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建筑材料及其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5327发布日期:2018-12-14 23:1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建筑材料及其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合建筑材料及其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天然石材、烧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等)。有机材料包括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涂料、粘胶剂)和沥青材料。复合材料包括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而成。

混合建筑材料的使用巨大,在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现有的混合建筑材料一般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到的水泥混合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合建筑材料需要达到一系列的国家标准,目前采用的标准为《gb_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只有所使用的混合建筑材料的强度、硬度等一系列的指标达到标准,才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全保障。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的要求,有必要对现有的混合建筑材料作进一步的优化,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合建筑材料及其搅拌设备,材料的强度高、质量轻,设备搅拌均匀充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26份~40份;石墨烯6份~26份;陶瓷微粉1份~13份;秸秆粉0份~10份;贝壳粉5份~30份;珍珠粉0份~16份;石英砂玻璃9份~42份;坡缕缟石4份~28份。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28份~38份;石墨烯8份~20份;陶瓷微粉3份~11份;秸秆粉3份~8份;贝壳粉8份~25份;珍珠粉1份~12份;石英砂玻璃15份~30份;坡缕缟石7份~24份。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30份~35份;石墨烯10份~15份;陶瓷微粉5份~10份;秸秆粉1份~5份;贝壳粉10份~20份;珍珠粉2份~8份;石英砂玻璃20份~25份;坡缕缟石10份~16份。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32份~34份;石墨烯12份~14份;陶瓷微粉6份~8份;秸秆粉2份~4份;贝壳粉13份~18份;珍珠粉4份~7份;石英砂玻璃22份~24份;坡缕缟石13份~15份。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33份;石墨烯13份;陶瓷微粉7份;秸秆粉3份;贝壳粉15份;珍珠粉5份;石英砂玻璃23份;坡缕缟石14份。

用于搅拌混合建筑材料的搅拌设备,具有卧式搅拌外筒、左搅拌减速电机和右搅拌减速电机,所述的卧式搅拌外筒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有左侧端盖和右侧端盖,卧式搅拌外筒的中部设置有卧式搅拌内筒,所述的卧式搅拌内筒的左端安装在所述的左搅拌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卧式搅拌内筒的右端安装在所述的右搅拌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卧式搅拌内筒由一体成型的左内筒和右内筒构成,所述的左内筒的中轴线与右内筒的中轴线平行相错分布。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内筒的左端高于其右端,所述的右内筒的右端盖于其左端,这样的结构设计以便于卧式搅拌内筒中的混合建筑材料均匀充分的混合在一起。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内筒的中轴线与左搅拌减速电机动力输出轴的中轴线偏心分布,所述的右内筒的中轴线与右搅拌减速电机动力输出轴的中轴线偏心分布,这样的结构设计以便于卧式搅拌内筒中的混合建筑材料均匀充分的混合在一起。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卧式搅拌外筒上均匀设置有向卧式搅拌内筒中注入原料的若干注料斗,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将原料顺利的注入到卧式搅拌内筒中。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若干注料斗可升降设置在卧式搅拌外筒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但便于将原料顺利的注入到卧式搅拌内筒中,还便于卧式搅拌内筒搅拌过程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建筑材料及其搅拌设备,混合建筑材料的强度高、质量轻,满足国家标准,建筑安全有保障;搅拌设备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对混合建筑材料进行均匀充分的混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搅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卧式搅拌外筒;2、左搅拌减速电机;3、右搅拌减速电机;4、左侧端盖;5、右侧端盖;6、卧式搅拌内筒;7、若干注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26份;石墨烯6份;陶瓷微粉1份;秸秆粉0份;贝壳粉5份;珍珠粉0份;石英砂玻璃9份;坡缕缟石4份。

其中,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俗称: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主要成分:方解石,化学式是caco3,呈中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盐酸,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所以既是钙盐也是碳酸盐。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石墨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薄膜生产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

陶瓷微粉是一种轻质非金属多功能材料,主要成分是sio2和al2o3,分散性好、遮盖力高、白度高、悬浮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可塑性好、耐热温度高、密度小、烧失量低、光散射性好、绝缘性好。可提高涂料的吸附性、耐侯、耐久性、耐擦洗、耐腐蚀及耐高温性,改善漆膜的机械性能,增加透明度,提高防火性能,可用于防腐、防火、耐高温、粉末、建筑涂料及各种工业、民用涂料,特别适合于高光半光性涂料及其它容剂,可替代钛白粉用量,消除因使用钛白粉造成的光絮凝现象,防止涂料泛黄,并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陶瓷微粉被誉为“空间时代新材料”。

