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房屋导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1981发布日期:2018-10-16 19:3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钢结构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房屋导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钢结构指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件,它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一般的工程应用中,钢结构通常主要指的是是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柱、钢梁、桁架等构件,各构件或者组成部分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等连接方式。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

现有钢结构随着技术进步和工程应用的多样性仍不断推陈出新,人们潜意识里仍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钢结构房屋导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钢结构房屋导柱。

钢结构房屋导柱,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外套管1、中心导柱2、堵头管3;其中:外套管1为空心管状结构件;中心导柱2有1或2个,其布置在外套管1一端近端处或者两端近端处;中心导柱2与外套管1同轴布置,且其局部伸出到外套管1端部之外;中心导柱2在外套管1近端部内腔中的那一段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其伸出到外套管1端部之外的那一段的横截面积;堵头管3设置在外套管1和中心导柱2之间的缝隙中。

所述钢结构房屋导柱,优选要求保护的技术内容是:

外套管1与堵头管3之间通过焊接结构连接为一体;中心导柱2与堵头管3之间也为焊接固定结构。

外套管1与堵头管3之间还设置有螺纹连接结构。安装时首先从中心导柱2的外伸端套入堵头管3并将二者相对固定为一体,然后将二者的整体通过外套管1与堵头管3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旋入外套管1端部内腔中,之后再将外套管1与堵头管3之间通过焊接结构连接为一体。

外套管1为外形是八棱柱且内部有管型内腔的结构件;

所述钢结构房屋导柱上还设置有填料柱4,其布置在外套管1内腔中远离中心导柱接头2位于外套管1内腔中的那一段的端部内部。

外套管1上内部管腔对应有填料柱4的那部分管段的近端部设置有连通外套管1内腔和外部的填料灌注通孔5;以便于在外套管1两端安装堵头管3、中心导柱2等结构之后,再通过填料灌注通孔5向外套管1内腔中带压灌注填料形成实心的结构。另外,外套管1内腔中的填料柱4中设置有与之浇筑成一体的钢筋笼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各结构整体分布合理,整体强度良好,尤其是垂直方向的结构强度明显较高,整体的结构寿命长,抗倾覆能力强;结构较为简单,强度好,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技术效果优良;符合建筑工业化要求;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钢结构房屋导柱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钢结构房屋导柱,其构成如下:外套管1、中心导柱2、堵头管3;其中:外套管1为空心管状结构件;中心导柱2有1或2个,其布置在外套管1一端近端处或者两端近端处;中心导柱2与外套管1同轴布置,且其局部伸出到外套管1端部之外;中心导柱2在外套管1近端部内腔中的那一段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其伸出到外套管1端部之外的那一段的横截面积;堵头管3设置在外套管1和中心导柱2之间的缝隙中。

外套管1与堵头管3之间通过焊接结构连接为一体;中心导柱2与堵头管3之间也为焊接固定结构。

外套管1与堵头管3之间还设置有螺纹连接结构。安装时外套管1的管型内腔中可以预放入钢筋笼架;然后首先从中心导柱2的外伸端套入堵头管3并将二者相对固定为一体,然后将二者的整体通过外套管1与堵头管3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旋入外套管1端部内腔中,之后再将外套管1与堵头管3之间通过焊接结构连接为一体。

外套管1为外形是八棱柱且内部有管型内腔的结构件;

所述钢结构房屋导柱上还设置有填料柱4,其布置在外套管1内腔中远离中心导柱接头2位于外套管1内腔中的那一段的端部内部。

外套管1上内部管腔对应有填料柱4的那部分管段的近端部设置有连通外套管1内腔和外部的填料灌注通孔5。以便于在外套管1两端安装堵头管3、中心导柱2等结构之后,再通过填料灌注通孔5向外套管1内腔中带压灌注填料形成实心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各结构整体分布合理,整体强度良好,尤其是垂直方向的结构强度明显较高,整体的结构寿命长,抗倾覆能力强;结构较为简单,强度好,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技术效果优良;符合建筑工业化要求;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施例2

钢结构房屋导柱,其构成如下:外套管1、中心导柱2、堵头管3;其中:外套管1为空心管状结构件;中心导柱2有1或2个,其布置在外套管1一端近端处或者两端近端处;中心导柱2与外套管1同轴布置,且其局部伸出到外套管1端部之外;中心导柱2在外套管1近端部内腔中的那一段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其伸出到外套管1端部之外的那一段的横截面积;堵头管3设置在外套管1和中心导柱2之间的缝隙中。

外套管1与堵头管3之间通过焊接结构连接为一体;中心导柱2与堵头管3之间也为焊接固定结构。

外套管1为外形是八棱柱且内部有管型内腔的结构件;

所述钢结构房屋导柱上还设置有填料柱4,其布置在外套管1内腔中远离中心导柱接头2位于外套管1内腔中的那一段的端部内部。

外套管1上内部管腔对应有填料柱4的那部分管段的近端部设置有连通外套管1内腔和外部的填料灌注通孔5。以便于在外套管1两端安装堵头管3、中心导柱2等结构之后,再通过填料灌注通孔5向外套管1内腔中带压灌注填料形成实心的结构。

安装时首先将预制件填料柱4放入外套管1上内部管腔中,然后从中心导柱2的外伸端套入堵头管3并将二者相对固定为一体,再之后将二者整体放入外套管1端部内腔中且和作为预制件的填料柱4端部贴合,之后再将外套管1与堵头管3之间通过焊接结构连接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各结构整体分布合理,整体强度良好,尤其是垂直方向的结构强度明显较高,整体的结构寿命长,抗倾覆能力强;结构较为简单,强度好,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技术效果优良;符合建筑工业化要求;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内容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主要是:

没有灌注或者预制的填料柱4,外套管1内部管腔对应管段是空心或者实心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