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9065发布日期:2018-09-07 23:48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梁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



背景技术:

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上,鉴于高速行车对线路平顺性能的高标准要求,因此大部分路段均采用桥梁结构形式跨越,这使得整孔空心预应力箱形梁得到大量应用。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是解决预制箱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部空腔的浇筑模具。但是,由于受到长度方向刚度的限制,现有技术使用的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通常采用为32米或者24米,以确保顶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变形,从而无法应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大跨度预制箱梁制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加强长度方向刚度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其包括:顶模,所述顶模的两侧分别枢接有侧模,两所述侧模与所述顶模围合成底部敞开的中空结构,且所述顶模与所述侧模之间连接有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能驱动所述侧模朝向或者远离所述顶模转动;设置于所述顶模下方的多个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包括行走梁、承重梁以及连接于所述行走梁与所述承重梁之间的升降液压油缸,所述行走梁位于所述承重梁的下方,所述承重梁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模的底面,所述升降液压油缸能驱动所述承重梁朝向或者远离所述行走梁移动。

如上所述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其中,所述升降液压油缸的两侧分别设有伸缩导向杆,所述伸缩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行走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承重梁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其中,所述顶模包括标准段顶模、过渡段顶模和隔墙段顶模,所述隔墙段顶模通过所述过渡段顶模与所述标准段顶模相接。

如上所述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其中,连接于所述标准段顶模两侧的所述侧模为标准段侧模,连接于所述过渡段顶模两侧的所述侧模为过渡段侧模,连接于所述隔墙段顶模两侧的所述侧模为隔墙段侧模,所述标准段侧模与所述过渡段侧模之间、以及所述过渡段侧模与所述隔墙段侧模之间具有间隙。

如上所述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其中,所述间隙为65mm~85mm。

如上所述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其中,所述标准段侧模枢接有标准段角模,且所述标准段侧模与所述标准段角模之间连接有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二液压油缸能驱动所述标准段角模朝向或者远离所述标准段侧模转动;所述过渡段侧模枢接有过渡段角模,且所述过渡段侧模与所述过渡段角模之间连接有第三液压油缸,所述第三液压油缸能驱动所述过渡段角模朝向或者远离所述过渡段侧模转动。

如上所述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其中,所述标准段顶模的两端分别设有标准段端面法兰,所述过渡段顶模的两端分别设有过渡段端面法兰,所述隔墙段顶模的至少一端设有隔墙段端面法兰,通过所述标准段端面法兰与所述过渡段端面法兰相接,所述标准段顶模与所述过渡段顶模相接,通过所述过渡段端面法兰与所述隔墙段端面法兰相接,所述过渡段顶模与所述隔墙段顶模相接。

如上所述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其中,所述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和所述升降液压油缸相接。

如上所述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其中,所述升降支撑装置的下方设有用于输送所述升降支撑装置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面连接有多个能转动的滚轮,所述行走梁能设置于所述滚轮上,通过所述滚轮的转动能带动所述行走梁沿所述支架往复移动。

