接;抬升架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动滑轮;抬升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导向立柱上;抬升架的内侧设有一个可下行时让位、上行时复位的抬升爪;当抬升爪上行时可朝上抵接于载车台的左右边沿;

及车库顶盖,车库顶盖的四角处朝下凸伸形成竖直的顶盖支撑钢;顶盖支撑钢的下端对应地支承在左右同一侧的抬升架上;当抬升架处于最低位置时,车库顶盖盖合在库穴的开口上。

优选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库穴底部的第一定滑轮,固定在顶部边框上的第二定滑轮,及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绕设有卷筒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朝上绕过第二定滑轮、朝下绕过动滑轮后朝上固定在一钢丝绳钩上,钢丝绳钩固定于顶部边框上,两个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绕设方向相同。

优选地,抬升爪包括爪体、压缩弹簧、销轴及限位件;其中,爪体的左右一侧的底部通过销轴铰接在抬升架上;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抬升架上,另一端与爪体的左右一侧固定连接;在压缩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爪体复位至第一状态时,爪体的上端形成一抬升面,抬升面朝上抵接载车台的左、右边沿。

优选地,车库顶盖与库穴接触处通过一橡胶框密封,橡胶框固定在车库顶盖上。

优选地,抬升架的靠近库穴的内壁的左右一侧上设有多个侧撑滚轮;侧撑滚轮可滚动地抵接在库穴的内壁上。

优选地,地下升降式车库还包括一左一右共两个竖直的导向链;导向链的上端通过一导向链连接栓固定在顶部边框上,下端通过另一导向链连接栓固定在库穴底部;抬升架上对应地设有与左右对应一侧的导向链相啮合的滚子链轮。

优选地,库穴的底部四周设有排水沟。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地下升降式车库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节省地面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地下升降式车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抬升爪位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抬升爪位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

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地下升降式车库包括上端开口的库穴2,库穴2的侧面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向库位5。

库穴2内固定有库架(未标记),库架包括固定在库穴底部的轨道支撑架41,轨道支撑架41上设有一左一右共两个水平轨道40,轨道侧向库位5的地面内对应地固定设有两个平行轨道(未示出)。两个平移轨道与两个水平轨道40一一对应且前后对齐。库架还包括设置在库穴2的开口的前后边缘的顶部边框8及两左两右共四个导向立柱22。导向立柱22的下端固定在库穴2的底部,导向立柱22的上端与顶部边框8固定连接。

地下升降式车库还包括升降装置(未标记)。升降装置包括减速机46、卷筒49、一左一右共两个抬升架25及一左一右共两组提升机构(未标记)。减速机46固定在一支撑架50上,支撑架50固定在库穴2底部。卷筒49与减速机46之间通过传动链动力连接。

抬升架25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动滑轮34。抬升架25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导向立柱22上。抬升架25的内侧设有一个可下行时让位、上行时复位的抬升爪16。

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库穴2底部的第一定滑轮42,固定在顶部边框8上的第二定滑轮1,及钢丝绳24。钢丝绳2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绕设有卷筒49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42、朝上绕过第二定滑轮1、朝下绕过动滑轮34后朝上固定在一钢丝绳钩3上。钢丝绳钩3固定于顶部边框8上。两个钢丝绳24在卷筒50上的绕设方向相同。

本发明中,通过减速机46带动钢丝绳24,进而带动动滑轮34及抬升架25升降。

本发明的地下升降式车库还包括一个车库顶盖4。车库顶盖4的四角处朝下凸伸形成竖直的顶盖支撑钢9。顶盖支撑钢9的下端对应地支承在左右同一侧的抬升架25上。当抬升架25处于最低位置时,车库顶盖4盖合在库穴2的开口上。车库顶盖4与库穴2接触处通过一橡胶框53密封。橡胶框53固定在车库顶盖4上。

这样,当抬升架25上升时,可将车库顶盖4顶起;当车库顶盖4随抬升架25下降至库穴2开口处并合上时,顶盖支撑钢9的下端与抬升架25脱离。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抬升爪16包括爪体101、压缩弹簧104、销轴102及限位件102。其中,爪体101的左右一侧的底部通过销轴102铰接在抬升架25上。压缩弹簧104的一端固定在抬升架25上,另一端与爪体101的左右一侧固定连接。在压缩弹簧104的回复力作用下,爪体101复位至第一状态时,爪体101的上端形成一抬升面,抬升面朝上抵接载车台11a、11b的左、右边沿,以将载车台11a、11b抬起。

当抬升架25下行时,在载车台11a、11b的左、右边沿的阻力下朝图示的右方转动至第二状态,进而给载车台11a、11b的让位;当抬升架25下行至爪体101下方后,复位至第一状态。

其中,载车台11a、11b底部可转动地设有一前一后共两个主轴13,主轴13沿左右方向延伸。主轴13的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个移动轮15。移动轮15滚动设置在水平轨道40上。导轨其中的一个主轴13的与一旋转电机14的主轴传动连接。两个主轴13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且转动方向相同。

较佳地,抬升架25的靠近库穴2的内壁的左右一侧上设有多个侧撑滚轮52。侧撑滚轮52可滚动地抵接在库穴2的内壁上。这样可以防止抬升架25左右晃动。

较佳地,地下升降式车库还包括一左一右共两个竖直的导向链7。导向链7的上端通过一导向链连接栓6固定在顶部边框8上,下端通过另一导向链连接栓固定在库穴2底部。抬升架25上对应地设有与左右对应一侧的导向链7相啮合的滚子链轮33。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库穴2的底部四周设有排水沟51。

本发明的地下升降式车库是这样工作的:

车辆入库时,抬升架载着载车板提升到达与地面相平处停止,车辆通过车库进口端开进,经抬升架到达载车板定位处。车辆停好位后,司机从库侧面离开。接着,抬升架提升载车板和车辆向库穴内垂直下降。当载车板的移动轮与水平轨道相吻合时,提升机构停止运作,此时车库顶盖盖住库顶且库顶与地面相平。随后,载车板上的旋转电机通过驱动移动轮沿着水平导轨向侧向库位内水平移动,而移动轮与载车板是一体的,所以载车板载着车辆和移动轮同步向左或向右移侧向库位中,车辆入库结束。车辆入库过程与上述入库过程相反。

本发明的地下升降式车库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节省地面空间。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其他未详述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