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5412发布日期:2018-10-09 19:34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具体为一种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难”已成为城市交通的一大问题。地面空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地面空间里停放更多车辆,就需要向立体的方向发展,立体车库的概念便由此而生。

现有的立体车库可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类。分别应用于不同的情境。大型立体车库造价高,需要专门建造安装地点,往往是地下室或是停车专用的高楼,适用于大型建筑的专用停车库,普通用户不可能购买。现有的小型立体车库主要为上下双层式设计,下层为地面,上层为可上下移动的平台结构。将上层车位下移至地面后可停进一辆车,再将其上移一定高度,可在下方地面再停进一辆车。该设计具有小型化、低成本的优点,适合私人购买,但其最大缺点为:若下方地面停有车辆,则无法将上层的车辆取出。另外,若有人误操作,还可能对下方停放的车辆造成破坏。因此这种车位利用率不高,会对相邻车位的使用以及道路的畅通产生影。

若能设计出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小型立体车库,并且推广给广大的普通用户,则能有效地解决小区、校园及其他场所的车位紧张问题。其既适合于多户家庭合资购买,也适合于小区物业或是各类企业的批量购买,这样就可以避免花费大量资金修建地下车库,也杜绝了暴雨季节雨水倒灌车库的风险。

而目前,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立体车库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小型立体车库操作不便,车位利用率不高,会对相邻车位的使用以及道路的畅通产生影等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提高车位利用率的同时,任何一辆车的停放或取出都不会受到其他已停放进去的车辆的影响的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具有四个车位,分三层布置,上、下各一个车位,在上、下车位之间的同一水平面上设两个车位;四个车位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十字转架,各车位中轴的前端分别与前端十字转架的四个端部连接,四个车位的中轴的后端分别与后端十字转架的四个端部连接,前、后端十字转架的十字交叉位置设有中心转轴,该中心转轴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在前、后端十字转架的外侧分别安装龙门架。

每个车位包括停车拖板、两个车位吊杆以及车位中轴,其中两个车位吊杆均为n形,分别跨拖板固定安装于停车拖板两侧,两个车位吊杆上梁中间设有孔,车位中轴穿置于两个孔中,车位中轴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端十字转架相应的端部。

在下层车位一端设有电磁铁,另一端具有使车辆方便驶进车位的坡角。

所述动力装置为驱动电机及其减速装置,通过电机支架整体安装于一端龙门架外侧,减速装置输出轴穿过龙门架与十字转架的中心转轴连接。

中心转轴以及车位中轴连接处均采用圆柱滚子轴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提高车位利用率的同时,不会对相邻车位的使用以及道路的畅通产生影响,任何一辆车的停放或取出都不会受到其他已停放进去的车辆的影响,低成本,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误操作后不会产生不良后果。

2.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吸铁吸附的方式,确保车辆驶入车库时不产生摆动,无论停放进几辆车,都能保持装置的左右平衡。

3.本实用新型将该装置紧密排列时相当于两个车位停放四辆车,若同时在装置两侧进行绿化,可大大提高小区的绿化率,小区无需开辟绿化专用地,总体来说相当于可在一个车位的位置停放四辆车,地面利用率提升至原来的4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推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支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车位中轴,2为车位吊杆,3为停车拖板,4为中心转轴,5为十字转架,6为龙门架,7为减速器及动力装置,8为电机支架,9为电吸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具有四个车位,分三层布置,上、下各一个车位,在上、下车位之间的同一水平面上设两个车位;四个车位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十字转架5,各车位中轴1的前端分别与前端十字转架的四个端部连接,各车位中轴1的后端分别与后端十字转架的四个端部连接,前、后端十字转架的十字交叉位置设有中心转轴4,该中心转轴4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在前、后端十字转架5的外侧分别安装龙门架6。

如图2所示,每个车位包括停车拖板3、两个车位吊杆2以及车位中轴1,其中两个车位吊杆2均为n形,分别跨拖板固定安装于停车拖板3两侧,两个车位吊杆2上梁中间设有孔,车位中轴4穿置于两个孔中,车位中轴4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端十字转架5相应的端部。

下层车位一端设有电磁铁7,另一端具有使车辆方便驶进车位的坡角。

如图3所示,动力装置为驱动电机及其减速装置,通过电机支架8整体安装于一端龙门架6外侧,减速装置输出轴穿过龙门架6与十字转架5的中心转轴4连接。

本实施例中,十字转架5具有四个端部和一个中心交叉部位,两个十字转架在竖直方向平行设置于四个车位两端;四个车位中轴1平行安装于两端十字转架5对应端部之间。前后两个龙门架6对整个装置起支撑固定作用,以中心转轴4相连。四个车位通过十字转架5与中心转轴4相连。动力装置7连接到中心转轴4上,负责动力传输,并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起到自锁功能。其由电机支架8固定。

龙门架6采用Q235钢,中心转轴4主要承受剪切力,采用40Cr材料的圆钢,两端通过花键连接于十字转架5上;动力装置采用功率为2KW的三相异步电机;停车托板的设计综合考虑减重和强度要求,用多条横纵布置的角钢搭建框架,在上面固定一块材料为45号钢的钢板,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车位吊杆采用Q235钢,车位中轴采用40Cr圆钢。

考虑到该装置各连接处受力均为径向力,并无轴向受力,因此中心转轴以及车位中轴连接处均采用圆柱滚子轴承,径向载荷能力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旋转式立体车库的动力装置7启动运行,传输动力到中心转轴4,控制其转动,中心转轴4的旋转带动两个十字转架5的同步旋转,从而带动四个车位整体同步旋转。若要停放一辆车,则车辆从下方驶入下层车位后,将其旋转并停至最高位置(便于以后第二辆车直接停进);若要停放两辆车,则采用一上一下的停车布置方式;若要停放三辆车,则采用左、上、中右停车布置方式。要取出其中任意一辆车,则将该车停放的车位旋转至最低点,即可将其驶出。

另外,在地面安装电磁铁9,车辆准备驶入时开启,依靠其吸力将待驶入车位固定,以保证车辆驶入时装置不发生摆动,提高舒适性与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车辆驶入或驶出过程中,不会对相邻车位的使用以及道路的畅通产生影响;无论停放进几辆车,都能保持装置的左右平衡,提高车位利用率的同时,也考虑占地情况,将该装置紧密排列时相当于两个车位停放四辆车,若同时在装置两侧进行绿化,可大大提高小区的绿化率,小区无需开辟绿化专用地,总体来说相当于可在一个车位的位置停放四辆车,地面利用率提升至原来的4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