如上所述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其中,所述支架上设有能与所述行走梁相接的拉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通过在顶模的底面连接承重梁,并在承重梁的下方连接行走梁,有效加强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长度方向刚度,确保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整体吊装刚度,使得顶模在大跨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变形,从而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能够延长至40米,能够应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大跨度预制箱梁制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液压油缸、升降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和第三液压油缸的动作,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操作简化,并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收放过程更加易于掌控,提高了可操作性和直观性,并为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实现整体性使用的设计方案创造了可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通过在升降液压油缸的两侧设置伸缩导向杆,增加了支点的整体支撑面积,进而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拉杆,在等待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通过拉杆将行走梁与支架进行拉固,确保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顶模;11、标准段顶模;12、过渡段顶模;13、隔墙段顶模;2、侧模;21、标准段侧模;211、标准段角模;22、过渡段侧模;222、过渡段角模;23、隔墙段侧模;3、第一液压油缸;4、升降支撑装置;41、行走梁;42、承重梁;43、升降液压油缸;44、伸缩导向杆;5、控制装置;6、第二液压油缸;7、第三液压油缸;8、输送装置;81、支架;811、拉杆;82、滚轮;83、支腿;9、底模;10、标准段;20、过渡段;30、隔墙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具体来说上,是一种用于制作时速350km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大跨度预制箱梁的液压收放内模,其包括顶模1和设置于顶模1下方的多个升降支撑装置4;其中,顶模1的两侧分别枢接有侧模2,具体的,两侧模2的上端能转动的连接于顶模1的两侧,使得两侧模2与顶模1围合成底部敞开的中空结构,且顶模1与侧模2之间连接有第一液压油缸3,即每个侧模2与顶模1之间均连接有一个第一液压油缸3,第一液压油缸3能驱动侧模2朝向或者远离顶模1转动,即通过第一液压油缸3驱动侧模2转动,改变侧模2与顶模1的相对位置,以改变由两侧模2与顶模1围合成的中空结构的尺寸,从而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展开以及脱模操作简单方便,多个升降支撑装置4设置于中空结构内,优选的,多个升降支撑装置4排列成一排,每个升降支撑装置4包括行走梁41、承重梁42以及连接于行走梁41与承重梁42之间的升降液压油缸43,行走梁41位于承重梁42的下方,承重梁42固定连接于顶模1的底面,通过承重梁42增加了顶模1的长度方向刚度,从而增加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长度方向刚度,而与承重梁42通过升降液压油缸43连接为一体的行走梁41,则进一步增加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长度方向刚度,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能够延长至40米,并能应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大跨度预制箱梁制作,升降液压油缸43能驱动承重梁42朝向或者远离行走梁41移动,即通过升降液压油缸43驱动承重梁42上下移动,以改变顶模1的位置,使得顶模1的升降操作变得简单方便。

进一步,承重梁42和行走梁41均为钢制箱梁,承重梁42与顶模1焊接连接,焊接的方式牢固可靠,有效的保证了承重梁42与顶模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侧模2通过铰链与顶模1相接。

进一步,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还包括控制装置5,控制装置5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一液压油缸3和升降液压油缸43相接,通过控制装置5控制第一液压油缸3和升降液压油缸43的动作,使得第一液压油缸3和升降液压油缸43能够同步动作,从而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操作简化,并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收放过程更加易于掌控。

当然,承重梁42也可以采用螺栓与顶模1相接,侧模2也可以采用销轴与顶模1相接,在此不再赘述,但只要能够实现进承重梁42与顶模1相接、侧模2与顶模1枢接的任何现有结构或其简单替换,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需要使用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时,通过控制装置5控制升降液压油缸43动作使承重梁42顶升至设计要求高度,通过承重梁42将顶模1顶起,同时控制第一液压油缸3动作将设置于顶模1两侧的侧模2展开,当侧模2展开到设计要求的程度,即可通过控制装置5使第一液压油缸3和升降液压油缸43保持这个状态,然后就可以根据实际制作需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箱梁制作;

当箱梁预制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脱模强度后,先通过控制装置5控制第一液压油缸3动作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侧模2收缩,接着控制升降液压油缸43动作将承重梁42降至适当位置,即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收缩后,即可将整个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拖出。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5为液压操作系统,其具体控制升降液压油缸43以及第一液压的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通过在顶模1的底面连接承重梁42,并在承重梁42的下方连接行走梁41,有效加强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长度方向刚度,确保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整体吊装刚度,使得顶模1在大跨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变形,从而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能够延长至40米,能够应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大跨度预制箱梁制作;通过控制装置5控制第一液压油缸3和升降液压油缸43的动作,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操作简化,并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收放过程更加易于掌控,提高了可操作性和直观性,并为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实现整体性使用的设计方案创造了可能。

进一步,如图2和图3所示,考虑到升降液压油缸43在浇注时,需要承受顶模1、侧模2以及浇注的混凝土的压力,易出现摇晃的情况,为了加强升降液压油缸43的稳定性,在升降液压油缸43的两侧分别设有伸缩导向杆44,伸缩导向杆44的一端与行走梁41固定连接,伸缩导向杆44的另一端与承重梁42固定连接,伸缩导向杆44能随承重梁42的上下移动而伸缩,通过伸缩导向杆44增加了支点的整体支撑面积,显著提高了顶模1在混凝土浇筑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顶模1包括标准段顶模11、过渡段顶模12和隔墙段顶模13,隔墙段顶模13通过过渡段顶模12与标准段顶模11相接,即整个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分为标准段10、过渡段20和隔墙段30三个部分,并且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整标准段10的长度,以形成用于浇注24米、32米、32.6米、40米或40.6米等不同长度预制箱梁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

