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5185发布日期:2018-11-30 20:1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



背景技术:

岩棉带是岩棉板形态的一种,因岩棉纤维方向发生本质的变化,不但具有岩棉板防火、保温、隔热、吸音正常指标外,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有质的提高。正常岩棉板为平行于岩棉板板面结构,而岩棉带纤维方向为垂直板面方向,因此有更强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用于外墙保温有更高的安全系数。

丙烯酸树脂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丙烯酸树脂涂料就是以(甲基) 丙烯酸酯、苯乙烯为主体,同其他丙烯酸酯共聚所得丙烯酸树脂制得的热塑性或热固性树脂涂料,或丙烯酸辐射涂料。

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它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它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双酚A 型环氧树脂不仅产量最大,品种最全,而且新的改性品种仍在不断增加,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外樯外保温系统的施工毒性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不仅能保留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的保温性和阻燃性,而且能够将传统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的施工毒性降低到最低,具有极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的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在施工过程会释放有毒气体,不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有害,而且对环境保护没有好处,为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

一种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所述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由里到外的结构为: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双酚A型环氧树脂层和丙烯酸树脂层,所述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的表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T型凹槽,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层填充满所述T型凹槽。

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厚度为1~15mm。

所述丙烯酸树脂层的厚度为0.2~5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的剖面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详细说明:

图1中,1为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2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层,3为丙烯酸树脂层,11为T型凹槽。

为了解决传统的岩棉带保温防火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施工毒性大,也是为了增强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的牢固性,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既具有阻燃,而且能够增强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的力学强度,更能够解决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施工毒性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由于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热胀系数与墙体及外饰面不同导致的墙体开裂,减小了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由里到外的结构为: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1,其中,所述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1的表面设有多个T型凹槽,其中所述T型凹槽的一“横”是靠近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中心位置,这样再在这种性质的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上浇铸双酚A型环氧树脂时,双酚A型环氧树脂会充满整个凹槽里,形成一种坚韧的链锁结构,使得双酚A型环氧树脂完全牢固的包裹在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的外层,最后,在双酚A型环氧树脂层的外侧再喷涂上一层丙烯酸树脂3,这样使得整个岩棉带保温防火复合板的热膨胀系数降低,而且使其稳定性也提高,经过双酚A型环氧树脂层和丙烯酸树脂层两层的包裹,可以完全包裹住岩棉带保温防火材料中的有毒物质的散发,保证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使得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所述丙烯酸树脂层3是由粉末型丙烯酸树脂、固化剂、填料、助剂混合而成的固体粉末,通过静电喷涂方式涂覆于模塑聚苯板层的表面,再经过烘烤使其熔融流平,固化成膜。所述丙烯酸树脂层3不含任何有机溶剂、无污染、利用率高、能耗低、工艺简单。采用丙烯酸树脂包裹后的模塑聚苯板层不仅提高了其的保温效果,而且使得原有模塑聚苯板具有抗老化,抗热胀冷缩的能力。能够抵御长冷热收缩膨胀,使得外饰面不易开裂。其中,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所述填料为碳酸钙含量超过90%的沙粒,所述助剂包括稀释剂,抗氧剂,增溶剂和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丙烯酸树脂层的厚度为0.2~5mm。

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反应生成的。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厚度为1~1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