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洪车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4399发布日期:2019-04-12 23:0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洪车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洪车位。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强降雨引起的市区道路低洼段产生大量积水的现象时有发生,并有停放在积水道路路边来不及转移的车辆被浸泡,造成汽车损坏,给车主带来极大不便和经济损失。

公开号为108278019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车位,可以利用洪水的浮力自动举升汽车,有效避免车辆被洪水浸泡,但是该技术方案所用到的机构配件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不利于公路、街道等公共场所大面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浮力的小巧防洪停车位,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洪停车位,包括路基槽和设置在路基槽上的浮板基座;所述路基槽包括两侧的沟槽和位于两沟槽之间的凸台,所述凸台低于道路路面;所浮板基座底部两侧设置有多个移向支撑杆,两侧的沟槽侧壁上设有与各移向支撑杆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导向组件;所述浮板基座通过移向支撑杆与导向组件配合可相对路基槽上下移动,其位于原位时与凸台相贴合并与道路路面相平。

在防洪停车位的实施例中,所述路基槽沿道路方向延伸,多块浮板基座紧邻设置在路基槽上,每块浮板基座配置为一个独立的停车位且表面画有车位边界线。

在防洪停车位的实施例中,所述浮板基座排水量3-4吨。

在防洪停车位的实施例中,所述浮板基座长度为2.5-2.7米,宽度为5-6米。

在防洪停车位的实施例中,所述浮板基座两侧分别设置有绳索绑孔。

在防洪停车位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分布于移向支撑杆两侧的若干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外圆周面具有内凹槽,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嵌入内凹槽中。

在防洪停车位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凹槽的截面呈v形,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具有与内凹槽形状匹配的v形凸起。

在防洪停车位的实施例中,所述浮板基座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而成。

在防洪停车位的实施例中,所述路基槽与城市地下排水道相通。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结构简单,建造成本较低;体积与当前道路路边的链式停车位或大面积并排停车位相同,外观也趋于相同,基本不影响在无洪涝时的使用,而且建设和维护简单,适合作为一项城市防洪工程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洪停车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洪停车位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浮板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00-路面;120-浮板基座;121-车位边界线;140-沟槽;160-凸台;180-移向支撑杆;181-内凹槽;200-导向轮;220-绳索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的一种防洪停车位,包括路基槽和设置在路基槽上的浮板基座120;所述路基槽包括两侧的沟槽140和位于两沟槽140之间的凸台160,所述凸台160低于道路路面100;所浮板基座120底部两侧设置有多个移向支撑杆180,两侧的沟槽140侧壁上设有与各移向支撑杆180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导向组件;所述浮板基座120通过移向支撑杆180与导向组件配合可相对路基槽上下移动,其位于可移动的最低位置即原位时与凸台160相贴合并与道路路面100相平。当发生洪涝灾害时,道路积水进入路基槽内并达至凸台160高度时,浮板基座120开始排水,浮力增加,进而将停放在浮板基座120上的轿车升起。浮板基座120随洪水水面升降,移向支撑杆180与导向组件配合限制浮板基座120相对路基槽前后左右移动。

本发明防洪停车位的长度方向可随公路、街道的走向而灵活变化。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路基槽沿道路方向延伸,多块浮板基座120紧邻设置在路基槽上,每块浮板基座120配置为一个独立的停车位且表面画有车位边界线121,方便驾驶员将车辆完全停放在浮板基座120上。

基于目前小轿车停车位标准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板基座120长度为2.5-2.7米,宽度为5-6米。需说明的是,如有特殊需要,也可以将浮板基座120制作成相应的尺寸,例如将尺寸扩充至适于中大型客车防洪使用。

基于大部分小轿车的重量为2.5吨以下(含大型suv),以及浮板基座120本身重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浮板基座120最大排水量设计成3-4吨。例如,将浮板基座120制成长5米,宽2.5米的标准停车位尺寸,并且将浮板基座120高度做成0.3米,根据浮力原理,通过物体浸在水面下的体积可计算出其排水量,即是其所受到的浮力,当浮板基座120全部浸没水下,其排水体积为v=5米*2.5米*0.3米=3.75立方米,排水的重量为g=vρ=3.75立方米*1吨/立方米=3.75吨,所以若放置重量2.5吨的车在浮板基座120上,再加上浮板基座120自身重量,基于受力平衡,足以实现将浮板基座120上的车辆向上升起;而在没有洪水的时候,路基槽凸台160与道路路面100距离等于0.3米,使浮板基座120刚好沉在路面100上,浮板基座120的上表面刚好与路面100相平,不影响没有洪涝发生时候的正常使用。此外,路基槽的沟槽140相对路面100的深度可以为1.2米,使本防洪车位满足大多数城市0.7米的防洪水位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基槽与城市的地下排水道相通,洪水来时,洪水经排水道流入路基槽内,以迅速产生浮力,当洪水消退后,路基槽内的水也主要通过地下排水道排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板基座120两侧分别设置有绳索绑孔220,在急水流的情况下,可用绳索把轿车车轮绑在浮板基座120上,使轿车更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分布于移向支撑杆180两侧的若干组导向轮200,所述导向轮200的外圆周面具有内凹槽181,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嵌入内凹槽181中。例如,所述内凹槽181可以设计成截面呈v形的形状,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具有与内凹槽181形状匹配的v形凸起。通过上述结构,限制浮板基座120的自由度,使其无晃动和移动,并通过滚动摩擦使船底基座可灵活上下浮动。此外为防止移向支撑杆180上升到最高位时从导向轮200中脱出,可以在移向支撑杆180底端设有外凸于其侧面的限位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板基座120使用与船舶建造相同的玻璃钢材料,其耐疲劳抗腐蚀程度高,密度为2g/cm3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洪停车位,包括路基槽和设置在路基槽上的浮板基座;所述路基槽包括两侧的沟槽和位于两沟槽之间的凸台,所述凸台低于道路路面;所浮板基座底部两侧设置有多个移向支撑杆,两侧的沟槽侧壁上设有与各移向支撑杆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导向组件;所述浮板基座通过移向支撑杆与导向组件配合可相对路基槽上下移动,其位于移动最低位置即原位时与凸台相贴合并与道路路面相平。本发明结构简单,建造成本较低;体积与当前道路路边的链式停车位或大面积并排停车位相同,外观也趋于相同,基本不影响在无洪涝时的使用,而且建设和维护简单,适合作为一项城市防洪工程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国;张健存;李肇星;吴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1.07
技术公布日:2019.0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