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管片立体振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8137发布日期:2018-10-23 16:38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管片立体振捣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盾构区间的推进,需要充足的盾构管片供应。目前很多城市在地铁施工过程中,管片生产能力不足,致使施工进度受限。此外,管片在振捣过程中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难免造成混凝土中的大颗粒下沉产生离析现象。目前管片生产是一块管片的钢筋加工-入模-混凝土浇筑-振捣-脱模流水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盾构管片立体振捣装置,采用多片管片同时生产预制,同时立体振捣,生产效率高,同时提高了混凝土密实度和防水性能。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盾构管片立体振捣装置,包括支架、模框支撑架、管片模框支架、电机、管片模框、移动料斗、混凝土进料口、管片运输轨道和管片模具单元,所述的支架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模框支撑架,两模框支撑架之间设有筒状的管片模框支架,所述管片模框支架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管片模框,所述管片模框外侧适配设有管片模具单元;所述管片模框支架下方设有管片运输轨道,所述管片运输轨道上设有振捣后管片支撑架,所述管片模框支架上方设有料斗轨道杆,所述料斗轨道杆上活动连接有移动料斗,所述移动料斗上部连接有混凝土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管片模框沿管片模框支架轴向分布5-6个,且沿环向分布5-6个。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传输带与管片模框支架一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片模框与所述管片模框支架通过弹簧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片模具单元包括管片模具、模块定位卡、定位拉筋、盖板,所述管片模具与管片模框支架外筒上的台座固定连接,且位置与所述管片模框一一对应;两管片模具之间设有模块定位卡,所述模块定位卡通过定位拉筋与管片模框支架侧部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管片模具适配卡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盾构管片立体振捣装置,采用多片管片同时生产预制,同时立体振捣,生产效率高,同时提高了混凝土密实度和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片模具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盾构管片立体振捣装置,包括支架1、模框支撑架2、管片模框支架3、电机4、管片模框5、移动料斗7、混凝土进料口8、管片运输轨道9和管片模具单元,所述的支架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模框支撑架2,两模框支撑架2之间设有筒状的管片模框支架3,所述管片模框支架3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管片模框5,所述管片模框5外侧适配设有管片模具单元;所述管片模框支架3下方设有管片运输轨道9,所述管片运输轨道9上设有振捣后管片支撑架10,所述管片模框支架3上方设有料斗轨道杆6,料斗轨道杆6采用横向或/纵向设置的结构,两个料斗通过上部的轨道杆实现左右移动和前后倾斜,均匀进行混凝土浇筑。所述料斗轨道杆6上活动连接有移动料斗7,所述移动料斗7上部连接有混凝土进料口8。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

优选的,所述管片模框5沿管片模框支架3轴向分布5-6个,且沿环向分布5-6个,可分环滚动作业也可以多环同时预制。

优选的,所述电机4通过传输带与管片模框支架3一侧连接,以电机驱动滚筒立体振捣,减少混凝土离析,提高密实度。

优选的,所述管片模框5与所述管片模框支架3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滚筒滚动,连接在滚筒上的管片模框5振动,实现立体振捣。

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管片模具单元包括管片模具11、模块定位卡12、定位拉筋13、盖板14,所述管片模具11与管片模框支架3外筒上的台座固定连接,且位置与所述管片模框5一一对应;两管片模具11之间设有模块定位卡12,所述模块定位卡12通过定位拉筋13与管片模框支架3侧部连接,所述盖板14与所述管片模具11适配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管片模具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滚筒外面的台座上,浇筑混凝土后盖上盖板,以两个管片模具中间的盖板移位(即模块定位卡12的位置)压住盖板,通过卡位拉筋在振捣过程中逐步收紧,使盖板最终贴合模板内边缘槽位,保证管片成型尺寸。振捣完成后,通过装置下方的轨道车运输至养护区域,提升生产效率,缓解管片供应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盾构管片立体振捣装置,采用多片管片同时生产预制,同时立体振捣,生产效率高,同时提高了混凝土密实度和防水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