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8395发布日期:2019-01-05 10:3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精密机械设计与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



背景技术:

在用旋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已用润滑油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含量,从而间接判定发动机或减速器的磨损程度的方法中,棒电极作为与盘电极配合使用产生高压电弧从而激发油液原子发射光谱的必要元件,其精度和一致性决定了能否充分且稳定地配合盘电极激发原子发射光谱,而这就决定了所测油液中金属含量的准确度,从而影响对机器磨损程度的判定。根据astm-d6595标准,此种棒电极需达到一定精度要求,而国内在这方面尚缺少此类切削机,另外国外现有的此类棒电极切削机因存在可活动部件而导致所切削棒电极的一致性较差,且其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该机结构简单、稳定且不失准确性,既能提高获取高质量棒电极的效率,又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一种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包括支撑底座,在支撑底座上固定有电机支架,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给电机供电的电源;

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刀粒轴,在刀粒轴上固定有切削刀粒,所述切削刀粒为一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的柱体;

在碳棒引导套与刀粒轴为共轴关系,套于刀粒轴外并固定于电机支架上,作为碳棒送入口,在碳棒引导套上开设有碳屑出口。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所述刀粒轴垂直于电机支架设置。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包括碳屑壳,所述碳屑壳套在碳棒引导套上。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碳棒引导套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碳屑出口。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固定在支撑底座之上,将电机、电源和电机支架套于其内。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在机壳上设置有开关和电源接口,所述开关连接电源和电源接口后安装于机壳上表面。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在支撑底座分布于所述支撑底座下表面四个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切削刀粒两个底面的六条棱均可作为切削刀刃,大大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2.刀粒轴与碳棒引导套共轴,并垂直于电机支架,能保证所切削碳棒电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碳屑壳既能收集切削碳棒产生的碳屑,又能保护操作者以免受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局部分解图;

附图标记:

1-机壳;2-开关;3-橡胶脚垫;4-碳屑壳;5-碳棒引导套;6-电源接口;7-刀粒轴;8-切削刀粒;9-电机支架;10-电机;11-电源;12-支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在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了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该机器包括机壳1、开关2、橡胶脚垫3、碳屑壳4、碳棒引导套5、电源接口6、刀粒轴7、切削刀粒8、电机支架9、电机10、电源11和支撑底座12。

所述橡胶脚垫3分布于所述支撑底座12下表面四个角,在使用时起到防滑作用。

所述电机支架9垂直固定于支撑底座12的上表面一端边缘,将电机10、电源与棒电极切削部分分开,并供电机10、碳棒引导套5固定使用。

所述切削刀粒8为一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的柱体,通过一个侧面、一个底面和中心螺孔准确定位并固定于所述刀粒轴7上,其两个底面的六条棱均可作为切削刀刃,经刀刃绕刀粒轴旋转切削所形成的碳棒放电端纵切面顶角为160°,符合astm-d6595标准。

所述刀粒轴7为在一圆柱体金属棒一端切除一部分以便固定切削刀粒而成。

如上所述的刀粒轴7嵌套并固定于电机转轴上。

如上所述电机10被固定于电机支架9上,并将其上的刀粒轴7穿过所述电机支架9上的通孔,使得刀粒轴7与电机支架9所在面垂直。

所述碳棒引导套5与刀粒轴7为共轴关系,套于刀粒轴7外并固定于电机支架9上,作为碳棒送入口,且其上有两个镂空窗口作为碳屑出口。

所述碳屑壳套4在碳棒引导套5上,用来收集碳屑,同时起到保护操作者安全的作用。

所述电源11固定在支撑底座12上,将220v电压转换成电机工作所需的直流24v电压,为电机提供电源输入。

所述机壳1固定在支撑底座12之上,将电机10、电源和电机支架9套于其内。

所述开关2连接电源和电源接口后安装于机壳1上表面。

所述电源接口6安装于机壳侧面,作为220v电源输入口。

安装时,将所述的电机支架9和电源11固定在带有防滑橡胶脚垫3的支撑底座12上,再将电机10和刀粒轴7固定在电机支架9上,连接并固定好电气接线后,盖上带有开关2的机壳1,并将其固定在支撑底座12上,然后再将切削刀粒8固定在刀粒轴7上,最后套上碳棒引导套5,固定在电机支架9,套上碳屑壳4。

使用时,接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2,待电机10稳定转动,将待切削碳棒插入碳棒引导套5并抵住切削刀粒8上切削,取出已切削好、符合标准的棒电极,关闭开关2;视情况不定期地将碳屑壳4中的碳屑倒掉,并重新套上;视情况不定期地切换切削刀粒8所用刀刃,直至六条刀刃均不再锋利,需更换整个切削刀粒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机器的使用寿命长、小巧、精密且稳定性好,所切削碳棒电极一致性好、质量优良,又可提高获取碳棒电极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航空油液分析仪用棒电极切削机,包括支撑底座,在支撑底座上固定有电机支架,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给电机供电的电源;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刀粒轴,在刀粒轴上固定有切削刀粒,所述切削刀粒为一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的柱体;在碳棒引导套与刀粒轴为共轴关系,套于刀粒轴外并固定于电机支架上,作为碳棒送入口,在碳棒引导套上开设有碳屑出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机器的使用寿命长、小巧、精密且稳定性好,所切削碳棒电极一致性好、质量优良,又可提高获取碳棒电极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史霁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以太航空保障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6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