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自动合模系统及其精准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5002发布日期:2018-12-08 08:1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建筑自动合模系统及其精准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自动合模系统,还涉及建筑自动合模精准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中混凝土浇筑房屋墙体时需要使用建筑模板,目前的建筑模板主要分为钢模板和木模板,首先,钢模板具有强度高,钢度大和循环使用周期长的优点,但是由于自身重量大,工人劳动强度高,使用不便,且工效低;木模板具有质量轻,工人劳动强度相对低的优点,但存在着使用周期短,造成木材浪费严重的问题。

目前建筑墙体所使用的模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模板,平模板用于平面墙,另一种是角模板,其用于墙体与墙体之间的直角拐角。

目前,上述两种模板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存在多个缺点,例如用作墙体混凝土灌溉时,灌溉前,都会采用模板进行构型,灌溉后,需要拆卸模板,现在的方式是通过人工手动来加固墙体模板和拆卸墙体模板,其存在着工人劳动强度大和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另外,由于目前模板的安装均采用人工手动装配,模板与模板之间的缝隙掌控不好,会导致浆液泄漏,不仅造成原料浪费,并且会延误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建筑自动合模系统及其精准定位系统,采用该检测操作台能够解决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自动合模系统,包括中心架、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和至少两个连杆组件;第二模板的工作面和第一模板的工作面均为正面;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部与中心架铰接,另一端部与第一模板的背面铰接;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部与中心架铰接,另一端部与第二模板的背面铰接;中心架的顶端部至少设置有两个带有伸缩杆的驱动器;第一驱动器与中心架的顶端部铰接,第一驱动器的伸缩杆与第一连杆组件铰接;第二驱动器与中心架的顶端部铰接,第二驱动器的伸缩杆与第二连杆组件铰接;合模状态下,第一模板的侧面与第二模板相对的侧面接合。

其中,第一模板为平模板,第二模板为角模板,角模板的夹角为直角。

其中,平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平模板垂直摆放,角模板设置于两个平模板之间。

其中,合模状态下,第一驱动器的伸缩杆的轴向与第一连杆组件的轴向垂直。

其中,合模状态下,第二驱动器的伸缩杆的轴向与第二连杆组件的轴向垂直。

其中,第一模板的侧面与第二模板相对的侧面的接合面为斜面。

其中,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本体和两个第一连杆座,其中一个第一连杆座与中心架固接,另一个第一连杆座与第一模板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杆本体的两端分别穿设有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杆座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二连杆本体和两个第二连杆座,其中一个第二连杆座与中心架固接,另一个第二连杆座与第二模板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杆本体的两端分别穿设有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杆座转动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建筑自动合模精准定位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建筑自动合模系统,其特征在于:精准定位系统包括第一卡持件和第二卡持件,第一卡持件设置在第一模板的背面,第二卡持件设置在第二模板的背面,合模状态下,第一卡持件与第二卡持件卡持啮合。

其中,第一卡持件为水平设置在第一模板背面的定位槽,第二卡持件为水平设置在第二模板背面的定位块,卡持状态下,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内啮合;定位槽的槽口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部。

其中,第一卡持件为竖直设置在第一模板背面的限位柱,第二卡持件为竖直设置在第二模板背面的限位槽,卡持状态下,限位柱插入限位槽内啮合;限位柱呈倒钩形状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建筑自动合模系统的工作过程,首先,在合模的过程中,第一驱动器的伸缩杆和第二驱动器的伸缩杆分别推动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均有开模状态运动至合模状态,直至第一模板的侧面与第二模板的侧面接合为止,而在开模过程中,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分别驱动伸缩杆进行回缩,进而带动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由合模状态运动至开模状态,直至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分离为止,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驱动器作为动力源取代了以往人工手动安装模板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本申请的建筑自动合模精准定位系统,通过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分别设置卡持件,在合模过程中,第一卡持件与第二卡持件会由解锁状态转化为卡持状态,第一卡持件和第二卡持件的卡持配合,保证模板之间的紧密程度,在开模的过程中,第一卡持件与第二卡持件会由卡持状态转化为解锁状态为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精准定位系统取代了以往靠人工接合的方式,能够快速精准地实现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无缝接合,解决了以往漏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多个建筑模板用精准定位开合装置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建筑模板用精准定位开合装置在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建筑模板用精准定位开合装置在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建筑模板用精准定位开合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卡持件和第二卡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心架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一连杆组件4、第一连杆本体41、第一连杆座42、第二连杆组件5、第二连杆本体51、第二连杆座52、斜面6、限位柱71、限位槽72、定位槽81、导向部811、定位块8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建筑自动合模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中心架1、第二模板3、第一模板2和至少两个连杆组件,图3为开合装置在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开合装置在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请见图1和图2,首先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2为平模板,第二模板3为角模板,角模板的夹角为直角,以上的设计方式,其主要适用于十字形墙体或带有直角转角的墙体,当然了,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均可以为平模板,其适用于长度较长的平面墙,而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具体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而进行选择,由此,本实施例的开合装置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能;第二模板3(角模板)的工作面和第一模板2(角模板)的工作面均为正面,工作面相对的一面为背面。