进一步,连接于标准段顶模11两侧的侧模2为标准段侧模21,连接于过渡段顶模12两侧的侧模2为过渡段侧模22,连接于隔墙段顶模13两侧的侧模2为隔墙段侧模23,为了避免不同部分的侧模2之间相互干扰,标准段侧模21与过渡段侧模22之间、以及过渡段侧模22与隔墙段侧模23之间具有间隙(图中未示出),优选的,间隙为65mm~85mm,既使得不同部分之间的侧模2不会相互干扰,又不会影响箱梁的浇注制作。

再进一步,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标准段侧模21枢接有标准段角模211,且标准段侧模21与标准段角模211之间连接有第二液压油缸6,第二液压油缸6通过油管与控制装置5相连接,第二液压油缸6能驱动标准段角模211朝向或者远离标准段侧模21转动;过渡段侧模22枢接有过渡段角模222,且过渡段侧模22与过渡段角模222之间连接有第三液压油缸7,第三液压油缸7通过油管与控制装置5相连接,第三液压油缸7能驱动过渡段角模222朝向或者远离过渡段侧模22转动,也就是说,控制装置5能够同时控制第一液压油缸3、升降液压油缸43、第二液压油缸6和第三液压油缸7的动作,从而使得收放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操作简化,并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收放过程更加易于掌控。

进一步,标准段顶模11的两端分别设有标准段端面法兰(图中未示出),过渡段顶模12的两端分别设有过渡段端面法兰(图中未示出),隔墙段顶模13的至少一端设有隔墙段端面法兰(图中未示出),通过标准段端面法兰与过渡段端面法兰相接,标准段顶模11与过渡段顶模12相接,通过过渡段端面法兰与隔墙段端面法兰相接,过渡段顶模12与隔墙段顶模13相接,这样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从而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组装简单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升降支撑装置4的下方设有用于输送升降支撑装置4的输送装置8,输送装置8包括支架81,支架81位于顶模1的下方,支架81的上端面连接有多个能转动的滚轮82,优选,多个滚轮82沿支架81的延伸方向排列为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排,行走梁41坐落在滚轮82上,通过滚轮82的转动能带动行走梁41沿支架81往复移动,从而使得整个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脱模操作简单方便,支架81的下端面连接有支腿83,支腿83连接于底模9上。

进一步,为了防止在混凝土凝固期间,行走梁41相对支架81移动,在支架81上设有能与行走梁41相接的拉杆811,通过拉杆811将行走梁41与支架81进行拉固,确保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使用过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当需要使用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时,首先在底模9上安装支腿83,在支腿83上安装支架81,在支架81上安装滚轮82,然后将连接有顶模1的升降支撑装置4通过滚轮82推至浇注位置,接着通过控制装置5控制升降液压油缸43动作使承重梁42顶升至设计要求高度,即将顶模1升高至设计位置,同时控制第一液压油缸3动作将标准段侧模21、过渡段侧模22和隔墙段侧模23展开,当标标准段侧模21、过渡段侧模22和隔墙段侧模23展开到设计要求的程度,通过控制装置5使第一液压油缸3和升降液压油缸43保持这个状态,就可以进行钢筋混凝土箱梁制作;

当箱梁预制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脱模强度后,先通过控制装置5控制第一液压油缸3动作将标准段侧模21、过渡段侧模22、隔墙段侧模23收缩,接着将承重梁42降至适当位置,之后使行走梁41通过滚轮82向外运动,直至整个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被拖出混凝土箱梁即可,此脱模方式机械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设计需要,通过控制装置5驱动第三液压油缸7和第四液压油缸动作,可以调整标准段角模211和过渡段角模222位置,在浇注过程中,通过伸缩导向杆44增加了支点的整体支撑面积,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时的稳定性;在等待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通过拉杆811将行走梁41与支架81进行拉固,以确保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通过在顶模的底面连接承重梁,并在承重梁的下方连接行走梁,有效加强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长度方向刚度,确保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的整体吊装刚度,使得顶模在大跨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变形,从而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能够延长至40米,能够应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大跨度预制箱梁制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液压油缸、升降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和第三液压油缸的动作,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操作简化,并使得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收放过程更加易于掌控,提高了可操作性和直观性,并为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实现整体性使用的设计方案创造了可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通过在升降液压油缸的两侧设置伸缩导向杆,增加了支点的整体支撑面积,进而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拉杆,在等待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通过拉杆将行走梁与支架进行拉固,确保了大跨度预制箱梁液压收放内模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