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1289发布日期:2018-12-22 09:3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阳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遮阳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遮阳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多的多块外遮阳板组合系统有两种,一种为可垂直折叠的遮阳板组合系统,另外一种是水平折叠的遮阳板组合系统。可垂直折叠的遮阳板组合系统一般是沿水平滚道运动实现全部遮阳或部分遮阳,而水平折叠的遮阳板组合系统,一般是通过升降机构从上向下运动来实现全部遮阳或部分遮阳;其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阳板,其结构简洁美观、使用方便、拆装维护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拉杆、上固定座、铰接座、底座组件;

所述遮阳板本体为平直状面板,优选采用pc板,其水平设置,其前侧上表面固设有两个铰接座,其后侧设有两个安装通孔;

所述铰接座的上端铰接连接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上固定座;

所述安装通孔与底座组件连接固定;

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下固定座、横杆、竖杆、上压盘、下压盘,所述下固定座用于固定于墙体之上,下固定座上水平连接横杆,横杆与竖杆垂直连接,所述竖杆上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套设有上压盘、下压盘,所述上压盘、下压盘之间贴合设有遮阳板本体;

通过旋转下压盘、上压盘将遮阳板本体固定于底座组件之上;

所述上压盘、下压盘为结构相同的圆盘,其中部设有螺纹通孔;

优选的,所述遮阳板本体的上表面还设有排水槽;

优选的,所述遮阳板本体的透光率为40%至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其结构简洁美观、使用方便、拆装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1、拉杆2、上固定座3、铰接座4、底座组件5;

所述遮阳板本体1为平直状面板,优选采用pc板,其水平设置,其前侧上表面固设有两个铰接座4,其后侧设有两个安装通孔;

所述铰接座4的上端铰接连接拉杆2的一端,拉杆2的另一端铰接于上固定座3;

所述安装通孔与底座组件5连接固定;

所述底座组件5包括下固定座51、横杆52、竖杆53、上压盘54、下压盘,所述下固定座51用于固定于墙体之上,下固定座51上水平连接横杆52,横杆52与竖杆53垂直连接,所述竖杆53上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套设有上压盘54、下压盘,所述上压盘54、下压盘之间贴合设有遮阳板本体1;

通过旋转下压盘、上压盘54将遮阳板本体1固定于底座组件5之上;

所述上压盘54、下压盘为结构相同的圆盘,其中部设有螺纹通孔;

优选的,所述遮阳板本体1的上表面还设有排水槽;

优选的,所述遮阳板本体1的透光率为40%至60%。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拉杆、上固定座、铰接座、底座组件;所述遮阳板本体为平直状面板,其水平设置,其前侧上表面固设有两个铰接座,其后侧设有两个安装通孔;所述铰接座的上端铰接连接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上固定座;所述安装通孔与底座组件连接固定;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下固定座、横杆、竖杆、上压盘、下压盘,所述下固定座用于固定于墙体之上,下固定座上水平连接横杆,横杆与竖杆垂直连接,所述竖杆上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套设有上压盘、下压盘,所述上压盘、下压盘之间贴合设有遮阳板本体。本发明的遮阳板,其结构简洁美观、使用方便、拆装维护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陶中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巢湖市聚汇遮阳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4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