在本实施例中,请见图3和图4,第一连杆组件4包括第一连杆本体41和两个第一连杆座42,其中一个第一连杆座42与中心架1固接,另一个第一连杆座42与第一模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杆本体41的两端分别穿设有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杆座42转动连接,同样的,第二连杆组件5的结构可以与第二连杆组件5的结构相同,第二连杆组件5包括第二连杆本体51和两个第二连杆座52,其中一个第二连杆座52与中心架1固接,另一个第二连杆座52与第二模板3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杆本体51的两端分别穿设有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杆座52转动连接,除了上述的连杆组件结构,当然了,还可以采用不需要连杆座的连杆方式,通过连杆本体直接与中心架1连接,简化结构,但这种方式不便于施工,所以,连杆的方式可以采用很多种形式去实现,不仅限本实施例的连杆方式,其两端部能够实现转动即可。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连杆组件4的一端部与中心架1铰接,另一端部与第一模板2的背面铰接,为了提高第一模板2运动的稳定性以及整体的机械强度,第一连杆组件4的数量可以设置成三个或六个或多个的结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三个第一连杆组件4呈直线排布在中心架1的一侧面,其能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同理的,第二连杆组件5的设置数量也可以与第一连杆组件4相同,其所达到的效果也是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第二连杆组件5的一端部与中心架1铰接,另一端部与第二模板3的背面铰接。

驱动动力源的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中心架1的顶端部设置有多个带有伸缩杆的驱动器,其中,驱动器可以为液压缸(油缸)和气缸中的一种,作为优选的方式是采用油缸,油缸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和工作稳定性,对模板的安装具有很好的帮助。这样能够提高整个开合装置的稳定性和工作性能。具体驱动器的连接方式如下,第一驱动器与中心架1的顶端部铰接,第一驱动器的伸缩杆与第一连杆组件4铰接,第二驱动器与中心架1的顶端部铰接,第二驱动器的伸缩杆与第二连杆组件5铰接,上述的铰接方式,也可以采用第一连杆组件4的铰接方式进行铰接,另外,为了提高模板驱动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每一个模板对应设置一个驱动器。

本发明的建筑自动合模精确定位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请见图1和图2,具体的,精确定位系统包括第一卡持件和第二卡持件,第一卡持件设置在第一模板2的背面,第二卡持件设置在第二模板3的背面,也就是说,第一模板2设置有第一卡持件,第二模板3设置有第二卡持件;合模状态下,第一卡持件与第二卡持件卡持扣合,以使第一模板2的侧面与第二模板3相对的侧面接合,其中为了便于第一模板2与第二模板3进行分离,并且能够有效地使两个模板之间不存在间隙,第一模板2的侧面与第二模板3相对的侧面的接合面为斜面6,斜面6的设置不但可以增加接合面的接触面积,而且,斜面6还有利于模板之间的合模和开模,有效地保护模板之间的接合面。

作为优选的方案,开模状态下,第一驱动器的伸缩杆的轴向与第一连杆组件4的轴向不垂直,并且,连杆本体朝上倾斜,合模状态下,第一驱动器的伸缩杆的轴向与第一连杆组件4的轴向垂直,此时,连杆本体就处于水平状态,即平模板与中心架1之间的距离为最大,垂直的方式便于整个开合装置进行模板的装拆,并且,更容易对模板进行精确的定位,提高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同理的,合模状态下,第二驱动器的伸缩杆的轴向与第二连杆组件5的轴向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持件为竖直设置在第一模板2背面的限位柱71,限位柱71呈倒钩形状设置,第二卡持件为竖直设置在第二模板3背面的限位槽72,卡持状态下,限位柱71插入限位槽72内啮合;平模板上的限位柱71与角模板上的限位槽72互相啮合,从而实现平模与角模间的精准无缝合模。

本实施例的建筑自动合模精准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结合图3和图4,首先,在合模的过程中,第一驱动器的伸缩杆和第二驱动器的伸缩杆分别推动第一连杆组件4和第二连杆组件5朝下方运动,第一连杆组件4和第二连杆组件5均有开模状态运动至合模状态,即第一连杆本体41和第二连杆本体51均由倾斜状态运动至水平状态,直至第一模板2的侧面与第二模板3的侧面接合为止,另外,在合模的过程中,第一卡持件与第二卡持件会由解锁状态转化为卡持状态,保证模板之间的紧密程度,而在开模过程中,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分别驱动伸缩杆进行回缩,进而带动第一连杆组件4和第二连杆组件5由合模状态运动至开模状态,即第一连杆本体41和第二连杆本体51均由水平状态运动至倾斜状态,直至第一卡持件与第二卡持件会由卡持状态转化为解锁状态为止,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驱动器作为动力源取代了以往人工手动安装模板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另外,建筑自动合模精准定位系统,通过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分别设置卡持件,在合模过程中,第一卡持件与第二卡持件会由解锁状态转化为卡持状态,第一卡持件和第二卡持件的卡持配合,保证模板之间的紧密程度,在开模的过程中,第一卡持件与第二卡持件会由卡持状态转化为解锁状态为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精准定位系统取代了以往靠人工接合的方式,能够快速精准地实现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无缝接合,解决了以往漏浆的问题。

实施例2

本申请的建筑自动合模精确定位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二,如图5所述,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均为平模板,当然了,也可以设置成第一模板2为平模板以及第二模板3为角模板,第一卡持件为水平设置在第一模板2背面的定位槽81,第二卡持件为水平设置在第二模板3背面的定位块82,卡持状态下,定位块82插入定位槽81内啮合;定位槽81的槽口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部811,定位槽81的横截面积沿定位块82插入方向逐渐变小,该精密定位机构所带来的效果基本与实施例1中的卡持结构相同,最要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持件设置有导向部811,能够引导第二模板3与第一模板2之间的合模,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