秸秆粉是秸秆粉状结构,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

贝壳粉是指贝壳经过高温煅烧粉碎的粉末,其95%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以及甲壳素,还有少量氨基酸和多糖物质,可以做食品、化妆品以及室内装修的高档材料,应用于畜禽饲料及食品钙源添加剂、饰品加工、干燥剂等,贝壳粉涂料是近年来新兴的家装内墙涂料,是贝壳粉新的应用之一,自然环保是其最重要的优势。

淡水珍珠与海水珍珠的养殖技术不同,结构也有所不同,淡水珍珠是无核的,所有的成分都由珍珠质组成,因此若以淡水珍珠制成珍珠粉,不存在其它物质混杂,而海水珍珠是有核的,其核一般由猪蹄蚌的贝壳磨成,珍珠质仅覆盖于表面,厚0.1~0.3毫米,生长期3~5年左右(淡水珠达4~5年)。

石英砂玻璃是由各种纯净的天然石英(如水晶、石英砂等)熔化制成,线膨胀系数极小,是普通玻璃的1/10~1/20,有很好的抗热震性,它的耐热性很高,经常使用温度为1100~1200摄氏度,短期使用温度可达1400摄氏度,石英玻璃主要用于实验室设备和特殊高纯产品的提炼设备,由于它具有高的光谱透射,不会因辐射线损伤(其他玻璃受辐射线照射后会发暗),因此也是用于宇宙飞船、风洞窗和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的理想玻璃。

坡缕缟石是一种具链层状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粘土矿物,其结构属2:1型粘土矿物,在每个2:1单位结构层中,四面体晶片角顶隔一定距离方向颠倒,形成层链状,在四面体条带间形成与链平行的通道,通道横断面约3.7*6.3a°,通道中充填沸石水和结晶水。

见图1,用于搅拌混合建筑材料的搅拌设备,具有卧式搅拌外筒1、左搅拌减速电机2和右搅拌减速电机3,卧式搅拌外筒1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有左侧端盖4和右侧端盖5,卧式搅拌外筒1的中部设置有卧式搅拌内筒6,卧式搅拌内筒6的左端安装在左搅拌减速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上,卧式搅拌内筒6的右端安装在右搅拌减速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上,卧式搅拌内筒4由一体成型的左内筒和右内筒构成,左内筒的中轴线与右内筒的中轴线平行相错分布。

左内筒的左端高于其右端,右内筒的右端盖于其左端。左内筒的中轴线与左搅拌减速电机2动力输出轴的中轴线偏心分布,右内筒的中轴线与右搅拌减速电机3动力输出轴的中轴线偏心分布。这样的结构设计以便于卧式搅拌内筒4中的混合建筑材料均匀充分的混合在一起。卧式搅拌外筒1上均匀设置有向卧式搅拌内筒6中注入原料的若干注料斗7,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将原料顺利的注入到卧式搅拌内筒4中。若干注料斗7可升降设置在卧式搅拌外筒1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但便于将原料顺利的注入到卧式搅拌内筒4中,还便于卧式搅拌内筒4搅拌过程的正常运行,即当卧式搅拌内筒4不旋转时,若干注料斗7下降至其底部与卧式搅拌内筒4的注料口相接触,保证原料顺利地进入到卧式搅拌内筒4中;当卧式搅拌内筒4需要旋转时,若干注料斗7上升至一定高度,保证卧式搅拌内筒4在旋转过程中不会被若干注料斗7干涉。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在于:

一种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28份;石墨烯8份;陶瓷微粉3份;秸秆粉3份;贝壳粉8份;珍珠粉1份;石英砂玻璃15份;坡缕缟石7份。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在于:

一种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30份;石墨烯10份;陶瓷微粉5份;秸秆粉1份;贝壳粉10份;珍珠粉2份;石英砂玻璃20份;坡缕缟石10份。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在于:

一种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32份;石墨烯12份;陶瓷微粉6份;秸秆粉2份;贝壳粉13份;珍珠粉4份;石英砂玻璃22份;坡缕缟石13份。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在于:

一种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33份;石墨烯13份;陶瓷微粉7份;秸秆粉3份;贝壳粉15份;珍珠粉5份;石英砂玻璃23份;坡缕缟石14份。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在于:

一种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34份;石墨烯14份;陶瓷微粉8份;秸秆粉4份;贝壳粉18份;珍珠粉7份;石英砂玻璃24份;坡缕缟石15份。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在于:

一种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35份;石墨烯15份;陶瓷微粉10份;秸秆粉5份;贝壳粉20份;珍珠粉8份;石英砂玻璃25份;坡缕缟石16份。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在于:

一种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38份;石墨烯20份;陶瓷微粉11份;秸秆粉8份;贝壳粉25份;珍珠粉12份;石英砂玻璃30份;坡缕缟石24份。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在于:

一种混合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碳酸钙40份;石墨烯26份;陶瓷微粉13份;秸秆粉10份;贝壳粉30份;珍珠粉16份;石英砂玻璃42份;坡缕缟石28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